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洲油画 ~ 风光篇(1)

灵动色彩

【得州州花】 作品日期:2011年5月2日 尺寸:50x60cm &nbsp;<div>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州花每年春季盛开,广袤的大地上,蓝盈盈的帽儿花成片成片地铺开去,期间还夹杂着一些粉色的帽儿花,把大地染得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得州民众把这种看来并不富贵,但却守信履约,如期到来,热情盛开,十分体现平民化的小花,选为得州的州花。作品中的州花并不典型,没有延展成漫山遍野的盛况,只是草地中的点缀,我的重点,在表现杂草丛生中别具一格地顽强生存的性格特征。也是使用画刀来体现机理力度的一种方法。</div> 【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作品日期:2012年7月10日 尺寸:60x80cm &nbsp;<div>星球尽头的震慑—大峡谷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是举世闻名的自然景观。峡谷全长446公里,平均宽度16公里,最大深度1740米,平均谷深1600米,总面积2724平方公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天然遗产。2006年10月初我拍摄了大峡谷。这里的奇观简直匪夷所思,难以用描述人间景像的任何语汇来形容。它给人的感觉,是震慑、宏大、甚至充满恐怖。站在峡谷的边缘,似乎走到了星球的尽头,我宁可相信这里不是人间,而是太空,是天外星球! 它给人以间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视觉冲击,任凭幻觉在宏大的天穹下疯狂驰骋。</div> 【科罗拉多大峡谷二】 作品日期:2012年7月10日 尺寸:60x80cm<div>随着视觉的迷幻而来的是幻听,开始觉得隔绝于世的寂静中似乎只有仙界在呼唤,一切人间的生息均与之无缘,忽然间,那寂静的肃穆中突然透射出一阵新奇的混响,那是协和同不协和的和声交织的天籁之音,是传统和非传统调性相互叠加的新奇音响! 我感到与天穹的对话从这里开始了,正使用某种非人类的宇宙符号……数年之后,当我拿起画笔描绘大峡谷的壮观和神奇时,当年的兴奋与激动仍然不减,油然流动到我的笔端,画作一气呵成,十分顺手。再次证实了激情是创作的最好动力。</div> <p>【风车】作品日期: 2013年1月20日 尺寸: 40x50cm</p><p>(根据网络图片再创作)</p> 【湖塘秋色】 作品日期:2011年1月14日 尺寸:60x80cm &nbsp;<div>十多年前我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拍摄了一些英国味儿十足的片子,一直想画成油画,终于实现了。绘画比摄影更有主动权,原摄影作品上彼岸是单一的一条直线,作画时我破开了这条线,让水面变成流动的S型,水面上腾起一片飘渺的雾气,同时使远处一侧的彼岸退后去,画出空气来,这样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纵深。近处的岸边,本来没有船只,我加入了两艘小舢板,增加点“人气”,湖中央原来居中的雕塑,稍稍向左侧移动,也是构图的需要,总之,掌握画面构图的自主权是绘画创作的乐趣,追求完美,是画家的天性。</div> 【约克郡秋景之三】 作品日期:2013年9月30日 尺寸:60x90cm&nbsp;<div><div>英国约克郡的秋色是迷人的。绘画时我有意加强了中部秋叶的色彩纯度,想用夸张的笔触来增添浪漫气氛。其余的地方则按照透视的原理来渐次虚化。发现中间过渡的色彩很难找准,追求突破自我,是一种挑战。</div></div> 【约克郡秋景之二】 作品日期: 2012年9月15日 尺寸:60x80cm<div>画面上的马车是原来的摄影作品中没有的,意在兴趣中心增加一些引导观画者眼光走向的要素,加上篱笆等几条斜线,实现了让视线向纵深看去的效果。画作修改了多次,因为把摄影语言转化为绘画语言,有一定难度,我相信这类创作以后还会有很多新想法。人对美的追求,是永远止境的。</div> 【镜湖】 作品日期:2012年6月21日 尺寸:50x60cm<div>创作一幅画可采纳来自多方的素材。远处的群山参考了瑞士的山,近处的船只则参考了莫奈的画,中景的树木作为一种过渡性内容,连接前后。创作中发现,群山的积雪会有很亮的反光,如何协调好与前景的明暗关系,需要认真斟酌,此外冷暖色彩也需要相互协调。几易其稿后,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我在集子里标上的作品日期,有很多并不是创作第一稿的时间,而是几经修改之后的最后一稿的时间。一幅油画作品,从起稿开始,往往要经过多次改动才能定下来。有的会历时几年。常常是过一段时间再去审视,感觉有了改变,就会去改动。我从来不认为哪幅作品会是我的最终版本。</div> 【城市建筑系列】创作城市建筑系列油画,是我的梦想。眼下有了几幅,伦敦、纽约、巴黎、布拉格、威尼斯和莫斯科,我还会继续努力,把我对一些城市的印象画出来。 【伦敦圣诞夜】 作品日期:2014年9月8日 尺寸:50x70cm &nbsp;<div>这是根据1996年在伦敦摄政街拍摄的圣诞夜景创作的。将近二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车辆左行,双层巴斯,红色大邮筒,都是伦敦的标志性特色。到过伦敦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的历史感印象深刻。我赞叹这里对于历史遗迹的保护,在伦敦改建一个建筑,内部可以任意变动,但必须保持外观不变。所以一百年前的伦敦和一百年后的伦敦,都永远会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宏伟建筑群。照片上的伦敦,并非雨后的景象,为了增强油画的绘画感,我让天空变成雨后放晴的云景,地面上也加入了水淋淋的反光,这样,画面上色彩丰富的倒影就顺理成章了。</div> <p>[都市夜景]作品日期: 2014年8月31日 尺寸: 50x60cm</p><p>(根据网络图片再创作)</p> <p>[雨中情】作品日期: 2014年6月11日 尺寸: 50x70cm</p><p>(根据网络图片再创作)</p> 【巴黎圣母院】 作品日期:2014年9月10日 尺寸:30x40cm &nbsp;<div>巴黎圣母院素以其造型的优美著称,加上雨果的同名作品,成为到巴黎的观光客必访之地。一个人们熟悉的场景,怎样才能表现得让人感觉有新意,是一个难题。这里,我采用了夜景模式,让景色变得比白天更为神秘,从而开启观者对于这个圣神建筑的相关故事的记忆。这是我的小画系列的作品之一。一幅小幅油画,加上适当的画框辅助,会呈现方寸窥得大春秋的佳境,常常成为居家装饰很出彩的选择。</div> 【布拉格掠影】 作品日期:2011年5月2日 尺寸:50x60cm&nbsp;<div><br></div><div>每一座有故事的城市,都离不开一条蜿蜒的河。布拉格的美,始于伏尔塔瓦河,河上的查理大桥则是布拉格的灵魂。查理大桥修建于1357 年,正是查理四世统治波希米亚最为辉煌的时期,此后的500年间,这座桥也始终是伏尔塔瓦河上唯一的桥梁。大桥左岸是老城,古朴、雅致; 右岸是小城区,王宫、古堡、教堂、塔楼,各种形式的建筑分布在山丘上。桥的两侧有三十几座庞大的圣人塑像,他们都是《圣经》里描述的圣徒。</div><div>创作油画时,为增加前景和中景的层次和趣味,添加了马车和鸽子。并有意强调了塑像等反光部位。薄雾、斜阳,空气中浸润着一股潮气,远处的塑像和塔楼隐退在迷蒙之中;安静的桥面上传来马车在石板路上碾过和马蹄的哒哒声,几只鸽子扑腾翅膀和咕咕声夹杂期间,给静谧的坏境带来了生气。</div><div>调子的统一是这幅油画的特色;地面上反光中互补色彩的微妙变化,则是隐藏在细微中的精致。在创造统一调子的同时,努力挖掘互补的色彩,让它们在时隐时现中发挥丰富的互补作用,是创作中费尽心思的地方。作品成功之正处在于:远看和谐统一,近看则有耐人寻味的细节。</div><div><br></div><div><br></div> 【威尼斯风光】 作品日期:2013年3月25日 尺寸:50x60cm<div>威尼斯是我向往的地方,描绘中尽量设法画出空气的感觉。重温一下透视的原理并从笔端表达出来,也是一种乐趣。色彩上我努力参照原图的暖调子,表现出意大利风情的火辣韵味。我作画时一直在提醒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div><div>(根据网络图片再创作)<br></div> 【俄罗斯风光】 作品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尺寸:50x60cm &nbsp;<div>用灰色调作画,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在淡雅的色彩中找到细致的变化,则是一种功夫。构图好像使得前景的马路过于空旷了,我增强了影子的作用,并让墙头上伸出了蔷薇。绚丽斑驳的光影中,那一丝丝甜甜的花香静静地飘来,你闻到了没有?</div> 【苏格兰风光】 作品日期:2014年9月12日 尺寸:30x40cm &nbsp;<div>灵感来自我在苏格兰拍摄的照片。当年我们夫妇驾车在苏格兰高地采风拍摄,亲历了苏格兰的气候与地貌的特殊性。那里常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而且山上植被的色彩非常丰富。我在天空中加进了紫色,显得更加靓丽。我虚化了照片上水中的倒影,让油画看起来既像实景,又像梦幻,为我的小画系列增添了风采!</div> 【英国花园】 作品日期:2012年10月4日 尺寸:50x60cm &nbsp;<div>中国的庭院,通常是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莲池飘香,柳影婆娑;在悠悠琴声中漫步,仿佛自己也成了仙子,飘逸的情韵能达至高的境界,那一份怀古的情思,常常随着气息走向深沉,却总感觉缺少点浪漫和激情。而英国的花园则不同,林木草坪在规整的修剪下堪称天人合一,花卉爬得满墙争艳,又满地竞放,古老的藤蔓缠绕着松柏,映衬着四季常绿的茵茵草坪,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悠远居然是写在长春的岁月上的!那样的沉稳优雅,那样的含蓄绽放,那样的浪漫洒脱,使得她独特的气质别无二致。</div>(根据网络图片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