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活动过程与实录</p> <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甘良宇、何益棋、蓝翊韬</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涂鸦墙周围草坪</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9月22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新的学期我们来到了新的班级,有新的材料,在材料区有一套套圈的材料小朋友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把这一材料带到下面草坪上来进行游戏了,只见他们把几个彩色的杯子套在一起形成一个高高的然后套在底座上,他们手上拿着圈子试着去套。</p><p class="ql-block">韬韬拿了一个黄色的圈子瞄准目标扔了出去,没想到居然套进去了,他兴奋的跳起来:“耶耶耶耶,套进去了。”其他两个小朋友看到同伴套进去了也加把劲一直在尝试。</p> <p class="ql-block">发现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整理回顾的时候,韬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在套圈的时候有些人套中了,有些人没有套中,有个蓝色的圈子套在里面,梓棋说他套中了个蓝色圈子,良宇也说他套中了,但是只有一个蓝色圈子在里面,分不清楚是谁的圈子套在了目标里了。</p> <p class="ql-block">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小朋友们积极的给出了解决的办法,睿睿说:“小朋友可以一个一个投,一次投一个,谁套中了就拿出来。”</p><p class="ql-block">威威:“我觉得小朋友可以排好队来投这样就不会乱了。”</p><p class="ql-block">誉宸:“我有一个好办法,他们不是有四种颜色吗?每个人拿一种颜色,这样哪个颜色投进了这个圈子里面就知道是谁的了。”</p><p class="ql-block">韬韬:“我觉得这个办法好,明天我们试试。”</p> <p class="ql-block">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解读:</p><p class="ql-block">幼儿在此游戏中兴趣比较浓厚。孩子们用丢、捡、套的方式来进行游戏,这些动作可以帮助他们发展他们的手部肌肉,手眼协调能力等,该游戏模仿了社会中的套圈,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孩子们把自己对套圈的感受与理解带到了游戏当中,并用游戏进了一个转化,这样可以加强他们对社会的感知,也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性行为。</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在游戏中,我能看到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是十分强烈的,一种新的材料吸引着他们,而我深刻认识到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幼儿就是在不断的主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累计经验从而获得发展,材料在游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活动二:游戏调整</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何梓棋、甘良宇、蓝翊韬、欧阳谦予</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涂鸦墙周围草坪</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9月23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小朋友们继续这个游戏,有了前一天的经验今天几位小朋友早早就拿到材料下来了,何梓棋首先拿到圈子在手里:“快来我这里,分圈子,你要什么颜色的?”最后甘良宇拿到了他喜欢的蓝色圈子、欧阳谦予拿到了粉色圈子、蓝翊韬拿到了绿色圈子、何梓棋拿到的黄色圈子,分好圈子后就开始了游戏,把目标物放在了他们的正前方四个人一个一个的轮流投圈子,第一轮投圈很显然没有一个人中了,接着开始第二轮四人都投完后蓝翊韬和欧阳谦予两个人开始一起投了。</p><p class="ql-block">何梓棋开始制止他们说道:“要一个一个的来,不要一起。”游戏就这样有序的进行着。</p><p class="ql-block">突然蓝翊韬小朋友大喊:“不公平,不公平,这样一点都不公平。”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何梓棋小朋友在投圈子的时候站在他们的前面,他们都在后面投,蓝翊韬要投的时候还被何梓棋挡住了,几轮过去了蓝翊韬都没有投中一个圈子,何梓棋中了两个圈子。</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语言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自主创作,勇于创造。幼儿的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同伴交流合作的经验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幼儿的对话交流,有目的,有层次的讨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对自我充分的肯定以及信心。</p> <p class="ql-block">活动三:游戏升级</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甘良宇、夏誉宸、欧阳谦予、朱景煜:蓝翊韬等</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涂鸦墙周围草坪旁</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9月25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经过周末的休息,星期一来到学校,幼儿又开始套圈游戏,星期六的时候蓝翊韬小朋友在芦溪的夜市上看到了现实版的套圈,在今天的游戏中夏誉宸小朋友当“老板”,而且摆的套圈也不是跟之前游戏一样的只有一个目标物了,是多个他们用雪花片等一些游戏材料摆放在草坪上,摆了三排,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套圈一样,小朋友们摆好后老板就就位了:“你要几个圈?”</p><p class="ql-block">蓝翊韬:“六个”,老板边给他边数“1.2.3.4.5.6”等到蓝翊韬把手中的圈子套完了之后将他套中的物体给他,剩下的圈子捡起来重新放在他的手中,又轮到下一位了:“你要几个圈子?”</p><p class="ql-block">甘良宇回答道:“十个”夏誉宸拿出手中的圈子两个两个的数给他“2.4.6.8.10,好了给你十个。”轮到下一位小朋友拿圈子了这一次要了11个圈子,只见这一次夏誉宸他四个四个的数给他。</p> <p class="ql-block">教师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解读:</p><p class="ql-block">在今天游戏,幼儿经过周末在外面的观察学习到了这个游戏新的玩法,将生活中的套圈代入了游戏中,在幼儿数圈子的过程中,他们的按物点数方面以及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伴与同伴之间的带动作用对生活、游戏中对数数的运用。</p><p class="ql-block">教师的反思:</p><p class="ql-block">《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指引人。孩子们经过层层困难,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终于一步一步的学会了攀爬。这个过程中幼儿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幼儿的规则游戏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他们体会了规则游戏的乐趣,在按物点数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活动特点及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1.本次游戏进展的很顺利,小朋友们也很喜欢。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致较高。</p><p class="ql-block">2.建立并遵守游戏规则,学习用协商、友好合作交流,尝试解决攀爬游戏中出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3.尝试用各种能力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促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p><p class="ql-block">4.游戏氛围应该宽松,形式多样,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在没在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喜悦。</p><p class="ql-block">5.幼儿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自主游戏为儿童创设了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在游戏中,孩子随时随地的交流,遇到问题会自己讨论解决,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p><p class="ql-block">6.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爱玩的天性,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打破区域活动的界限,让他们自由、自主、自发的开展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