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的塔

蓝之音

<p class="ql-block">  假如可以穿越回过去,我希望回到大唐。穿着佛光寺唐塑身上那样的博带轻裳,在佛光寺东大殿那样的殿宇楼阁间游荡。</p> <p class="ql-block">  不知有多少人因为喜欢梁思成和林徽因,而对佛光寺充满向往;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仰慕大唐雄风,而不远万里,来寻佛光寺;不知有多少人,自从来过佛光寺,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中国古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佛光寺,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宝库”。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五台山西南山麓一个静静的小山坡上。</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内现存唐代东大殿一座、金代文殊大殿一座、明代伽蓝殿、明代香风花雨楼、明末清初关帝殿、明末清初万善堂、清代天王殿、民国窑洞式佛堂等一百二十余间建筑。此外还有两座唐代经幢,一座金代经幢。各个时代的建筑错落在寺院内,时代特征极其明显,像是一个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的东大殿,以梁思成提出的唐代“四绝”蜚声海内外。斗拱雄大、出檐深远的唐代木构建筑;端庄丰腴、吴带当风的唐代塑像;刻画生动、用笔传神的唐代壁画;字迹舒朗、挥洒自如的唐代题记,这四绝,无一不是世间难得的珍品,无一不是古代手工艺术的巅峰之作。佛光寺东大殿是目前世界上最雄伟壮观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它的屋檐被文人比作鲲鹏的翅膀,翼展雄阔,配上元代的琉璃鸱吻,让人震撼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佛光寺周围,还座落着好多鲜为人知的古塔,形成两片以唐塔为主的塔林,贯穿了一千多年来佛光寺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 祖师塔</p><p class="ql-block"> 说到佛光寺的塔,就不得不提及祖师塔。</p><p class="ql-block"> 祖师塔位于佛光寺内东大殿南侧,通高八米,具有鲜明的古印度风格,将壶门、须弥座和仰莲造型巧妙地构造在一起,由下到上层层递进,彼此次衬托,彼此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这座古塔是世间仅存的两座北朝古塔之一,形制独一无二,故而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祖师塔是佛光寺里最古老的遗存,究竟是为哪位祖师所建?目前尚没有定论。塔腹的佛龛里,塑着两尊彩绘泥像,一个是慧明,一个是无名。慧明是南朝僧人,曾助六祖慧能守住衣钵。无名则是盛唐时期驻锡佛光寺的僧人。这两位都是禅宗著名人物,但塑像分明是后人所造,而且无名所处的年代远远晚于祖师塔的建造时代,所以并不能据此确定“祖师”身份。</p><p class="ql-block"> 据明《代州志》记载,祖师塔的主人是净土宗北派初祖昙鸾。昙鸾是北魏晚期的一名医僧,被一南一北两位帝王尊称为“肉身菩萨”、“神鸾”。</p><p class="ql-block"> 他创立了“净土”佛学思想,并在山西交城西山的玄中寺留下衣钵,传法于道绰,继而善导,终于在长安发扬光大。到了唐代中期,净土宗已成为我国最鼎盛的佛教门派之一,其影响甚至远达海外倭国。</p><p class="ql-block"> 昙鸾在佛光寺出家的时候,佛光寺还是一方简陋的茅棚,他是在这里出家的第一位僧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佛光寺因昙鸾而香火日盛,迅速发展为台山名刹。</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以来,这座祖师塔见证了盛唐时代,大佛光寺高僧云集的盛况;见证了武宗灭佛之后,东大殿落成时的辉煌;见证了这寂寞古老的佛堂,在风雨中慢慢变得陈旧沧桑;见证了无数个黄昏,满堂神佛在斑驳的光影印照下,恍若生人一般悠然……</p> <p class="ql-block">祖师塔和梁思成先生手绘的祖师塔图纸</p> <p class="ql-block">林徽因在祖师塔二层考古</p> <p class="ql-block">东山无垢净光塔</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前面是一片平坦的谷地,周围座落着许多苍翠的小山。寺外的古塔主要集中在东面山坡和西北面的山脚下。古塔俱都依山而建,显得格外安详。</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背后的东山上,密密地生长着许多油松,油松的枝条恣意伸展,遮蔽了天空。松林中的空地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草,乳白色的蘑菇在草丛中悠悠地萌生,一簇簇地,像好奇的小孩,在探头探脑地张望。</p><p class="ql-block"> 在这幽静的山林里,分布着三座古塔。按照所建年代,分别是唐无垢净光塔、唐大德方便和尚塔、唐志远禅师塔。</p><p class="ql-block"> 无垢净光塔建于唐天宝四年(745年),现在仅存一座巨大的八面塔基,上面杂树丛生,衰草凄凄。塔基高约三米,每面有三个壸门造型。壶门边白灰外皮上残留一些花卉图案,彩料以朱砂和墨为主。</p> <p class="ql-block">  1949年,考古部门曾对塔基进行过发掘,出土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坐像,通高1.08米,体形敦厚,法相庄严,佛像下部须弥座上还刻有标记建造年代和人物的铭文。同时出土的还有阿难、迦叶像各一尊,残损的护法两尊,均为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造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无垢净光塔原来的形制类似于印度的桑奇大塔,像一个壮观的坟冢,外饰精美的雕刻,气势卓尔不群。无垢净光塔和佛光寺的其他塔不同,它不是用来装葬僧人的灵塔,而是一座佛塔,塔里供奉着佛舍利或者佛像。佛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说,八方信众如果右绕、礼拜或供养无垢净光塔,可得授记、可消罪业、可避邪恶、可逢凶化吉。</p><p class="ql-block"> 无垢净光塔所在的方位,就是北魏燕宕昌王看到佛光显现的殊胜之地。来佛光寺上香的香客,在东大殿给佛陀磕过头以后,通常都要绕到殿后,拾阶登上山坡,来无垢净光塔下绕塔祈福。</p><p class="ql-block"> 清晨,太阳爬上东山,把阳光透过松林,照射在无垢净光塔上。塔上雕刻着的诸佛,神态祥和,满怀慈悲地注视着众生。陆续有人来绕塔礼拜,叮呤,叮呤,是唐人腰间的玉佩在发出声响。</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一幕何其相似,每天清晨,又在五台山塔院寺的大白塔下上演。纵然人生易老,浮屠易倒,但那些善男信女的美好愿望,却千年不变,塔前声声呢喃轻语,道与佛陀潇潇,付与香风袅袅。</p> <p class="ql-block"> 东山大德方便和尚塔</p><p class="ql-block"> 大德方便和尚塔位于无垢净光塔东面五十米的边坡上,建于唐贞元十一年(795年),塔整体呈六边形,通体砖砌,残高4.5米。塔座须弥座式,塔身设有仿木角柱,上面是五辅作转角斗拱。塔身中空,内有塔室,塔座和塔基半掩在泥土中。</p><p class="ql-block"> 塔身南北各嵌有一块石板,石板上刻有两幅楷书铭文。北面的是方便和尚塔铭并序,介绍了大德方便和尚的生平和他在佛光寺的活动。南面的刻着一段尊胜陀罗尼经。</p> <p class="ql-block">  大德方便和尚,法号“无名”,禅宗高僧,晚年栖身佛光寺。贞元九年(793年)坐化于佛光寺。贞元十一年(795年)火化,泽州节度使李抱真为其建塔。东大殿旁边的祖师塔中,奉着两位上师,其中一位就是这位法号无名的方便和尚。</p><p class="ql-block"> 大德方便和尚塔南面的石板上,除了刻有尊胜陀罗尼经,还刻着“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智藏不空奉”的款识。不空三藏法师是唐代密宗著名高僧,斯里兰卡人,又称不空智,唐玄宗赐号“大唐智藏”,封“特进试鸿胪卿”。 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曾在长安大兴善寺主持集中翻译佛经的活动。无名和尚圆寂的时候,不空早已往生净土多年,这块石板大概是无名生前极为珍视的收藏。无名圆寂后,李抱真将这块石板嵌于无名和尚塔侧,也算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位于朝台古道上,古人拜过佛光寺,沿途经法华寺、灵境寺、金灯寺即可去往南台,所以每年顺道来佛光寺拜山的香客僧侣络绎不绝。无名和尚生前是禅宗著名的高僧,后世禅宗子弟,每有不悟,就在朝五台山时,专程来访佛光寺,在大德方便和尚塔前找寻机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年以来,大德方便和尚塔前,如许岑寂,如许禅意悠远,不知有多少僧尼在此坐禅,明心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悠悠,岁月轮转,唐塔在风雨中日渐颓圮。松风阵阵,光影荏苒,古塔矗立林间,像是在无声地叹息,叹世人背负诸般苦恼,萦萦绕绕,独不得“方便”之门。</p> <p class="ql-block"> 东山志远禅师塔</p><p class="ql-block"> 志远禅师塔就在无垢净光塔旁边不远,建于唐会昌四年(844年),主体保存完整,八角形基座上面是覆钵状塔身,塔身西面开门,内有塔室,塔身上又构建出八角形出檐。</p><p class="ql-block"> 志远是唐代天台宗著名高僧,在五台山大华严寺主持说法四十年。日本著名僧人圆仁,曾慕名向志远来求学,才有了其后与五台山深厚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志远圆寂时,正是武宗灭佛行动最严酷的时候。眼看着比丘被迫还俗,各处寺庙都被拆毁,志远在一片忧忿的心情中,终于抱憾辞世。</p> <p class="ql-block">  1937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到尘封千年的佛光寺,也对周遭的古塔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这次考察志远和尚塔的时候,梁思成拍了一张工作照。照片中林徽因一手叉腰,一手拿着遮阳帽站在塔前;梁思成的学生莫宗江爬到塔腹的佛龛内,正探出身子;还有一个看热闹的小孩,叉着腿站在塔基和树上。</p><p class="ql-block"> 在考古报告中,梁思成对志远禅师塔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殿后岩以上,松林疏朗,平坡一片,行数丈,有圆形墓塔一,其下须弥座残毁,塔身半圆如覆钵,其上为八角檐顶,亦已残破。形制特殊,为墓塔中罕见样式。”</p><p class="ql-block"> 这次考古活动出乎意料的成功,1937年7月5日,当林徽因和梁思带着大量的考古成果,离开佛光寺的时候,满怀着激动和喜悦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仅仅两天以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倭寇全面侵略我中华。7月15日,林徽因和梁思成才从报纸上得知了侵华战争爆发的消息,匆匆赶回北平。从巨大的欣喜到无比的忧虑,他们的心情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动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9月5日,梁思成和林徽因离开北平,开始了逃亡的日子。在辗转逃难的路上,他们每天都在焦虑不安中度过,他们担心佛光寺毁于战火,或者被倭寇所劫。甚至,梁思成常常后悔自己在这个时候去了佛光寺,如果倭寇依据他的考古发现而去佛光寺大肆劫掠,那可真是百死莫赎。身在流亡,心系佛光,梁思成和林徽因牵挂着佛光寺,牵挂着东大殿,也牵挂着这些饱经沧桑的千年古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直到抗战胜利前夕,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还写下这样一段话:“今晋省沦陷已七年,豆村曾为敌寇进攻台怀据点。名刹存亡,已在未知之数。吾人对此唐代木建孤例之惴惧忧惶,又宁能自已。”其忧心之态,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西塔坪解脱禅师塔</p><p class="ql-block"> 距离佛光寺西北一里的山脚下,有块平整的坡地,我们叫它西塔坪。西塔坪上原本有五座佛塔,不知何时坍塌了一座,目前尚余四座。</p><p class="ql-block"> 其中,解脱禅师塔算得上是个中翘楚。这座塔端庄高耸,在山野中格外醒目。</p><p class="ql-block"> 解脱禅师塔建于唐长庆四年(824年),塔刹已失,残高14.4米,是佛光寺众塔中体量最大的。塔身方形,边长6.5米,南向辟拱券门。塔檐三层,为密檐制式,檐呈仰莲状,形态舒展大度。</p><p class="ql-block"> 解脱禅师是华严宗早期高僧。据《广清凉传》记载:“唐贞观七年,五台县昭果寺解脱禅师,重加修建(佛光寺)。”解脱禅师在唐初曾经主持过修建佛光寺的工程,工程结束后,他就离开了昭果寺,正式来到了佛光寺。解脱禅师佛法精深,弟子数以千计,备受世人推崇,从其灵塔的规格高度,也可窥其一斑。他圆寂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肉身在佛光寺内供奉了一百七十余年,最终奉于这高高的佛塔之中。</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原因,后人要将解脱禅师的肉身火化,装葬于塔。大约是考虑到中唐时期战乱不断,担心有人觊觎解脱之“罗汉金身”,不得已而为之吧。</p><p class="ql-block"> 快到佛光寺的时候,在路边的谷地里,一眼就能望到解脱禅师塔。它悠悠地出现,充满了神秘而庄严的气息,又不带一丝浮华,像是山野吹来的风,再自然不过地,融于山川树木,融于夕阳晚云。</p><p class="ql-block"> 每逢西天迟暮,落霞与解脱古塔遥遥相印,独有一种悠然的气息,让人不由心生怅婉。它伟岸的身姿,像梦幻一样,飘荡在大唐的盛世繁华里,飘荡在千年的流光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 西塔坪法兴禅师塔</p><p class="ql-block"> 解脱禅师塔两侧,分别罗列着法兴禅师塔,行严禅师塔和杲公和尚塔。</p><p class="ql-block"> 法兴禅师塔建于唐大和二年(829年)。通高5.45米,塔身六边形砖砌,高二层,一层顶部用砖雕刻出仿木斗拱结构,二层为仰莲瓣组合,顶端损毁严重。</p><p class="ql-block"> 法兴为天台宗著名高僧,曾担任佛光寺主持,一生致力于修建寺庙和塑造佛像,足迹遍布五台山。唐元和、长庆年间(约821年),他带领弟子修建了佛光寺弥勒大阁,一时名声更盛。台山内外各寺僧众一致推举他为“山门都焉”,协调管理整个五台山的佛教事务。</p><p class="ql-block"> 法兴的逝去充满了神话色彩。据《宋高僧传》记载:大和二年春正月,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入灭的时候到了”,仰头望去,只见兜率天的众仙佛驾着祥云前来迎导,于是,法兴洗浴梵香,端坐在那里,随即圆寂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法兴最大的功绩,就是修成了弥勒大阁。弥勒大阁是一座三层阁楼,面阔七间,高九丈五。据说现在的东大殿就是在弥勒大阁基础上修建的,弥勒大阁和东大殿占地一样大,高度却远超东大殿,所以更加高大巍峨、气宇不凡。阁中塑了七十二尊佛像和八大龙王像。法兴常年致力于塑造佛像,由他亲自指点督造,不知又比东大殿的精妙多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弥勒大阁建成后,人们把它喻为五台山的山门,佛光寺因此阁而成为一方名胜,名气远播长安和洛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是,这无比壮观的弥勒大阁,这凝聚了法兴和尚无数心血的弘大建筑,仅仅在世上存在了不到三十年。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活动愈演愈烈,包括佛光寺在内的大多数寺庙都被强令拆除,弥勒大阁毁于一旦。 思彼弥勒大阁,心中又不由涌上一个幼稚的念头:如果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程中,只建设不破坏,保留下所有不同寻常的建筑,阿房宫、上林苑、铜雀台、晋阳城………那,该有多好!</p> <p class="ql-block"> 西塔坪行严禅师塔与消失的愿诚和尚塔</p><p class="ql-block"> 行严禅师塔建于唐大中三年(849年),通体实心砖砌,通高六米。这座塔也是须弥座底,在上部作了仿木结构,塔身三面皆有佛龛。</p><p class="ql-block"> 行严是一位天台宗高僧,他在佛法中融入了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借用儒学阐述佛法,因而备受文人士大夫崇信。行严晚年曾大力经营福田,大斋十方僧侣,日计千人,因此在民间享有非常高的声望。</p><p class="ql-block"> 武宗灭佛时期(840到846年),所有僧人都被迫还俗,佛光寺僧众离散一空。到了唐宣宗大中初年(847年),行严重回佛光寺,再召门下弟子,只有入室弟子愿诚应召返回。两年后,行严圆寂,愿诚和尚为他修了这座行严禅师塔,将他安奉于塔内。</p><p class="ql-block"> 愿诚和尚,就是后来重修东大殿的僧人。行严和愿诚师徒,亲眼看着弥勒大阁和佛光寺诸佛堂被一一拆毁,心中有说不出的悲恸和难过。大中一年,唐宣宗继位,佛教又受到扶持,佛光寺的复兴也有了希望。行严自知去日无多,多次表达过自己的遗愿,希望能重建佛光寺。面对垂危的师父,愿诚发愿再立山门,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从行严圆寂(849年)到大中九年(855年),整整六年时间,愿诚奔走在京都和五台山之间,多方活动,四处游说,先后得到了工部尚书郑涓和右军中尉王元宥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作为掌握兵权的大太监,王元宥位高权重,影响力非常大。唐代大诗人杜牧担任殿中侍御史时,替唐宣宗起草过一篇加封王元宥的敕文。文中记载:“王元宥,俭而多才,忠而能力,事君尽礼,处已无私,自主枢要,益见诚信……”从宣宗对王元宥的评价来看,王元宥品德高洁,深受圣眷。愿诚和尚找到他,细说筹建佛光寺事宜,王欣然应允。只是到了大中八年(854年),没能等到佛光寺东大殿落成,王元宥就已逝去。临终,王元宥托付家人宁公遇,继续完成这项功德。</p><p class="ql-block"> 东大殿的横梁上,至今留有“右军中尉王”、“京都女弟子宁公遇”以及“郑涓”的墨书题记。当年,林徽因率先发现了梁上的题记,并据此与东大殿前带有年号的经幢对应,佐证了东大殿的建筑年代。</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东大殿建成后,参与建设的朝廷大员们联名上表,奏报宣宗皇帝。唐宣宗龙心大悦,赐愿诚和尚“圆相”之号,封其为“山门都检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光启三年(887年)正月,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遗产的愿诚和尚圆寂了。他的弟子在佛光寺西北一里的西塔坪,为他建塔竖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诚和尚塔今已不存。西塔坪解脱和尚塔前不远,有一座不大的残塔遗迹,也许就是愿诚和尚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诚死后二十年,曾经伽蓝遍地,僧侣如云的大唐,也终于走向了尽头。乱纷纷一场喧闹,繁华散尽,尘埃落定,一切都成空冥。只余一声叹息,回荡在历史的幽巷中。</p> <p class="ql-block">最前面的就是曾经的愿诚和尚塔,如今只剩下一堆唐砖</p> <p class="ql-block"> 西塔坪杲公和尚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杲公和尚塔位于解脱禅师塔西侧,是一座花式砖塔,建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这座塔高约五米,平面六角,底部须弥座,塔身之上仿木斗拱出檐,顶部用硕大的砖雕层叠莲瓣,像含苞待放的花蕾一样。塔身上有三块石板,正面石板上刻着“杲公惟识戒师和尚预修之塔”,落款“泰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智琳立石”。</p><p class="ql-block"> 从塔铭可知,杲公是唯识宗高僧。唯识宗源自著名的“唐僧”玄奘,以精通经文,辩识高深而著称。以杲公和尚塔葬规格来看,杲公生前定是佛法精深的有道高僧。</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诸塔,到愿诚和尚塔为止,就再没有了唐塔。再往后,杲公和尚塔和另一座无名塔已是金代。其间有一大段空白时期,横跨整个北宋王朝。</p><p class="ql-block"> 从北魏到隋唐,鲜卑人始终在王朝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鲜卑人笃信佛教,推动了佛教文化从北朝到唐末的大发展,随着鲜卑人退出历史舞台,对佛教狂热地崇信也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北宋初年,国家政治文化重心南移,五台山沦为边塞地区。对于佛教,宋朝皇室显然远不及李唐那样重视。所以,纵观北宋一朝,佛光寺似乎一直处于沉寂之中。</p><p class="ql-block"> 游牧民族对佛教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一百五十年后,金人入主中原,五台山和佛光寺又重新繁荣起来。杲公和尚塔,和佛光寺内金代文殊大殿,代表了这一时期佛光寺的复兴。</p> <p class="ql-block">  北谷金代高公功德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佛光寺向北,在通往古竹林寺的路边,还有一座金代花塔,叫做高公功德塔。塔建于金代皇统五年(1145年),比杲公和尚塔历史还要早六十年。这座金塔体形纤瘦,通体仿木结构。塔身上原有两块石塔铭,记录有“弥勒大阁”的信息,可惜均已被盗。塔身原本坍塌倾斜,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搭架修复,看上去风姿楚楚。</p><p class="ql-block"> 几次去古竹林寺,都是在日暮时分,这座皇统年间的金塔幽幽地矗立在昏暗的路边,像一位老僧,像一位故人,让人顿生亲近探究之心。</p><p class="ql-block"> 这座古塔比愿诚和尚塔要幸运得多,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得到了重生。佛光寺周围,还不知还有多少古塔曾经绰约地矗立在山野,又无声地泯灭了。</p><p class="ql-block"> 幸好,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和修复。上次去佛光寺参观时,通往东山塔坪和西塔坪的道路也开始修建起来。要不了多久,游客再来到佛光寺,就可以近距离参观这些珍贵的古塔,品读古塔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塔上刻了天王,很特别</p> <p class="ql-block">砖雕佛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游客来佛光寺参观游览。然而,大多数人只看到冰冷的佛像,空寂的殿堂,却无暇猜想过去一千多年岁月里,谁在这里推开门,谁在这里点起灯,谁在这里诵佛经,谁在这里度晨昏……</p><p class="ql-block"> 品味佛光寺的古塔,不光是串起佛光寺的历史,也是在结识一个个曾经生活在这里的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好多睿智的修行者,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他们在这里晨钟暮鼓,他们在这里魂归净土。他们寂寞而意境深远,他们单调而思想深邃。他们选择了一条最枯燥的道路,却活出了无比传奇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