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做好新课堂达标学历案编写工作,围绕《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课堂达标学历案编写工作的指导意见》(枣教科院发(2021]8号)、《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全市中小学优秀单元学历案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的通知》(枣教科院发(2022]8号) ,引领教师掌握单元学历案编写的要求,研究单元学历案撰写的方式方法,深入推动备、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市中区小学科学教研员冯永老师于9月9日下午,在东湖小学举行了市中区小学科学单元学历案设计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什么是单元学历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单元学历案是指教师为学生学好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而开发的一种课程文本。它至少包括单元名称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 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后反思等七个要素。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的 素养导向的一种教学对策,原先以“课 时”为单位设计的教案、学案与导学案 都已经无法满足新教学所倡导的素养导向、课堂转型与因材施教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二、如何设计单元学历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建立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形成大单元整体教学体系,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比,单元备课以单元为最小教学单位,重视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学生的高阶思维,建立精而深的结构化学习。大单元教学重视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生的科学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研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 韩主任对制定单元学习目标制定提出要求:遵循两个路径;有系统性;基于学情、有进阶、层层递进的特点;单元目标、教学、评价要有一致性;单元目标、活动、资源有关联性。</p> <p class="ql-block"> 第一,通过分析教材、课标、学情和课时情况,确定并叙写单元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第二,依据单元目标,明确单元评价任务,对评价做出整体安排,预估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可能表现并开发对应量规,如有需要,设计一个有真实情境介入的综合性的评价任务。</p><p class="ql-block"> 第三,处理好单元与课时的关系,在进行一个单元的课时分配时,要流出时间用于单元启蒙教学,即“单元导学”,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单元小结与拓展学习。</p><p class="ql-block"> 第四,根据单元目标再细分课时目标,目标分解要体现学习进阶,分课时设计学习过程时也要体现学习进阶,并嵌入评价任务,贯彻“教-学-评”一致性,始终保持目标导向。直到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通过评价了,方可转入下一个目标或任务的学习,否则,教师要有弥补的预案或措施。</p><p class="ql-block"> 第五,要整体设计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相匹配的作业与检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检测与巩固练习,也为教师提供可靠的目标达成评价证据。</p><p class="ql-block"> 第六,设计好“学后反思”环节,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推进深度学习,搭建支持性的反思支架,引导学生在悟中学,呼应前面的单元目标。</p> <p class="ql-block"> 大家一致认为,大单元整合的课堂更为高效,因为大单元教学将单元教学内容精细化,学生学习基础与问题精确化、学习重点与难点精准化,让任课老师更能把握学生学前、学中、学后的学情,对症下药,积极引导,让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让科学思维在课堂上真正发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三、规划一个学期单元的四个步骤</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翻看教材目录,明确有几章或几个单元,确定是依据教材的顺序还是重组单元内容;</p><p class="ql-block"> 2)将章或单元的大主题对标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以把握一个单元的“魂”;</p><p class="ql-block"> 3)如果教材主题与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要求基本匹配的,再参照本课程的总课时与周课时,确定本学期的单元数及各单元的课时数;</p><p class="ql-block"> 4)根据各单元的素养目标、课时及相关资源,明确单元的组织者是大观念、大问题,还是大任务或大项目,并依据组织者命名单元。</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单元命名的方式有两类:一是用要学习的大主题直接来命名,该主题可以直接来自教材;二是用单元的组织者即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或大项目直接来命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四、单元学历案文本编制的三个部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你敢挑战吗?</b>创设一个适合本单元知识运用的真实情境,提出一个大观念或大问题或大任务或大项目,以引起学生学习该单元的兴趣。</p><p class="ql-block"><b> 你需要学什么?</b>让学生明白要完成上述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基础,需要与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匹配,感受到教材内容的应用价值,以做好认真学习的心理准备,使单元学习内容结构化。</p><p class="ql-block"><b> 你将学会什么?</b>这就是单元目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对应的学业要求和教材中的相关要求,研究学情及相关资源,确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b> 给你支招。</b>在学生得知本单元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哪些知识、能够学会什么之后,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有用的建议。</p><p class="ql-block"><b> 分课时设计方案:</b></p><p class="ql-block"><b> 学习目标:</b>课时目标的叙写规范与单元目标相同。</p><p class="ql-block"><b> 评价任务:</b>评价任务就是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哪里,评价任务必须跟到哪里。</p><p class="ql-block"><b> 学习过程或进阶:</b>基于学习立场,设计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这是学历案的实质所在,也是它与“教案” “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之处。</p><p class="ql-block"><b> 作业与反思:</b></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单元视角下需要将学生的作业进行整体化、校本化、匹配化的改进,将课后作业置于一个单元中进行一体化处理,寻找作业间的逻辑关系。作业不仅要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相匹配,还要控制难度和数量,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样态。按功能划分,作业可分为三类:练习类、检测类与提高类。</p><p class="ql-block"><b> 单元学后反思:</b></p><p class="ql-block"> 单元学习后的反思是知识学习通向素养的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反思及提供反思支架。学后反思是学历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基于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对教师专业实践的新认识、对新时代因材施教的新探索,教师再也不能只关注以知识点为主的内容标准,必须提高站位,对标学业质量标准,探索指向核心素养、以“单元”为设计单位的新的教学方案,让核心素养落地看得见。新的教学方案必须聚焦学生如何学习以及何以学会,从“面对一个班级学生群体”的“施教”方案,转向“让不同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的“助学”方案,为每位学生提供便于实现不同速度、深度与广度的个性化学习支架,走向“适合每个人的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