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08·19星期六,这是我到青岛的第四天,11:30分到了崂山区香港东路的如家酒店。</p><p class="ql-block"> 在崂山区准备游览几个景点:石老人景区、崂山太清宫、崂山北九水景区。</p> 我们住的如家酒店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崂山脚下的一个勤劳善良的渔民,与聪明美丽的女儿相依为命。不料一天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可怜的老公公日夜在海边呼唤,望眼欲穿,不顾海水没膝,直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仍执著地守候在海边。后来趁老人坐在水中拄腮凝神之际,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姑娘得知父亲的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向已变作石头的父亲奔去。她头上插戴的鲜花被海风吹落到岛上,扎根生长,从而使长门岩、大管岛长满野生耐冬花。当姑娘走近崂山时,龙王又施魔法,把姑娘化作一巨礁,孤零零地定在海上。从此父女俩只能隔海相望,永难相聚,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礁称为“女儿礁”。<br> 人间自有真情在,石老人一家父慈女孝之情无不引起游人的同情与感叹。人世沧桑,世事全非,如今已不再有为非作歹的海龙王,昔日的荒滩也已变成举世闻名的海上乐园,石老人若心有灵犀,也该舒展愁眉,重新面对美好的未来。<div> 千百万年的风浪侵蚀和冲击,使崂山脚下的基岩海岸不断崩塌后退,并研磨成细沙沉积在平缓的大江口海湾,唯独石老人这块坚固的石柱残留下来,乃成今日之形状。从西北方向望去,这块海中奇石极像一位老人,惟妙惟肖,有关这块奇石的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也吸引了许多游人来此观赏。<br></div> <p class="ql-block"> 请看到我这篇美篇的朋友仔细欣赏这张片子吧!就在今年这个“十.一”国庆假期,一场强大风把“石老人”吹塌啦!恐怕今后再也看不到它了。(这段文字后补充)</p> 崂山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北国小江南、神仙之府,俗称下宫,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蟠桃峰下,地处崂山东南端宝珠山下,襟山面海,左为桃园峰,右为重阳峰,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后屡加修建,现存建筑均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后规模格局遗存,为中国崂山道教祖庭,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道教全真道支派随山派祖庭。 <br> 崂山太清宫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宫分三院,各立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东西配殿等建筑,是山东省和青岛市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和道教文化传播中心。<br> 1982年,崂山太清宫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崂山太清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同年,崂山太清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 曾经是怎样的千辛万苦,道家寻到了黄海之滨,来到了崂山脚下;曾是怎样的千变万化,太清宫始于瘴乡恶土,终于别有洞天;曾是怎样的千头万绪,历经岁月沧桑,依然不改最初的模样。 “太清”的世界,凡人说不清。但是太清宫的世界,山环海抱,却一定是一个清凉世界。不想受日晒之苦,不想耐登山之劳,就来太清宫一游。灼灼烈日下,有古树参天如伞;蒙蒙烟雨中,有雨打树荫更凉。 这尊老子像位于崂山风景区太清宫后山,高达50米,有着“世界最大的老子像”之称,这尊铜像由339块青铜壁拼装焊接而成,总用铜量150吨左右,这尊雕像除了大之外,还有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手势非常特别,这尊老子像的左手指着天右手指着地,意为开天辟地,很多游客对于这个含义也是充满了好奇。 这是牌楼两面的绘画非常精致 太清宫的古树动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更有两三千年,令人咋舌惊奇。我们已经习惯了从树龄来推断建筑物修建的年代。通过这些长寿不老之树,我们有理由相信,太清宫真的是灵异之地,神仙福地。 世界上最大的老子雕像就在崂山太清宫的后山上。这座老子像高50米,在建成之后,这座老子雕像就成为了崂山风景旅游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说起老子,大家都知道,这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非常有名的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写的《道德经》还是现在道教的经典著作。对老子的描述,是和孔子相比肩的一位人物,曾经孔子还向老子请教过问题。作为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远处看着老子的铜像,就像他看着整个太清宫一样。雕像面朝大海,这个老子的雕像模型是根据唐代吴道子所画的老子,非常具有特色,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所以来这里游玩的旅客感觉到非常疑惑,他们不太懂老子的雕像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手势?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一定也喝过这里泉水,他一定在太清宫流连忘返。是这里的山水建筑给了他灵感,才能在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现在崂山太清宫游人纷至沓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蒲老先生的生花妙笔。 作者纪念照 这次去崂山天气不太好正赶上下小雨,没有拍到像样的片子,只拍了几张图片作为留念。 作者纪念照 上山时还能看到有人在种田 北九水风景区位于青岛市崂山区。 “北九水”为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分为内、外九水,外九水自大崂观村北的菊湾溯至太和观,长约5公里;内九水自太和观溯流而上至靛缸湾,长约3公里。涧水顺流而下,遇峰、崖、屏、嶂必折,折处必弯,弯处必漩,漩处必涌出一潭澄水。清人的游记中说,河流“随山而下,山横转,水即一折,溯流而上,至上源凡九折,以命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