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来袭 “救”在身边

镇安县医院急诊科

<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终身学急救,救护伴我行”。</p> <p class="ql-block">  今天重点为大家讲解,在地震发生后,救援到达之前,应如何科学自救?</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年要发生大约500万次的地震,也就是说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这一段沉痛的记忆,至今仍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雅安芦山7.0级地震、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2019年宜宾长宁6.1级地震……老话曾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虽并不准确,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地震危害,无论大震小震都应注意。</p> <p class="ql-block"><b>震后应如何自救?</b></p><p class="ql-block"> 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很有可能还没来得及转移,就因房屋倒塌而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在此时外界的救援还无法及时赶到,我们应冷静处理,积极自救。具体方法如下:</p><p class="ql-block"> 1、设法转移:被掩埋,首先应该保持冷静,检查身上有无受伤。尽可能推开压在身上的物体,如无法挣脱,则等待救援。需要注意的是,在搬动物体时,应注意不要引起二次坍塌,加重伤情和救援难度。</p> <p class="ql-block">  2、构建空间:尽可能利用身边硬物,如床板、柜子、大块建筑等进行支撑,防止余震引起的二次坍塌。如果可以移动,尽量向通风、有光线的三角区域移动,并尽可能关闭煤气阀门或电闸。</p> <p class="ql-block">  3、寻找物品:尽可能在可活动范围内寻找水、食物、药品等可以维持生命的物品,寻找衣物、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烟尘引发窒息。</p> <p class="ql-block">  4、积极求救:不要大声呼救,保存体力的同时,用硬物敲击周围物体,如水管、墙体、暖气管等,耐心等待救援。</p> <p class="ql-block">  地震,带来的是灾难和恐惧,我们要学习自救方法并能救助他人,为社会和人类奉献我们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镇安县医院急诊科时刻为您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服务电话☎️0914-5339120</p><p class="ql-block"> 0914-5325183</p>

地震

救援

自救

尽可能

硬物

物体

年月日

呼救

寻找

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