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宁远古城</font></b></h1><br> 宁远古城,南依君山,北环渭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自宋初立寨筑城,历代屡有废兴,堪称千年古城。<br>今武山辖域,宋初,置宁远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升寨为县,历宋、元、明、清四朝,至民国3年(1914年),改称武山县。<br> 宋真宗天禧二年至乾兴元年(1018年一1022年),渭州知州高继宣建成宁远寨城。位于今武山县城对面,渭河之北(载明《宁远县志古迹》)。徽宗崇宁初,宁远寨知寨王渊,始于今县城址筑城,建治所。元泰定年间(1324年一1328年),宁远正将高宣威,依旧址增建城池公署。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刘冕又增修。城周三里,高一丈九尺,厚丈余,上有子墙高四尺,厚三尺,内高三尺,厚ー尺,池深一丈,“四角有堡、四门有楼,东门曰“景晖”,西门曰“望巩”,南门曰“环岫”,北门曰”观澜”。后因渭水冲刷,北城倒塌。成化年间,知县谢茂增修。后又崩陷,仅通东、西二门。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年),知县江万玉避水重修,四门皆覆以楼。东曰“景明”,西曰“景桥”,南曰“景仰”,北曰“景澜”。然因无余地,终不离臼窠。嘉靖年间,知县仪世麟、陈官先后增修,“城墙高三丈,阔一丈五尺”。万历年间,知县卢尚志、刘逵、李简、邹浩等人均兴工修筑。崇祯初年,北城又陷。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监军张兆曾令立木栅天桥、泥垛口,以防御逼近之流寇,城始获全。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年),知县郭尔照重修。清顺治至康熙初任,崩圮相仍。清圣祖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庞守谦捐资募工重修。后北城复圮,东、西、南二面亦渐次崩塌,清圣祖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知县冯同宪重修,计费九百余金而竣。数百年来,渭水侵蚀,城垣内移,故状如偃月。<br> 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关城垣筑成,辟三门,东曰“东作”,西称“西成”,南为“南薰”。原南门“景仰”改题:内题“拱极”,外题“解愠”,今尚有遗迹存。这时全城六门,皆有城楼,雄伟壮观。另有炮台四座。登高鸟瞰,宛若纱帽。直至新中国成立时,无大变迁。<br><br> 数百年来,随着公私建筑物的兴建,形成街巷,然兴废迭替,兹述其大略。古代凡省府州县的治所所在地,公暑(衙门)、文庙、城隍庙为必不可少的三大建筑。<br> <b>公署 </b> 宋崇宁初,知寨王渊始建公署于城内偏西处,门南向。元泰定年间正将高宣威,明知县刘冕、谢茂、江万玉、各增修。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年),知县陈官,鉴于水冲蚀,不拘泥于传统的面南之说,将县衙转修北向,从此本县衙门向北开。这在当时实为罕见,但考诸史册,自有其渊源。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知县邹浩增修,规模较前宏大。重修头门,头门左右建医学、阴阳学。进而为吏舍,二门左右为申明厅、旌善厅。又进为仪门,中为正堂,左右为县丞厅、典史厅,后为知县宅。还有监仓、预备仓、迎宾馆等,以后亦有修葺。民国后期,县长吕兆庚改修大门。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有改修。<br> <b>文庙 </b> 建于明初,在县署东北、南向。后来曾迁南面数十年。崇祯时复移旧址。有大殿、两庑、两祠、拌桥等建筑物。在其西有儒学,内有明伦堂,有建德、淡宁、修业三斋,有敬一亭、御书楼等,与文庙合称“学宫”。清末民初,曾设初等小学堂于此。后为邮电局、粮食局驻地。<br>城隍庙 在县署前,南向。建于明代,正殿三间,神像俱全,楼二座,神寝祠一所,大门口竖立两根铁旗杆。民国20年(1931年),马映全部队烧毁部分建筑物,后改为警察局,后为县公安局驻地。<br><b> 寺、观、坛、庙宇及其他公用建筑</b> 有敕建者,有官民共建者。圣寿寺,又称官寺,在县署后,建于元代。明、清时设僧会司于内。民国30年(1941年),曾设纺织生产合作社于此,不久,又改作粮仓。新中国成立后为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局办公地。明代,在县治东有玄都观,内设道会司。县城南有社稷坛,城东有风云雷雨坛,城官厅。北门内有养济院,西门内有徒夫厂,县城南是讲武场。清代,在圣寿寺东建三清观,俗称“天爷庙”,内设道会司。民国后期,改为民众教育馆,县参议会驻其内。新中国成立后为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地。考康熙时县城图,县署内有土地祠、马神庙,署西有常平仓;城西有八蜡坛、观音阁、关帝庙(即俗称之老爷庙,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今在其旧址建成基督教堂)、祖师殿;城南有教场和文昌宫;城东有东岳庙(即泰山庙,后为红星小学,现叫泰山庙);城北有黑池庙。当时县城内有牌坊六座,即进士坊(为明进士王立)、举人坊两座(为王允升、徐盈科立)、肃仪坊(为明鸿胪寺序班于定立)、金吾坊(为明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周绅立)、贞节坊(为周绅之母立)。<br> 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年——1765年),在学宫建尊经阁,在南关建关帝庙、来远书院,在东关建魁星楼,修红峪河堤,加上县城附近其他景点名曰“新续八景”,有“魁楼晓日”、“新堤晴柳”、“武庙凌烟”、“经阁蒸霞”、“石龙漱渭”、“玉莲漾波”、“方亭曲水”、“古峡虹桥”。清宣宗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庙峪河东、泰山庙下建成高十余丈的“凌云塔”(今已无存)。此外,县城内三清观前有火神庙,儒学对面有山西会馆,县署西有给水驿,民国时为公共体育场,后为县体委所在地。圣寿寺西有南仓、共济仓、社仓(后改为丰黎义仓)、预备仓(后为武装部、党校址),南关有营汛院、孤贫院。清同治年间兵乱,令士杰因守城有功,后县人在东关为其树碑,碑亭额题:“令闻常新”,联曰:“当年重义疏财谁如夫子,此日排纷解难共议先生。”县城西南百余步有一古泉,明称古流泉,清称古灵泉,今称古卢泉。城西有渭水中之卧龙石因石而名的卧龙桥。至于民宅私舍,市塞店铺之变迁,实难追述。据传说,民宅中最堂皇者是明末优贡生温元春(人称温贡爷)的温家厅(故址阁老里),温婿李某之家宅李家厅,明末乡饮、耆宾臧尔教之宅臧家厅。<br> <b>街巷</b> 县城之公私建筑逐步形成街巷,原为十字街,后因渭水侵蚀失北关,北城倾,失北门(景澜)和北街。明、清以来,渐次形成六街八巷之格局。即前街,东门至观巷为东街,观巷至西门为西街,又合称观巷(由前街儒学向南至三清观前);后街(由三清观前西至西城);西巷(后街西端北向接前街);衙巷(从县衙东侧南向接后街,通南门至南关);东街北侧北向依次是宋家巷、师家巷、水巷;东街南侧文庙对面南向为王家巷,通阁老里;东门外至魁星楼为东关街;上东门至上西门(东作西成)为南关街;西门外至红石头为西关街;在东关街南侧与之平行之巷称党家巷。<br> <div> 新中国成立后,将县城区内的12所寺、观、庙宇改造为机关单位用房。至1987年底,旧城区公共建筑9.5万平方米,有机关单位的办公设施及商业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金融、通讯等设施。1999年,渭北住宅小区已成雏形,县城住宅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2001年11月建成宁远大厦,解决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办公用房。东关街改称解放路;东街——前街——西关街称富强路;观巷——后街——西巷,称民主路;党家巷改称新民巷,其他街巷仍沿旧名。1951年因修天兰铁路,拆除“东作”、“西成”二门及部分城墙,南关街为铁路所占。其余城门亦渐次拆除。随着公私建筑的发展,在铁路南侧建成文化路、友谊路、团结路,在铁路北侧建成南干路。1985年后,实施具城总体规划,新建滨河南路、宁远路、解放东路、市场路、繁荣北路。扩宽改造解放路、富强路、民主路。1998年,基本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格局。主要街道宽8米~10米,并有宽2米~3米的人行道。回首建设历程,耐人寻味。1958年,为了迎接全国水土保持会议在县城召开,拆除了沿街店铺的房檐,街道扩宽2米左右,县城始能行驶汽车。后在1979年、1985年及1989年后又进行了改造。<br> 2003年,建成长1040米、宽32米的宁远大道及几条街道,按照城区“五纵三横的道路建设框架,完成了滨河路等部分路段铺油以及地下管网的铺设,建成了宁远广场等一批标志性建筑。县城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邮政、电信、医药、文化、税务、财政、交通、金融等三十多个单位都相继盖起了办公大楼和住宅楼,全城高楼大厦沿街林立,宁远古城改头换面变成了武山县城!<br> <br></div> 旧志绘制的县城图 2004.07.21宁远古城最后的样子 重新建设的新南门洞 2008.0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的南城墙 最后的南城墙 2004年一中南城墙 2008.01南城墙边红峪沟西关排洪沟 2008.01一中南城墙 宁远古城夯土层 2008.01一中东城墙住户 当时文物局工作人员制止破坏城墙 一中校院内看城墙 2013.03.19最后的北城墙 宁远古城,当丝古道之要冲,然千百年来,道路崎岖,交通不便。明、清至民国时期,西关曾有木船济渭,然几兴几废。冬季只搭木桥,平日涉水而渡。<br> 20世纪50年代,建成城北大桥被渭水冲毁。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建成西关渭河大桥、红峪河桥、庙峪河桥、甘石沟桥。20世纪90年代,建成渭河人行桥,东西南北交通颇为便利。随着天兰铁路、定天公路的建成,316国道过境,从根本上解决了交通不畅的问题。<br> 自古以来,县城的供水依靠城外的泉、塘、河水和城内宋家巷、水巷、阁老里的三口老井。1970年,在县委院内建成大口井一眼,100吨低水塔一座,35吨高水塔一座,铺设供水主管线3.5公里,日供水500吨。1976年起,在红峪河公路桥南,城关中学北开深井,在马家屲西建高位水池1个。加上毛纺厂、水文队、西探厂、火车站的水源井13眼。1992年,县城一期供水工程开始。1999年,日供水可达4000吨,基本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br> 20世纪70年代,县城是明沟排水,依东、南、西面高,北面低,状如簸箕的地势,在水巷筑大型水道,巷口安一能承载行人的木制大型水篦子,排除全城雨水。水巷因此而得名。1975年,始修下水道0.96公里。1989年,有排水管道4.9公里,城市排水系统基本形成。<br> 城市供热亦于1990年后起步,起初建成两处集中供热点,供热管道近2公里,供热面积超过10多万平方米。<br> 1956年建成火力发电厂。20世纪60年代,洛门水电厂建成,供应县城用电。20世纪70年代初,县城用电改由陇西供电所武山供电站供给。1971年11月,县城始安装路灯,架设路灯线路3条,长3265米,装灯98盏。<br> 古驿道,清以前无考。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在县署西设红水驿(俗称马号),有驿马14匹,驿夫12人,在南关设急递铺。东接伏羌(今甘谷)沙沟驿,南通岷州(今岷县)岷山驿,西南通漳县三岔驿,西达陇西通远驿。随着社会的发展,驿运被邮政电信所取代。民国24年(1935年),县城区设邮政代办所;民国27年(1938年),始通县内电话;民国29年(1940年),成立邮政局。1992年,实现电话数字拨号。1996年,电话号码升至7位。电话总装机15000部。<br> 古城的大患是北有渭河侵蚀,南有红峪沟山洪为灾。据史志记载: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红峪沟洪水淹没东南关,居民绝烟火者50余家;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年),红峪河洪水暴发冲入南关;民国28年(1939年)7月中旬,红峪洪水冲开南门,漫南关,经腰城门入城,后街、衙巷、观巷及前街一片汪洋,流入城隍庙、水巷,由水道入渭河。因在白天,幸无人员伤亡,但财产蒙受重大损失。清知县郭士全、介玉涛、胡奠域都主持过筑堤防洪。民国34年(1945年),县人郭维屏(时任甘肃省参议会副议长)向省参议会提案,省府拨款,以工代赈,修红峪河堤,但终未彻底解决隐患。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修堤治理,红峪河综合治理工程获得国家投资,该工程采取上游造林种草,修梯田,减少水土流失,中下游打坎蓄水修防洪提。设计治理长度4.2公里,排导沟长1925米,拦挡坝14座,总投资597万元,竣工后,县城的防洪能力将大大增强。<br> 县城的古槐甚多,相传共108株。民国至1949年尚存27株。其分布是:后街西段6株,圣寿寺焦家台、东街各4株,文庙6株,县衙3株,三清观(天爷庙)、盐市台各2株。东门下的槐树最大,要数人合抱,20世纪50年代扩街时被砍掉。县政府院内古槐移栽至文化馆后未活。民国时期,曾提倡造林,设苗圃。在城郊造林两处,一处在西关古灵泉一带,名“中山林”;另一处在东关渭河岸,名曰“青年林”。登高鸟瞰县城,市容今非昔比。曾经的千年古城,只留在了老人们津津乐道的记忆中。<br> 宁远古城随着时代发展进程变成了武山县城,宁远城也已经没有了的踪影。宁远城早已消失,武山城正在大踏步的追赶着时代的步伐向前进。<br>(辑自《武山史话》张智先生之文稿) 宁远古城之东门外,仍然留存的风云雷雨坛。2009.04 风云雷雨坛 2020年的残存南城墙 <p class="ql-block">宁远古城仅存的元代建筑,官寺</p> 10年前的县城模样 10多年前的一中南城墙 10年前的南城墙 保护修复中的风云雷雨坛 20年前的探矿厂址 20年前的县城模样 城墙是这样打城的 2011.04县城夜色<div><br></div> 2019.05武山县城 2020.08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