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行记(三)

清风明月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田 野</font></h1>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80年代末期,我离开家乡这片土地,在省城生活数载,去过许多大城市,也曾远渡英伦研修。读过许多现代的书,看过许多经典的影像,结交大江南北友人无数。我想我是与城市达成了默契,霓虹灯闪烁的街市,不带泥土的大理石或者水泥地面,高跟鞋走在上面"蹬蹬"作响。挥手之间,有轿车逶迤而至,送我到达我想去的任何远方。<br /><br /></font></h3><h3>少年时代看电影,每看到银幕上出现满头白发的华侨,回到家乡土地上,捧起泥土,热泪盈眶。我一直不以为然,判定编剧作假。乏善可陈的一把黄土,何以夸张至此?!</h3><h3><br /></h3><h3>2016年夏日返乡,当故乡一望无际的田野映入眼帘,天空高远,我倏地泪湿眼眶,脑海一下闪过少年时质疑荧屏那一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方知编剧没做假,是自己那时年少不更事。</h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br /></font></h3> <h3><br /></h3><h3>家乡坐落在革命老区庆阳市的董志塬上,据说是中国黄土高原上以黄土厚度深、面积大、保存完整而著称的大塬。塬者,黄土高原上顶面平坦,四周陡峭的高地,其顶面面积一般比较广阔。当时,民间传言曰:八百里秦川【1】比不上董志塬一个边。</h3><h3><br /></h3><h3>60年代前后,考古工作者在董志塬上发现了目前我国史前考古最大的建筑遗址,比大地湾的殿堂遗址更加恢宏。命名庆阳南佐遗址。距离我的家园不过二里地。为了更好地保护,现在南佐遗址已经回填,但还可以从大地湾遗址来推测和想象南佐遗址的样貌和气势。</h3><h3><br /></h3><h3>如今闻看关于家乡董志塬辉煌的历史和壮阔的土地资源,心怀敬畏。年少时候,只觉得它是落后、贫穷的象征,我必得拼了命离开才有未来。</h3><h3><br /></h3><h3>在生命最美年华里,带着新生的喜悦,我如愿与它道别,甚至没有道别。义无反顾,颠簸两日,行程千里,绝然离它而去。</h3><h3><br /></h3> <h3><br /></h3><h3>盛夏时节,打过麦子的农田,麦茬历历。遥想起小时候提着篮子捡麦穗的小姑娘,红扑扑的小脸上汗珠滴答,间或眺望远方,想象着天那一边的幸福!绿油油的玉米地里,玉米棒子已然成形,焕发出勃勃生机。那时节,玉米杆杆可是甘之如饴的美味。</h3><h3><br /></h3><h3>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透过瓜果的藤架,看见一位长者,他坐在田埂上,默然寂静。好奇心驱使,悄悄靠近,眼前有羊群走动,他应该是村庄里我的哪一位远方长辈,我认不出他了,他断然更认不出如今变了模样的、当年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了。</h3><h3><br /></h3><h3>三十年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十年过去,故乡多少物是人非,而这一片辽阔的土地田野依然静静守候,散发着那时熟悉的气息。老家田野里,如旧的一切,泥土、麦茬、甚至野草,似有魔法,将我所有之前在城市里修炼的种种,仿佛是面具,揭下来,我,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如释重负。</h3><h3><br /></h3><h3>此刻,我没有像荧幕上的华侨先生,捧起家乡土地上的一把黄土,热泪盈眶。我更加渴望全身扑倒在家乡的土地上,寻回母亲般的温暖!</h3><h3><br /></h3> <h3><br /></h3><h3>注:</h3><h3><br /></h3><h3>[1] 即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