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陈家祠

铁蝴蝶

<p class="ql-block">陈家祠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历时6年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团结的力量惠及子孙后代。</p> <p class="ql-block">陈氏书院由曾任翰林院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兴建,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是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合资在广州兴建的合族祠,其主要用途是为全省各地陈姓族人在广州备考科举、办理诉讼、缴纳赋税等事宜提供居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铜铁铸和彩绘是陈氏书院建筑装饰工艺中的两种风格,尽管它们在整个书院建筑的使用寥寥无几,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扇门神就是运用彩绘,栩栩如生很有震慑力。</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0000多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是广东省内博物馆中收藏明清以来广东民间工艺精品最为丰富的艺术类博物馆,包括石湾陶、广彩瓷、象牙雕刻、粤绣、广州木雕、砖雕、石雕等多种技艺的载体,涵盖了广东省所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工艺门类。</p> <p class="ql-block">潮州木雕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既有广府文化的渊源,又受到江浙一带东阳木雕的影响。它应用广泛,题材丰富,民间传说、古今人物、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江海水族、戏剧故事等都是其常见的表现题材。</p> <p class="ql-block">擒趟拢——广州特色文化,趟拢门为防止小朋友外出玩耍而设计,两小孩只能隔门互动,进不去也出不来,反映广州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聚贤堂就是广东省各地陈氏聚会、议事、决策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好大,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窗、栏、壁、屋脊、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三雕二塑一铸一画”即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富丽堂皇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祠堂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真不愧是“岭南建筑艺术明珠”。</p> <p class="ql-block">端溪“石趣砚”</p> <p class="ql-block">象牙雕饰品,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象牙扇边窥视许久,镂空雕工精细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门槛雄狮威武,大象吉祥石雕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妃子笑荔枝逼真、讨喜。</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随处都有方便外乡客歇脚的陶瓷鼓凳休息。</p> <p class="ql-block">今天走进这艺术瑰宝殿堂赏心悦目,真佩服广东有这么多艺术家为子孙后代留下这座宝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艺术不留死角,眼睛所见都是让人叹为观止,能工巧匠高手在民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