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新校区的东门两边做了两块浮雕,左边是程颢书院,右边是神农。这一次,孔子回车终于走开了。本地人提及“孔子回车”挺自豪,看看我们这里的孩子多聪明,竟然难住了孔夫子,小孩子尚且如此,大人就别提有多聪慧了。孔子周游列国,主要在山东、河南地界,北不过黄河,南不过淮河。分别为:卫、曹、宋、郑、陈、蔡、楚。本地传说孔子由郑国前往晋国途中,在晋豫边界的天井关被孩童拦截,三人成虎,以讹传讹。有人就此说晋城人傲视权威,值得赞扬,在泽州公园搞了个孔子回车的石雕。有的则说排斥外来文化,盲目自大。无独有偶,郭沫若在巜访窦大夫祠》中有这么两句"孔子回车处, 驱车我却来"。这又是哪一个“孔子回车”。窦大夫窦犨是晋国大夫,是和孔子齐名的贤士,生前因兴修水利有功于民,后因推崇孔子的政治主张被赵简子所杀。孔子听说赵简子连杀窦鸣犊、舜华两名贤能的人士,感觉晋地没有来的必要,回车离开。回车是回车,但是回车的原因不一。河南中牟县说确有孔子回车,原因也和窦鸣犊有关,只不过地点在河南,中牟县还重修了回车庙。传说毕竟是传说,程颢书院则是真实的。<br><br></h3> <h3>公元1065年,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任泽州晋城令,坚持“以教化为先”,兴办乡学,发展教育,建立乡校72所、社学数十所。《泽州府志》记载,“儿童所读书,(程颢)亲为正句读”,晋城古书院因此而名声大噪。晋城也因了程颢和其所办的乡学,民风为之一变,人人读书,家家向善,出现了“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的动人景象。宋时的提刑学士黄廉赞誉“河东人物气劲豪,泽州学者如牛毛”(《泽州府志》卷之十七)。<br>公元1127年,金军南下,程颢书院在创建60年后遭遇第一次劫难。由于战乱影响,书院中求学的学子开始迁居陵川,这也成就了陵川一地在金代的文化繁荣。据后世统计,陵川仅在金代科举中曾涌现7位状元。程颢书院自然不及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四大书院,但是在晋城本地影响巨大,书院不再,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故“古书院“”书院街“这个响亮的文化IP深深影响了晋城人。以至于古书院煤矿虽然停产关闭,但是本土的一部看似厚重的文旅大作《重返晋城》在序幕中将古书院纳入其中,甚至重建了古书院门楼。<br><br></h3> <h3>晋城另外一处书院是海会书院,史料记载,阳城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张慎言、户部尚书孙居相、清代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乾隆年间大数学家张敦仁都曾在海会书院读书。海会书院名气不及程颢书院,毕竟”洛学“的领军大咖二程兄弟太牛了,立雪程门的弟子遍布黄河两岸。但是,海会书院的本土引领辐射能力超强,在它的带动下,润城北留一代,文教事业辉煌,民间有句俗语——“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足可见其辐射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