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整体教研和教学水平,有效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工作室开启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活动。</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体备课能够集众人智慧,采众家所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成员都精心独立备课,努力体现新课标理念,两位作课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研读课标,从“教材”、“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等方面进行构思介绍,并提出了在课堂中的疑惑。工作室骨干成员大庆路小学苗永霞老师立足于新课标,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对五年级《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进行了说课,其中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段之间的内容相互关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构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优秀教师许芳老师以提升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针对六年级上册一单元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展开说课。许老师说到“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包括数)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全体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细节处理、学生活动的安排、问题的设计、板书等等,每一道横线,每一处圈点无不体现着教师们的专心和用心,凝聚了集体的智慧,每位成员都到了提高。</p> 试讲磨课 <p class="ql-block"> 9月8日在大庆路小学两位老师进行了试讲,刘海英老师、韩英红老师以及全体工作室成员到场参加。教师们精心备课,精彩展示,每一个细节之处都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智慧的火花发生了碰撞,借鉴优点的同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体现了浓浓的教研氛围。</p> <p class="ql-block"> 成员们根据听课时认真记下的笔记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了本堂课的诸多亮点,并对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课件展示、时间分布等方面提出各自意见。两位作课教师老师认真听取,相互沟通,反思整理,活动氛围热烈又融洽。</p> <p class="ql-block"> 评课中韩英红老师肯定了老师们集体备课是很成功的,一定要熟读新课标,并且强调了教学预设的重要性和备课前后的逻辑关系,提醒老师们关注新课标倡导:1.基于情景 2.问题导向 3.深度思维 4.高度参与。</p> <p class="ql-block"> 刘海英老师强调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细化育人目标。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p> 示范展示 <p class="ql-block"> 9月15日上午,两位教师代表回民区在全市五六年级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做示范课。来自市四区及旗县的近8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数的计算是以整数计算为基础的,⽽运算的定律也是如此。苗永霞⽼师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数乘法⾥同样适⽤,培养学⽣⽐较、抽象和概括的能⼒。本节课是⼀节典型的利⽤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课,学⽣已经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合于⼩数乘法,也是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苗⽼师让学⽣先猜测,再验证,从⽽得到这些运算定律同样适⽤于⼩数乘法。本节课始终遵循着猜测——验证——应⽤的教学主线,使学⽣始终亲⾝体验参与知识的结构过程,教会学⽣学习数学的⽅法。</p><p class="ql-block"> 苗⽼师精⼼设计了富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简算的过程中让学⽣体验成功的快乐。学到了知识,然后⽤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既然发现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数乘法中同样适⽤,再运⽤这些定律使⼩数计算变得简便,这⼀步教学能激起学⽣运⽤新知识的欲望。苗⽼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的感悟,利⽤知识迁移的⽅法,使学⽣能运⽤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些⼩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些混合运算,提⾼计算能⼒。</p> <p class="ql-block"> 许芳老师执教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是在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结合认真读题、分析题意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活动,认识并掌握这一问题的模型特征,达到正确列式计算。通过学生分析、比较、推理,能准确说出两种算法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会对解答的正误做出应有的检验。</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认真听课记录</p> <p class="ql-block"> 课后,教研员韩英红老师以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对教师们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思考:1.关注知识的联系;发现知识的结构;发展学生的能力。2.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3.学以致用,体现新课标要求。建议:1.重预设、轻生成。2.新课标理论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主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汲取更多营养树立新理念,明确新方向,减负提质,与时俱进。</p> 反思提升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教材、课堂、学生、教师的关系及核心要素。围绕着这两节课,工作室各位成员进行了反思提升,积极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学习,让我们永远保持活力;成长,是每一位教育人不懈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回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编辑:罗丽娜 王东燕</p><p class="ql-block">图片:罗丽娜 王东燕 苗永霞</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海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