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焯:秋收起义前夕违命潜逃的团长

百草园主

1927年9月初,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前夕,毛泽东在萍乡安源亲自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简称安源二团),王新亚任团长。其实我党首先任命的安源二团团长并不是王新亚,而是另有其人。 据中共湘潭地委《秋收起义概述》记载:1927年秋收起义之前,我党在安源秘密准备组建部队,表面上接受程潜的指令,将安源矿警队改编为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派胡承焯任团长,整编和训练部队,以国民党中央直属军名义发出布告,实行“表面虽极端灰色,内部则招兵买马,积草囤粮,以图到时一用”的政策。……安源市委曾召集胡等多次开会,但胡拒不接受省委和市委的命令,违命潜逃,党即派王新亚为团长,张明生为党代表。 胡承焯的早期革命经历和后来结局,一直鲜为人知,而1930年3月18日《湖南大公报》的一篇报道——《清乡部昨日处决共犯胡承焯》,揭开胡承焯的神秘面纱。 胡承焯(1901-1930), 原名胡中持,又名胡希圣,号沉着,湖南澧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任常德团地委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长,10月任常德团地委委员兼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长。1923年考入上海南洋路矿学校。 1924年11月至12月,胡中持在中国国民党主办的《民国日报•觉悟》发表了《学生与政治》《过渡时代青年底最大使命——联合全世界被压迫者与资帝国主义奋斗》《我对为难民募捐的感想》等文章。 1924年12月,胡中持改名胡承焯,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队,后改派到政治训练班学习;1925年,经吴铁铮、段子中介绍,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中国军人》第7期发表《“五卅”以后》一文。 胡承焯1926年1月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历任国军第二师、第三师、第三军政治部宣传科长;1926年9月初随军北伐到萍乡后,9月9日被第三军军长朱德培派驻安源,任安源矿警队大队长,不久升任安源矿警局局长。 1927年5月 21日,长沙反动军官许克祥发动了骇人听闻的“马日事变”。为保卫革命政权,捍卫大革命成果,中共湖南临时省委决定组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br><br>为响应湖南临时省委的号召,中共萍乡县委成立县人民军事委员会,将县保安队、县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与安源工人纠察队合并为萍乡工农义勇队,胡承焯任前敌总指挥,率部扼守萍乡县湘东老关,并指挥部队进攻株洲。<br> 1927年6月5日,许克祥派李仲任率部开到萍乡“清党”,反动地主武装乘机捣毁萍乡县党部和县工会、县农会等人民团体,捕杀革命人士,围攻安源。胡承焯以萍乡工农义勇队总队长名义,与共产党员、安源矿警队分队长吴镇海等人,率部保卫安源和攻打萍乡县城。在地主发动民团和李仲任部的联合顽抗下,安源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攻打萍乡县城失败。之后党组织派胡承焯到武汉,在贺龙部队做宣传工作。 1927年8月初,国民党来到萍乡收编安源矿警队。党组织决定由胡承焯表面上接受“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职务,在安源秘密整编和训练部队。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起义前军事会议,在安源直接指导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的组建,党组织决定由胡承焯任团长,但胡承焯违命潜逃,于是任命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王新亚为团长。 由于胡承焯是国民党任命的团长,对安源二团主力——安源矿警队有很大的影响力,于是在起义前夕处决安源矿警队陈鹏、钱杰、向新学等8名叛徒后,仍以团长胡希圣的名义发报给国民党,迷惑国民党当局。 1927年9月10日,萍乡秋收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当局误以为胡希圣是安源二团团长,以致当时国民党的报纸、电文和通缉令中多次出现胡希圣或胡承焯的名字,而实际上的团长王新亚的名字反而只字未提。 而潜逃外地的胡承焯,后来秘密回到湖南老家澧县,假装向国民党当局登记自首,混入湖南澧县团防分局担任教练,并“企图活动”。 1929年12月,共产党员、曾任安源矿警队分队长的吴镇海在湖南被捕,1930年2月28日被湖南全省清乡司令部枪杀。<div><br></div> 吴镇海被捕后,胡承绰“假自首”随即被敌人识破,湖南全省清乡司令部即令澧县县政府将胡承焯拿解到长沙,3月17日下午三点在长沙浏阳门外刑场将其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