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多彩贵州釆风记2022.8</p> <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初,我们第一次在贵州毕节避暑,巧遇当地组织的火把节,规模庞大,盛况空前,三天三夜的火把节,身临其境,有幸拍摄下许多珍贵的镜头,留下美好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火把节,以方圆百里的彝族村民为主,身着各色服装的男女老少汇聚在广场,载歌载舞,歌颂美好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广场上升起熊熊篝火,直冲云霄,此时的火把节达到高潮,连在这里避暑的旅居游客们,也兴高采烈地加入跳踢踏舞的队伍,围成圆圈,跳得留恋忘返,不忍离开。</p> <p class="ql-block">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邻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第二天:玩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祭祀、文艺体育、社会交往、产品交流四大类活动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集中体现。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没有完全拍摄到火把节的全貌,但这一壮观的场面,已非常震撼,令我印象深刻,收获不小。</p> <p class="ql-block">事隔火把节过去半月,我们又巧遇参加了一个仡佬族的吃新节活动,亲眼目睹壮观的全过程,顶着烈日参与其中并拍摄了不少人文作品,收获颇多,相机里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吃新节"是贵州各地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多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有少数地区在农历六月初六。节日这天,家家买肉打酒,杀鸡宰羊,并从地里摘些早熟的稻谷、玉米作新米饭,再以釭豆、毛豆等做菜祭祀祖先。然后全家围坐,饮酒言欢,吃新米饭,叫做"吃新"。</p> <p class="ql-block">刚进村寨受到村民的欢迎,并喝了甜蜜蜜的米酒。</p> <p class="ql-block">多姿多彩的仡佬民族服装。</p> <p class="ql-block">农作物初熟,是仡佬族吃新季节,吃新节的时间,和地都不一样。吃新节前,男女盛装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谷、毛稗,次日将谷、稗舂为米粒,在这一天,人们从田里采摘黄熟的少许新谷煮饭,先祭祖,后自食。其意义是纪念开荒辟草的祖先和庆祝丰收,表达欢喜之情。</p> <p class="ql-block">集体宰牛1头。第三日清晨以新米粒蒸饭,连同煮熟的牛肉一并祭祖,愐怀先祖开荒辟草之功。祭毕,大家一起分享祀物。所余牛肉各户均分带回,于第四天将其与新米饭一起置于反扣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后,再全家食用。有的地方用六吊谷穗挂在灶角的吊板两边,板上垫着糯谷草,草上放直径约为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仓放板左,犁、耙、牛等放板右,大粑上摆碗、筷、酒杯,按辈分烧香纸跪拜,由家长念请各位祖宗来吃新米饭,保佑全家平安。</p> <p class="ql-block">有的地方的吃新活动是三天。头天下午,各家将谷各家祭食;次日下午全寨集中下田采谷,大家分工动手将新谷焙干舂为米,磨豆腐,宰牛,于寨内坝子中祭谷神后集体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余食物再会餐一次。吃新节所用谷物,大多数是从自己耕种的田地里采来的。</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有当地仡佬族的舞蹈,对情歌等,具有民族风情特色。</p> <p class="ql-block">节日这天,家家买肉打酒,杀鸡宰羊,并从地里摘些早熟的稻谷、王米作新米饭,再以釭豆、毛豆等做菜祭祀祖先。然后全家围坐,饮酒言欢,吃新米饭,叫做“吃新”仡佬族过吃新节这天,邀约邻近群众到自己丰收在望的田地边巡视,然后选一风景较好的平整地上举行庆丰收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愉快的参与了乡政府专为游客组织的长桌宴,吃的全是刚从地里摘挖回来的玉米,土豆,毛豆,土鸡蛋,因为生态,吃起来特别香甜。</p> <p class="ql-block">多彩贵州,人文风光无处不有,时光匆匆,仅参与了其中的彝族火把节及仡佬族吃新节活动,已让我爱上了这片高原土地。这里有世界著名野生百里杜鹃,有壮观绚丽的溶洞景观,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更有千姿百态的各民族人文,足够我拿起相机,去拍摄釆风,拍出秀丽的大好河山及人文,讴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这是每一个摄影人的责任与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