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中秋·中秋你不知道的事儿” 【浐灞教育】·【浐灞第十九小学】

浐灞教育·浐灞第十九小学 陈悦

中秋节的背景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p>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p class="ql-block">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p><p class="ql-block"> 2022年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p><p class="ql-block"><br></p> 拜祖先 <p class="ql-block">  广东潮汕地区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当天下午,各家厅里就摆台设祭,置祖先神主牌,献上各色供品。祭毕,把祭品逐样烹调,合家同食一次丰盛晚餐。</p> 烧斗香 <p class="ql-block">  江苏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上月宫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p> 舞火龙 <p class="ql-block">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p> 听香 <p class="ql-block">  听香是古代流传在台地区的中秋习俗。古时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指示方向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的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再掷茭,判断来解释所占卜事情的吉凶。例如卜占终身大事,而听到的话是吃甜饼或花开、月圆,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p> 寻月 <p class="ql-block">  在西藏一些地区,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p> 祭月请神 <p class="ql-block">  在广西西部壮族地区,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p><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p> 中秋节的饮食 <p class="ql-block">  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p><p class="ql-block">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p><p class="ql-block">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p> 赏桂花饮桂花酒 <p class="ql-block">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p><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p> 吃甜薯 <p class="ql-block">  甜薯是中秋节传统食品,在中秋节赏月时,一些地方有吃甜薯的习俗。</p> 吃桂花鸭 <p class="ql-block">  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p> 《望月怀》 <p class="ql-block">唐·张九龄</p><p class="ql-block">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p><p class="ql-block">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p><p class="ql-block">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p>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p class="ql-block">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p><p class="ql-block">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p><p class="ql-block">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p><p class="ql-block">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p>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 <p class="ql-block">《中秋夜》</p><p class="ql-block">中秋夜,亮光光,</p><p class="ql-block">家家户户赏月忙。</p><p class="ql-block">摆果饼,烧线香,</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拜月亮。</p><p class="ql-block">分红柿,切蛋黄,</p><p class="ql-block">赏罢月亮入梦乡。</p><p class="ql-block">乘火箭,月宫逛,</p><p class="ql-block">看看嫦娥和吴刚。</p> 中秋节的谚语 <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p><p class="ql-block">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p><p class="ql-block">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茂名)</p><p class="ql-block">冬唔饱,夏唔饱,八月十五食餐饱(广州,中秋节令,供果丰富)</p> 中秋节歇后语 <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看桂花——花好月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吃年糕——还早</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看灯笼——迟了大半年</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生孩子——赶上节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p> 《玉兔捣药》 <p class="ql-block">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p><p class="ql-block">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p> 《嫦娥奔月》 <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p> 《吴刚折桂》 <p class="ql-block">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p> 《玄宗故事》 <p class="ql-block">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p> <p class="ql-block">编 辑:陈 悦</p><p class="ql-block">初 审:刘 玲</p><p class="ql-block">终 审:李建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