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惹不起但丢得起

归去来兮

<p class="ql-block">  再读王老的文章《老了,惹不起也躲得起》,觉得又有另一番滋味。王老开篇说“人老了之后,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要有自己的专业;二是要有朋友;三是要有自己的爱好。”说得很对,可细想,这个不应是老人的特殊人生要素,而是每个人的人生要素。关键是从年青到老年,这些要素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谁也拿捏不定。</p><p class="ql-block"> 王老接着说:“我愈来愈感觉到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成熟、沧桑、见识、自由(至少表现在时间支配上)、超脱。可以更客观地审视一切特别是自己,已经有权利谈论人生、谈论青年人、中年人和自己这一代人了。可以插上回忆与遐想的翅膀让思想自由地飞翔了。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不少事,也可以少做一点,多一点思考,多一点回味,多一点分析,多一点真理的寻觅了。也多了一点享受、休息、静观、养生、回溯、读书、个人爱好,无论是音乐书画,是棋牌扑克,是饮酒赋诗,是登山游海……”这个,当然好啰,无忧无虑,多赏心,人皆趋之,吾心亦然。</p><p class="ql-block"> 王老笔锋一转,说:“人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经验,是学问,更是一种比较纯净的心情。老了以后,这方面的“本钱”便多起来了。人生最多余的是什么?是恶性竞争,是私利计较,是鼠目寸光,是浪费宝贵光阴,是强人所难,是蛮不讲理。老了,惹不起也躲得起了。”我想,真实社会并非如是,即使心态使然,也难免煎熬与折磨,直到最后释然。怎么个躲法?屏蔽朋友圈?拉黑张三李四?那么王五赵六呢?明天后天呢?只要有七情六欲,只要有爱恨情怀,只要有一丝一缕牵挂着的人和事,你就躲不起,也躲不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就想,躲不了就别躲,但可以选择丢弃。丢了,就没了牵挂,不用躲了,正如我常常会清理家居物品那样,坏了的、过时的、不常用的、没用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地扔掉,心也一样。放下,丢掉,不伤元气,即便丢了大雅,也无悔陋居自悠。</p><p class="ql-block"> 王老本文意境升华在此:“人老了,应该成为一个哲学家,不习惯哲学的思辨,也还可以具备一个哲学的情怀,哲学的意趣,哲学光辉笼罩下的微笑、皱眉、眼泪,至少有可能获得一种哲学的沉静。</p><p class="ql-block"> 老年又是和解的年纪,不是与邪恶的和解,而是与命运,与生命、死亡的大限,与历史的规律,与天道、宇宙、自然、人类文明的和解。达不到和解也还有所知会,达不到知会也还有所感悟,达不到感悟也还有所释然,无端的非经过选择的然而又是由衷的释然。懂得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有每一人的舞台,有自己的机遇,有自己的限制,有自己的悲哀,有自己的激烈。你火过我也火过,你尴尬过我也未必没有尴尬过。所有这些都会使一个老人变得更可爱更清纯更智慧光明更哲学一些。</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常讲不服老,该不服的就不服,例如人老了一样能够或更有条件学习,不能因一个自命的“老”字就满足于不学无术。该服的就一定服,我年轻时扛过二百多斤的麻袋,现在扛不动了,我没有什么不安,这是上苍给了我这样的豁免,我可以不扛二百斤以上的麻袋了,我感谢上苍,我无需硬较劲。”</p><p class="ql-block"> 我服老了,真服了,释然矣!我借自《红楼梦》的一副对联,改了几个字,准备题写挂在自家门口:世事洞明进退皆学问,心灵练达急缓即文章。</p><p class="ql-block"> 202209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