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9月9日,彩云阳光幼儿园各班举办了“浓情相伴、爱在中秋”的中秋节活动。</p> 中秋节起源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p> 习俗一、赏月 <p class="ql-block"> 中秋赏月的习俗盛行于唐代,至宋代,赏月之风更盛,并有“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之景,而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全国各地至今遗存相当多的“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该时期,中国多地则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时至今日,中秋赏月之风也没有绝迹。</p> 习俗二,吃月饼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p> 习俗三、猜灯谜 <p class="ql-block">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猜灯谜逐渐成为节日的一种特定习俗。</p> 习俗四、放天灯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放天灯也是迎月、贺月的重要仪式。据介绍,天灯的主要做法是用竹篾和白纸事先糊出一个水桶般大小的外形酷似灯笼的一个小型天灯,然后再将这些天灯用绳子垂直连接成一条“火龙”,将其挂于高处。</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彩云阳光幼儿园的孩子们是怎么来庆祝中秋的吧!瞧,小班,中班的小朋友唱着中秋童谣</p> <p class="ql-block"> 大班老师请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中秋节的由来、传说、诗词,讲述给同伴听;活动中,老师通过《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故事,让孩子们知晓了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通过童谣来表达中秋团圆。</p> <h3> 用超轻粘土装饰自己喜欢的月饼; 一个个都变成了月饼设计师,瞧,他们正在专心致志设计月饼。</h3> <h3> 今年的中秋节还遇到了一个节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哪个节日吗?(教师节),是的,是教师节。佳节双至,情意浓浓,请允许我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忘我工作的所有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h3> <h3> 最后,再次祝大家中秋节全家和美,团团圆圆,祝福全天下的老师们教师节快乐!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