广州中共三大历史回望

东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广州东山,有一个份量超重的红色人文资源处所,中共三大会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3年6月,中共在东山新河浦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一个世纪前的事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4年国民党一大会址→广州文明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3年中共三大直接促成24年国民党一大制定第一次国共合作政策,推动国民党内部改革。相隔一年,广州东山有国共两个重要纪念时节,两者有紧密互动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手捧党史,脑筋转动,引皇气接地气,扣理论结实际,忆幼年三大旧地砌沙堡、挖沙陷阱童趣,成年见证会址“出土”过程,百年党史与羊城近代史在脑海交集,小小心得顺藤而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新河浦恤孤院~瓦窑旧街一隅小洋房召开,是迄今中共唯一在广州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大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沉寂许久,1972年,中共三大会址偶然“出土”,7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日修复开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大为什么会选择在广州召开?三大的初心是什么?三大的历史作用又体现在哪里?通过学习党史和广府文化,得到解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大会址对面的逵园楼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红砖至今依然保存完好。楼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门楼,门楼上塑有“1922”字样,次年中共三大召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指证三大会址的三大代表徐梅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大旧址位于东山恤孤院路瓦窑旧街内,这一带遍布红砖房,典型华侨花园洋房区,上世纪曾在瓦窑后横街5号居住了20多年,尽管环境幽静,街名有些小自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如果没有那次地理大发现,瓦窑街街坊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烟囱邻居”。上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州市天心制药厂(现三大陈列馆旁富力实地紫薇公馆工地)一条黑色的大烟囱是东山的地标,春夏秋冬风向不同,日夜不停请东南西北的邻居抽烟,那种烟味和煤灰尘成为几代街坊的集体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大会址二层楼砖房在日本侵华期间毀于战火,重新确认原址后挖掘表土发现地基。重建时将东山水泥预构件工场迁出,一段时间构件工场将大批水泥污水管道堆放在达道路~山河大街八一小学外墙,呈包围枪杆子学堂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如上所述,那一年消息传出后,连老街坊都啧啧啧称奇:隐藏太深了。令人赞叹的三大会址竟然如此大隐隐于市,缩在孩童们玩耍的沙堆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恍如福从天降,东山瓦窑街一夜之间黄袍加身,街坊们乐不可支,捂着被子狂笑,土里土气街名的瓦窑街终于接上皇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大会址重建前后对比图,上图是80年代前一家水泥预构件工场,制作下水道排污管,围墙外有沙池,是昔日童鞋的欢乐天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上图是当年的泥水工场,下图是施工中的三大场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恤孤院路三大旧址80年代初重建前后对比图,后面逵园没发生变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恤孤院路三大旧址南向新旧貌对比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改革开放后有段时间,三大旧址水泥作坊拐弯处开了个门,卖水泥河沙适应市场需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发小们在紧贴三大会址的老街生活几十年后,有一天忽而得知半生与“皇城根儿”为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街之隔的逵园,是东山五大名园,据说当年考证是凭着参会者对逵园的醒目年份标识,确认三大会址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陈列馆入口摆着一条小船,似乎意喻:我们诞生于小船,与人民是鱼水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嘉兴南湖因中共一大的小船而扬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一大到三大,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投身反帝反封建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小船驶出湖泊,驶出江河,驶向大海,虽困难重重,但不屈不挠,在风浪中搏击奋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一大到三大,党员人数增加恰如一条小船到一艘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贴切体现党在这段时期发展状大。一大党员50人,嘉兴南湖一只小船的载量。三大党员420人,要行驶珠江上的花尾渡大客轮才够装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共一大到二大,确立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现阶段反帝反封建斗争,最高纲领→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然而,与军阀和帝国主义斗争单打独斗难免力不从心,郑州二七事件是血的教训,国共合作或有双赢的机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革命力量抱团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方能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后被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袁世凯及各路军阀逛骗、忽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失败告终,折返广州二次革命又遭陈炯明等人出卖,圈中人无信无义,忽而感到势单力薄,孤家寡人,无亲信可用时竟任命目不识丁的愚忠大老粗李福林做军头和广州市长,大元帅府落脚河南水泥厂以策安全。恶劣的政治环境导致严重抑郁,令孙文思想产生重大的转变,重新寻找革命出路,表示愿意接受苏俄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赞成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内合作,共同开展国民革命运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孙中山与共产党的蜜月在中共三大达到高潮,此前,他受到北方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压力,先有陈其美、宋教仁被军阀行刺,后有邓仲元等亲信被右派暗杀,走投无路,不得已,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已是最后选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40多位代表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参加了三大会议,陈独秀主持会议并作报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此时的老孙正焦头烂额,机不可失,我党抓住机遇,借船出海。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陈独秀,李大钊在推动国共合作,借力发展壮大共产党力量中功不可抹,图为李大钊到河南大元帅府拜见孙中山,亲切交谈的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值得注意的是, 在孙中山困难之际,蒋介石也悄悄地乘虚而入闪了进来,带枪投靠, 并取得孙中山的信任,为日后革命的倒退埋下定时炸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大开场,陈独秀主持,各地代表发言后,大会进入主要议程,如下三项:一、讨论党纲草案;二、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三、选举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会议形成的决议很快得到落实,三大达到预期结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共三大作用→ 中共三大通过一系列有关农民、妇女、青年问题的决议,明确工农的革命角色,加快青年培养,促进妇女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形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三大对国民党一大推进民族、民权、民生的新三民主义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民族涉及国家尊严,维护了核心价值。共产党借国共合作好氛围,迅速在农村、工厂发展组织网络和党员,快速扩充革命队伍,由中共主导的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的大革命运动从此步向新的高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针对孙中山手中无兵权,老被军阀欺负和捉弄等问题,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帮助孙中山在广州筹建“一文一武”两学堂,分别是位于文明路的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中山大学)和长洲岛的黄埔军校,为北伐统一和国家重建储备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支亲兵队伍,但黄埔军校也成为共产党军事人才的摇篮,开国元帅和将军不少人来自长洲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什么中共三大要在广州开呢,与岭南文化有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广州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南沙~虎门),也是近代历次革命运动的策源地(黄花岗起义,万木草堂,临时大总统府),这里开埠早,革命基础比较好,涌现出大量的革命人物(洪秀康梁孙文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州都是中国革命运动最活跃的城市,国共两党纷纷在广州扎堆。其次,岭南文化开放包容,中西文化交融,共产主义思想为不少人接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此时北方尽在曹锟、段祺瑞、孙传芳、张作霖等各路军阀割据之中。广东工运农运活跃,工人阶级基础雄厚,有利推进革命,国民党的大本营在广州,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家思想开放,废除结社限制条例,言论比较自由,办报较为宽松,吸引许多人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羊城气候温和,食在广州,国民党元老多为粤籍,开会五邑腔,多在东山梅花村∽农林路∽新河浦一带别墅区散居。孙中山夫妇也是广东人(89年以前海南属广东)。中共中央拟定三大国共合作纲领后,即安排会议南移广州,会址东山。此举有尽地利之便,打感情牌的考虑,会议期间可以在东山附近串门走访国民党左派政要,贴靠目标,拉拢感情,拉紧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广州百年大事记》中孙中山对国民党党内斗争的立场,以及对内患的忧虑有下述记载:本党大多数党员人格不高,以入党做官为终南捷径。指出:入党要不惧牺牲,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居心发财做大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2~1923年,孙中山不断削弱、压制国民党右派势力,是国共两党关系比较融洽的短暂年代,下面文字记述斗争经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史料记载,孙中山于1923年10月密电上海事务所邀请李大钊协助国民党改组工作。当月,根据三大决议,广州共产党组织开会推进两党合作事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与中共三大有密切关系,是在改组国民党和推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召开的。按照中共三大的决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张国焘、李立三、瞿秋白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李大钊被孙中山指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孙中山主持开幕式并致开会词。谭平山任共产党党团书记,并代表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称之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国民党一大会址,文明路大门各路诸候先后挂牌营业:清代广州贡院(考场)→民国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国民党一大会址→广东大学(中大前身)→鲁迅纪念馆→中山图书馆。</b></p> 孙文步出文明路一大会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民党一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章程》,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张国焘、于方舟、韩麟符、沈定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四分之一。接着召开的国民党一届一中全会,推选廖仲恺、谭平山、戴季陶为中央常务委员。并决定成立中央党部。在中央党部各部门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部长林祖涵,工人部秘书冯菊坡,农民部秘书彭湃,组织部秘书杨匏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实行国共合作,既是国共两党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共同需要,也是两党各自发展的需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共一大~三大,基本在上海~广州召开,党处于青少年时期发育期间,其对手也将未其能量放大。随着三大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令共产党迅速发展,有毛有翼,大江东去,打土豪、分田地、反封建、抗剥削。工运农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手从警惕变成敌视,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侵蚀和损害,国民党右派拟采取绞杀行动,铲除共党,以绝后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共四大以后,孙文逝世,北伐初见成效,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暗杀,右派老蒋等人拿到国民党</b><b style="font-size: 20px;">话语权,他开始磨刀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27年4月武汉的五大以后,国共蜜月结束了,屠夫出场,中共处于灭党困局之中,大批党员在蒋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过一个”的毒招下人头落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此后,南昌、秋收、广州起义、瑞金苏维埃、反围剿、长征、抗日、国共较量…,这是一条百折不挠的血路,三大代表李大钊、蔡和森、陈潭秋、恽代英、瞿秋白、张太雷、项英等没等到天亮,在腥风血雨途中倒下牺牲,无数中共党员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换来新中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说:早年在广州住过一段时间的共产党人很接地气,他们是东山租客,出入大东门~八旗二马路一带,多多少少会讲一些广东话。刘.少.奇常在越秀南打理全国总工会(全国重保),老毛租住庙前街~启明二马路民房,每天去农讲所(全国重保)打卡,周总理和邓颖超住文德路,入黄埔军校上班(全国重保),邓大姐粤语操得很溜,同街市婆仔有倾有讲,俨然本地主妇一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街坊们感谢共产党人,他们当年的奋斗牺牲,打下了江山,换来了幸福生活。他们工作过的地方也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古老的城市留下来一笔笔丰厚的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13年,国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大会址入围。这个项目由两处人文景点组成,除了开会地点的恤孤院路3号三大遗址广场和陈列馆,还有会议代表下榻的地方春园。春园位于新河浦路22—26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筹备召开中共三大,中共中央机关于1923年5月迁到春园。中共三大期间,春园作为中共中央领导人、部分代表与共产国际代表住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会议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太雷等人居住春园24号,并在此草拟大会的各项议案。同年9月,中共中央迁回上海办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与春园相伴多年,位于新河浦涌省委桥头的老邮筒,也是街坊的老伙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曾在恤孤院路3号居住的新河浦老旧坊孔生称:上世纪80年代他家祖屋被征收,后拆迁做三大纪念馆广场。虽祖居不在,唯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党旗位置正是他童年的床位之处(见黄圈处),故迹很亲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旧门面与新门面略有不同,但面积大了一倍。新址更具规模,更有气势,为新河浦模范街区注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广州热门打卡点,高峰时期面前似过年行花街,恤孤院路实行车流疏导,人流管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党庆100周年三大陈列馆重新装修后新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中共三大在广州东山召开,这是新河浦街坊的骄傲,中共三大的初心是什么?我想真正革命者都有一样的初心→天下为公→为公为民,只要不变质,只要不变初心,就必定为民所拥,为民所爱。今天,国家正在崛起,立党为公,权为民所用等初心理念逐渐深植治理体系。重读党章,参观三大纪念馆重温党史,深感每一步的不易与艰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中共三大旧址外景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历史告诉我们,要想赢得民心,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发展、从严治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滔滔江水东流去,大时代到来之际,读史明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和营养,在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也要从严治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