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和品评的诗作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p><p class="ql-block">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p><p class="ql-block">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译文:</b></p><p class="ql-block">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p><p class="ql-block">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注释:</b></p><p class="ql-block">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p><p class="ql-block">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p><p class="ql-block">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p><p class="ql-block">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p><p class="ql-block">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p><p class="ql-block">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创作背景:</b></p><p class="ql-block"> 长庆四年(824年)九月,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转和州刺史,途经洞庭湖,夜晚泊舟湖上,刘禹锡被洞庭湖壮美的景象深深震撼。</p><p class="ql-block">浩渺的洞庭湖面,澄澈明净的洞庭秋月,湖中的君山,都给诗人刘禹锡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印象。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姊妹篇《望洞庭》和《洞庭秋月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赏析:</b></p><p class="ql-block"> 当刘禹锡与洞庭湖相遇时,注定是一场诗人与诗歌的邂逅,尤其是洞庭湖上空柔和明净的月光和眼前澄澈清莹的湖水给诗人带来了梦幻般的美的享受后,一首湖光与月色交织的诗篇便从诗人的笔端流泻而来。</p><p class="ql-block"> 开篇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是诗人的视觉体验,大意是说:秋月将它的清辉洒在洞庭湖面上,湖面平静无风、水波不兴,远远望去如同一面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尤其是第一句这个“和”字,就像是神来之笔,一下子柔美的月亮和柔和的湖水勾连了起来,天与地似乎在这一刻没有了空间的阻隔。这一句不仅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洽画境,还把月光与湖水的韵律美在无形中传达给了读者,诗句融诗境、画境、意境于一体,给人带来无比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中提出“境生象外”的理论。他认为,艺术意境所具有的“象”(实)与“境”(虚)的两个不同层次,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传达“境”这一象外之旨,从而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唯美动人的洞庭湖月光图,词人眼前的湖光与月色就像是一块天然的油画背景板。读者读到这样美丽的诗句,如果手中正好有一支画笔的话,会自然而然地用手中的画笔在背景板上渲染几笔,即使没有画笔也可以凭借想象力填补这美妙绝伦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句中,诗人描绘了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的景象,此时的洞庭湖远远望去犹如一面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一样。刘禹锡用未经打磨抛光的铜镜来比喻洞庭湖的湖面,是说洞庭湖风平浪静,安宁温柔,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用来形容月夜下的湖光,真是恰如其分。“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景象,因为只有湖面无风,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湖水才会在月光下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朦胧美。这一比喻给“湖光秋月两相和”的画面平添了几分诗意。在这远离城市灯火的洞庭湖畔,在平静、和美的湖光与秋月下,刘禹锡被洞庭湖的湖光与秋月浸染着,他沉浸式地体验着洞庭湖风光的美</p><p class="ql-block">皎洁的月光将它柔美的清辉洒在洞庭湖面,洞庭湖水愈加显得澄澈清净,洞庭湖中心的君山在月光的辉映下愈加显得青翠,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此时洞庭湖的月光、湖面、君山,宛如一幅谐美的山水画。</p><p class="ql-block">君山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小岛。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两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这就好比绘画一样,将整个画面布局好了之后,就该对画面中的C位景物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了。在皓月清辉的映射下,在洞庭湖水的环抱之中,远远望去,湖面澄澈明净,君山青翠欲滴。诗人眼中的洞庭湖,就好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面铜镜,也好像是一只工艺精湛的银盘。
而被洞庭湖水环抱的君山,就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被镶嵌在一只雕刻精美泛着光华的白银盘里,俨然成为诗人眼中的C位。
诗人眼中的君山与洞庭湖,是如此美丽,如此相得益彰。诗人以这样的情怀去描摹洞庭湖,将人与自然风光的关系表现得默契和谐,也将生活与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评议:</b></p><p class="ql-block">子墨老师: 中秋之际刘老师选这首诗是用心了👏,白银盘里一青螺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卫华老师:《望洞庭》以轻快地笔触,勾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诗入选了小学课本,可谓 家喻户晓。青螺。其头颈部肉质坚硬,顶部有胶质构成的甲片。体外包有锥形的硬壳,上有螺纹,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湖泊、池塘、沼泽、河流等处,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去往蛮荒之地的路上。 一般的人在被贬后,都心情沮丧,萎靡不振。 但刘禹锡不同于常人,他的性格刚强而乐观。这首诗虽然主要写了洞庭的美景, 但同时也表现了刘禹锡那种不屈的个性。一般人写诗很少用青螺。但 刘禹锡就在诗里用了它。 这是向那些迫害他的人展示自己的不屈与坚硬。他的诗里没有凄风苦雨,没有绝望哀吟。诗中只有 对山河的赞美,和倔强不屈的精神。他的这种思想境界,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一脉相承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震撼老师:@刘建国 @郭卫华 @子墨 《望洞庭》是一首知名度非常高的唐诗,尤其后两句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感谢各位的精彩解读和点评!辛苦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