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受戒集》

水晶石

<p class="ql-block">  姐推荐说有机会读下汪曾祺的书,7月读来,确实很不错。他是沈从文的弟子,在他最落魄的时候,老师对他说,“你有一支笔,你怕什么?”。果然这支笔让他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的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汪老先生说他爱写短篇小说,在自序里面,他“认为一篇小说是不能随便伸长或缩短。东邻之处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朱则太赤,敷粉则太白。正是他对自己小说希望写成那样。而且他的小说人物都有原型,移花接木,把几个人的特点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故事也百分之五十取至家乡身边的人和事,但是又加入了自己创造的成份。我很佩服汪老先生笔下的小人物,<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感知那个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代,我所没有经历和不知道的百姓生活。汪老先生</span>说故事不急不慢,没有说理,只要白描,他的小说特色是散文式的小说,自己去体会和感受,自己去评价和喜爱。他说,我悄悄的写,读者悄悄的喜欢。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记录一下《受戒集》写的小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异秉》的主人公叫王二。他是个卖卤味的,由地摊到店铺,由贫困到发达,生意越做越大。在当时经济萧条,店铺纷纷关门停业的情况下,王二可算是一枝独秀,是一个春风得意的“新贵”。小说用了绝大部分篇幅讲述王二的发迹史,写王二一家有板有眼地干活,日子平平淡淡。王二出摊卖卤味,摊位的工具、卤味的种类特色、生意忙闲规律以及摊位地点的选择。先在保全堂店门口出摊,后生意大了,就搬到隔壁一个倒闭的源昌烟店里去摆了。顺便也就介绍了当时烟店的情况,让人对这种现已经消失的店铺有所了解。王二脱贫致富后,开始追求一定的精神生活。平日里想听书就去听书,过年时想赌钱就去赌钱,听书不怕花钱,赌钱手不发抖。然后重点提了一笔,每天九点后还像原来一样去保全堂坐坐。然后说保全堂这家药店,全用外地人,人分四等:管事、刀上、同事、相公。地位由高到低,逐一介绍,管事卢先生,刀上许先生,同事陶先生,还有一个学徒叫陈相公。这些人中,陶先生光棍一条,咳嗽痰喘,是个痰篓子,已经几次差点辞退了。陈相公是个孤儿,寡母养大,要做好学徒出师后孝敬老娘,所以,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要干好店里的各种小杂活,还有给先生们掂尿罐、倒尿罐,整日里勤勤恳恳,辛辛苦苦,还老是挨打。故事说到这里,内容早已大半,可只是介绍当时社会世态人情,习俗风尚,“异秉”二字却还是不知从何处出头。张汉上场了。这张汉七十多岁,一张伏尔泰的脸,是个见多识广的百事通,三教九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什么事经他嘴里说出来,添枝加叶,添油加醋,色香味俱全。他是保全堂晚上的常客,也是这一班子老光棍里的主要发言人。陈相公常常听入了神,王二每天九点后来此,大概也和这位张汉有关。某天,张汉胡聊海侃,说人命运在天,成大事者各有异秉,话锋一转,到了王二身上。王二在众人引导下,终于明白了“异秉”的意思,说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我呀,有那么一点,大小解分清。然后又补充解释了一下,先解小手,后解大手。最后是张汉一个圆满的总结:就是说,不是屎尿一起来,难得!到这里,“异秉”是出现了,很荒唐很可笑,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有的读者看到这里,快要笑岔气了。更可笑的却在下边。大家散场了,道别关门后,卢先生找不见了陈相公。陈相公在哪儿呢?陶先生去厕所时,意外地发现他蹲在那里解大手。本来,这时都不是他俩解大手的时候。什么意思?留给读者诸君慢慢品味,这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一种无言之美。</p><p class="ql-block">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城镇的社会风尚,尤其是下层人的生活有所了解,什么小店吃食、烟店药店、茶坊评书、赌场下注、风俗习惯、学徒生活等,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读着这平淡有味的语言,内心也会涌出一股愉悦的感受。简言之,汪曾祺先生的这篇小说,以王二的“异秉”,折射出当时社会下层人的悲苦辛酸,含有一种善意的揶揄。</p> 《受戒》顾名思义,讲的是一个和尚“受戒”的故事。小说一开篇就交代了,“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这个地方的和尚有点怪。首先,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和尚被当做一种可以从事的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其次,当和尚也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攒钱干嘛呢?娶媳妇。呵,新鲜了,和尚也能娶媳妇。二师父仁海就是有老婆的,三师父仁渡也有相好的,据说还不止一个。明海待着的庙里叫荸荠庵,大者为庙,小者为庵。所以荸荠庵并不大,人口简单,一共六个人。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闲来无事就打打牌,偶尔接接法事,年下还可杀猪解解馋。汪曾祺一向推崇老庄无为平和的人生信条,讲究随遇而安。于《受戒》中如此不守常规的和尚,汪曾祺并没有半点嘲笑和挖苦。相反,他认为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并给予赞扬和肯定。汪曾祺向往男耕女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怀念羞涩平淡简简单单的初恋。而小英子及其一家就满足了汪曾祺的所有幻想。小英子的家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住所: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颗大桑树,一个菜园子,门里是一个很宽的院子,有牛屋、猪圈、鸡窠、鸭栏。院子种了好多花,夏风一吹,那可真是,又香又美。赵大伯田场上农活样样精通,也不咳嗽、不腰疼、结结实实像一棵榆树。赵大娘精神的出奇,俩眼还是清亮的,分明就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样的生活真谓是陶渊明笔下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了。 英子活泼可爱,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他觉得心里痒痒的。两人纯净的都可以掐出水了。明海和英子的对话很多,基本上是一问一答,英子问,明海答。英子任性直爽,明海如水般的性格却能无条件包容她。最后出现的一段对话是这样子的: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好,不当。”“你也不要当沙弥尾!”“好,不当。”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子眼睛鼓的大大的。“你说话呀!”明子说:“嗯。”“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明子大声地说:“要!”“你喊什么!”明子小小声说“要——!”“快点划!”情窦初开的爱情就像作者笔下的风景一样清新又甜美。 作品外的汪曾祺追求中庸之美,正如文中那一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他不止一次说过自己善于“随遇而安”,“随遇而安”和“逆来顺受”不同,逆来顺受是“避世”,随遇而安则是对社会采用“融”的态度,如水一般的“入”。力求在自身和社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汪曾祺不愿意把自己的某种目的和倾向带入到作品之中,《受戒》却有意无意的承载了汪曾祺背后真实的那个“我”的精神寄托。他抒写情感非常克制,尽力将笔力放在营造气氛上。《受戒》故事的发生没有具体时间,没有具体地点,倒是作者心中的一个世外桃源,一幅如诗如画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图。 <p class="ql-block">  《岁寒三友》里这三个人都没有什么赚钱的头脑。故事开头讲王瘦吾家里穷,穷得儿子女儿上学都受罪,差点被同学看不起。另外两个也是穷。一个是做鞭炮的,一个是个画匠,虽然“日子半饥半饱,但是活得有滋有味”,让我觉得像是中国古代的落魄文人。他们也有点怪,陶虎臣爱和孩子们玩,而靳彝甫画几幅画维持生活,日子过得不怎么样,倒很有生活情趣,养鱼养花,还宝贝他的三块石章。故事中间他们发财了,然而发财了他们也没多大变化。全城放陶虎臣做的焰火庆祝的时候,陶虎臣也看烟花看得开心,这个开心大概远远胜过了赚钱的开心。赚钱对他好像不是什么要紧事,所以他大大方方地把生意匀给了别人。靳彝甫沉迷斗蟋蟀,还在两个朋友的怂恿下去隔壁城斗。他不愿意把石章卖了赚一大笔钱,办了画展后别人说“你该出去多走走”,他就一去三年。最后千金散尽,王瘦吾和陶虎臣重新没了钱,日子比以前更落魄,走投无路。陶虎臣上吊了,被救后,这时靳彝甫回来了,卖了石章三个人在下雪的大年夜一起喝酒。他之前说的是“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现在山穷水尽的是两个朋友,他也毫不犹豫就卖了。其实在这之后三个人应该还是穷,比以前更穷。汪曾祺被人列为最后一个京派作家,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所以他的叙述风格很传统,他描写的世界也很传统很纯粹。没有什么坏人,没有什么心机在里面。我在小说中还涨了见识,原来烟花制造这么丰富多彩。真是《岁寒三友》,那个年代的友谊,我被感动了。快一百年前的温情真是让人怀念。</p> <p class="ql-block">  《大淖记事》 小说的故事发生名为大淖的地方,这里是城区和乡下的交界处,也是一个偏僻而秀丽的水乡,淖,是一片大水。大淖的南岸,有一座漆成绿色的木板房,房顶、地面,都是木板的。这原是一个轮船公司。由轮船公司往东往西,各距一箭之遥,有两丛住户人家。这两丛人家,也是互不相同的,各是各乡风俗。西边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赚钱不大,因为是在客边,对人很和气,凡事忍让,所以这一带平常总是安安静静的,很少有吵嘴打架的事情发生。轮船公司东头住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姑娘媳妇挑得不比男人少,走得不比男人慢。她们像男人一样的挣钱,走相、坐相也像男人。走起来一阵风,坐下来两条腿叉得很开。她们像男人一样赤脚穿草鞋。她们嘴里不忌生冷,男人怎么说话她们怎么说话,她们也用男人骂人的话骂人。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因此,外界的人说这里“风气不好”。大淖西头的小锡匠十一子和大淖东头的美丽姑娘巧云自然地相爱了。可十一子家只有寡母一人,而巧云那原本能干的父亲也因为意外失去了劳动能力。 好心的大人看到他俩时会想: 这倒真是两只鸳鸯,可是配不成对。一家要招一个养老女婿,一家要接一个当家媳妇,弄不到一起。与此同时,县里水上保安队的刘号长趁巧云不备,玷污了她的身子。事后,巧云没有流泪,没有寻死,只后悔为什么没有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了十一子。她的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这个号长来一次,她的念头就更强烈一分。终于,她趁刘号长下乡时,和十一子在沙洲的茅草丛里一直呆到月到中天。巧云和十一子相好的事传到刘号长耳中,他纠集了一伙人把十一子打得半死。在巧云和老锡匠师傅的抢救下,十一子总算活了下来。愤怒的锡匠们按照古老习俗“顶香请愿”,终于迫使县政府负责承担医药费,并将刘号长赶出了大淖。从未干过重活的巧云为了十一子,勇敢而自信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为当地的一名女挑夫。他们的爱情也终于水到渠成。大淖(闹)真实存在于汪曾祺的家乡高邮,是汪小时候常去玩的地方之一。在汪上小学时,他听说大淖的一个小锡匠因为与保安队的兵的“女人”相好,而被保安队打“死”了,后来又被人用尿碱救活。汪跑去出事地点看,也在那里看到了小锡匠要好的年轻女人,虽然屋里很黑,并不能看清人的五官,但他无端觉得那女人很美。过了两天,锡匠们上街请愿,为同伴讨公道。这些事给了年幼的汪很深的印象,他朦胧觉得这是一种优美的情感。这种记忆深植于他的脑海中,最终促使他在四十多年后写成了《大淖记事》。</p> 《徙》是一部探讨知识分子命运的小说,讲述了从晚清到民国时期,谈甓渔、高北溟、高雪三代知识分子想要走出县城,展翅高飞,却因为时运不济,被迫困在老家教书的故事。小说主人公高北溟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他家祖上三代都是读书人,但都没有考取功名,靠当塾师维持生计。他父亲给他取这个名字,立意就在于让他志存高远,靠着科举功名一路升迁。<br>高北溟有个老师,叫“谈甓渔”,是个晚清诗人,功名不高,只中过举人,后来屡试不中,就开始在江南江北各地就馆教书,还兼职给人写文、看病。因为谈先生教出来的学生,有不少中了进士,谈先生身价倍增,无数高门大族重金聘请他教书。他也因此过上了当地名士的生活,住豪宅,雇佣人,吃穿用度,处处讲究。所以谈甓渔的身份地位,放在我们今天,大概相当于高考名师。不过谈先生品性高洁,不像有的名师那么势利。他有教无类,豪掷千金的学生他教,有才华的寒门子弟他也教。高北溟是谈老先生幼时好友的儿子,两人形同父子。谈先生教高北溟读书不收学费,几乎是倾囊相授,他很看重高北溟,在老师的提携下,高北溟果然不负众望,在16岁那年考中了秀才。然而,中了的第二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为了养家糊口,高北溟在同门师兄沈石君的建议下,读了个被人看不起的免费师范,毕业后成了一名公立小学的教师。在小学里,高北溟的同事鱼龙混杂,有正经师范毕业的,也有被官僚安插进来的纨绔子弟。高北溟与他们在学问志趣上相差悬殊,显得清高孤僻,不通世故。这一年,高北溟从政的好友沈石君担任初中校长。他有志于改革教育,把高北溟聘请为初中国文老师。在沈石君的提携下,高北溟的才华得以施展。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随班走”、自选教材、编写辅助教材,传播人道主义,教学生立身为人。他教出来的学生,大多国文功底深厚,无论是考试还是为人处世,都能把所学知识用上。因为教学成绩突出,高北溟的经济收入也水涨船高。他在小城里买下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一家四口搬了进去。可惜风光的日子没过几年,沈石君在政治斗争中,被同僚拉下了马,高北溟也被人弹劾,最后还是返回原来待的那个小学教书。高北溟的人生,终究没能像《逍遥游》里的大鹏一样飞九万里,徙于南溟,他穷尽一生,只飞高了一点,又掉了下来。此外,高北溟小女儿的人生也是个悲剧。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高冰贤惠豁达,守时随分,她听从父母的安排,从师范中专毕业后就开始参加工作,相夫教子。而小女儿高雪却从小娇生惯养,心高气傲,一心想上大学,往外面的世界飞。高雪初中毕业的时候,想上高中,然后再考大学。可是全家上下一致劝她读个师范就好了,姐姐劝她“爸爸不是不想让你向高处飞,爸爸没有钱”。高雪虽娇纵任性,但也是明事理的,她读了师范,当了老师,但考大学的念头从未断过。高雪从师范毕业后,回了小县城,一边教书一边备考大学。连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之后战争打响,北平的大学都迁往云南。高雪再提上大学的事,遭到家人激烈的反对。高雪天生丽质,气质出众,又饱读诗书,有许多男子前来求亲。小城里有个年轻的医生叫汪厚基,与高雪是青梅竹马,也是高先生的学生。他私心爱慕着高雪,屡次求亲受挫,但依然非高雪不娶。一年年被困在小城的高雪,大龄未婚,在外界流言蜚语的侵扰下,父母姐姐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最后还是点了头,嫁给了汪厚基。婚后,高雪很受丈夫的宠爱,别人都很羡慕她,但她还是成天闷闷不乐。几年后,高雪死了,死因正是不得志产生的抑郁症。小说中所展现的,个人远大理想与社会逼仄现实之间的抗争,时至今日,依然在无数底层青年的身上发生。小说是某种意义上的“感士不遇赋”,三代“士”的遭遇令人唏嘘。第一代的谈甓渔累考不进,却不失为地方贤达,过着一种物质和精神都相对优渥的生活,只是他的学问后继无人;第二代的高北溟在最有雄心、最有才华的年纪遇到“停了科举”的当头棒喝,任教后常受排挤难以施展,他“刻印谈老师诗文”“为高雪谋个好的前途”这两桩夙愿都没能实现;第三代的高雪学业道断,才貌超群的她生就了翅膀,却没有机会高飞,最后竟困守小城抑郁而死,抱恨终生。更使人扼腕的是,我们分明感到了他们的人生际遇逐代下降、走向凄冷的趋势。晚年的汪曾祺说过“重读一些我的作品,发现:我是很悲哀的”。我“对生活有很深的沉痛感” ,小城与时代积习的封锁、社会认知的固执、个体命运的逼仄、人物性格的局限,对人物形成了悲剧合围,足以使他们的一切抵抗,都变成煎熬、徒劳和绝望。小说中的几个读书人都是小百姓,都无野心、无恶念,他们的要求丝毫也不过分,却仍然不能获得任何支持只能坐等失败。<br> 《皮凤三楦房子》皮凤三是清代评书《清风匣》里的人物,是一个世井里的“无赖”,即行侠仗义,也会为自己利益使别人受损失。高大头就是像皮凤三式的一个人,他一个沉默的修鞋匠,却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学过铜匠,开过汽车,当过采购,也在师范学校谋过差,但是“小地方的人有一种传奇癖,爱听异闻。对一个生活经历稍为复杂一点的人,他们往往对他的历史添油加醋,任意夸张,说的神乎其神”。这个不单是书中写,回想我自己在农村经历过的少年岁月,这样的事情是常见的,茶余饭后的闲谈总是有着说不清的谣言。但高大头是不幸的,文革的突然到来,对他来说是一场无妄之灾,借军服拍的相片,成了他黄埔军官的证据,学铜匠的师傅会修枪,所以他成了土匪,当司机运送货物,那必然有军火商的嫌疑,能从战乱中活下来,一个“三开分子”的名头是跑不掉的。这样的逻辑思维,在当时是能大家信服的,这这就是所谓时代的局限性吧。高大头在文革中所经历的剃头,画脸,游街,抄家,挨打,罚跪等等,现在的我似乎只能在校园霸凌的报道中才能窥见一二,总而言之,生而为人的尊严是无处安放的。所幸高大头熬过了这样艰辛的日子,以一种底层人民应对苦难的独到智慧,他不抱怨,不记仇,配合工作,但该否认的,材料事实寸步不让,每次批斗过后,回家总要吃点好的,或者来两盅酒(用身体的愉悦,抵抗心灵的疲惫),永远乐观的对待生活,像杂草一样的顽强,所以他挺到了暴风雨结束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活下去,需要应对风雨智慧,需要不惧苦难的勇气,需要苦中作乐的心态,更需要坚信活下去才有希望的韧性。也许有那么一天,你我都会深陷泥淖,不见阳光,看不到希望的灯火,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是要坚持活下去,活下去,不是因为活下去就一定有反转,而是不活下去,所有的坚持就没有意义了。小说的结局是美好的,迟到的正义终究会降临,谭凌霄、高宗汉收到了法律的制裁,坚持斗争的高大头、朱雪桥终于有了足够的住处,但是希望这样的时代,永远不要回来了。 《八千岁》文中除了八千岁,还有几个特色鲜明的人物,不好说谁是小说的主角,他们所呈现给我们的是时代交替时的小城人们的生活。<br>一、八千岁<br>  八千钱起家,各种换算到两块七角钱,让“八千岁”这个外号的讽刺意味是很强烈的,随之而来的老蓝布二马裾的装扮,就更显得滑稽可笑。这是八千岁一开始就带给我们的感受,应当是一部戏里的丑角。八千岁这个开米店的富裕老板,顿顿吃头糙红米饭和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每日的晚茶是雷打不动的两个草炉烧饼,一个月两次的打牙祭是两块肉一条鱼,陪客吃饭的荤菜和酒,一点不动。这个有钱而又俭省的吝啬鬼形象跃然纸上。八千岁儿子的天真爱好,早已经被巴掌收拾的一干二净,被允许养的几只鸽子,还是宋侉子“你们不养,别人家的鸽子也会来,自己有鸽子,别家的鸽子不就不来了?”这样迎合八千岁吝啬心理的求情的话语,才保留下了那么一点童心,八千岁的吝啬是生长在骨子深处的,不仅对自己,也对别人。是如此俭省的八千岁,却能舍得花八百大洋买两匹骡子,这是落后的小农社会里人们对于生产工具的极度重视。在大部分米店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的时代,依旧坚持古典的方法生产,一是表现八千岁心疼为碾子和骡子花出去的钱,二是表现他的守旧心态,他是一个未能跟上时代变换洪流的活在小农社会里的人(这一点从他单调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出,喜欢暗光,喜欢骡子粪味,喜欢碾子转动的呼呼声,喜欢米糠的香味)。<br>二、宋侉子<br>  宋侉子的性格可以从一件事上表现出来,就是他和虞小兰“在一起时,恩恩义义;分开时,潇潇洒洒”的情感,为人洒脱,不拘泥,不死板。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花虫鸟鱼,无所不好的世家子却能和八千岁成为朋友,当是这小说里的一件新奇事,这其中的故事就不为我们所知了,但是从被拷走时,八千岁把自己的生死托付在宋侉子身上,可见宋侉子,作为朋友的他是信得过的,是一个仗义的人。<br>三、虞小兰<br>  虞小兰的出场,我觉得有三个意义:1.展现宋侉子的洒脱。<br>2.八千岁看她时的表现,展现出了一个吝啬之人不能理解别人大手花钱的心理动态。3.最后宋侉子求情无果,劝八千岁为省钱可以走虞小兰枕头风求情的门路,是对于时代的讽刺。<br>四、八舅太爷<br>  在这个角色上,汪老是用了完全批判的语句,无赖浪子,从小不安分,小时恐吓同学父亲,到入青帮,混军队,靠着投机倒把,混成了一个旅长,给我的感觉却更像兵匪,吃拿卡要,强取豪夺,这是乱世里的常态,这是那个时代的底层民众没有人权的悲哀。<br>  概不作保的八千岁,最后是被人保出来,当初那“概不作保,僧道无缘”的字条也就显得可笑了,这是对于八千岁“自扫门前雪”的小市民心态的讽刺。换了阴丹士林长的八千岁拒绝了草炉烧饼,喊出“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这样欧•亨利式的结尾,将八千岁思想上180度大改变展现的淋漓尽致。 《鉴赏家》写的是水果小贩叶三欣赏大画家王陶民的故事,季匋民和叶三,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世间的美,皆在他们眼中心中了。<br>一、物美<br>  叶三卖的水果,是自己出外采办的,买的时间比卖的时间长,是从各处打听来的好果树的果,虽然只是卖水果,但必须香、甜、好看,大且均匀,必须“树熟”,绝不人工催熟,这是生活应该有的美好。一年四季,时鲜水果:青萝卜,香白杏,“一线红”蜜桃,樱桃,枇杷,西瓜,河鲜,马牙枣,葡萄,河间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黄金坠子”甜梨,金橘,福州蜜橘,栗子,山药,檀香橄榄。读来都觉齿颊流津,看到想必更是一种享受了。<br>二、人美<br>  叶三看季匋民的画,总能一句话点出妙处所在,其细节观察入微,而且他的话不是阿谀奉承,他在季匋民的画不符合实际时,是敢于直接点出的,这时的叶三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原因把自己放在低处,而是朋友间的交流,是一种欣赏美的姿态。能从乡下淘换到李复堂的四开册页,也说明了叶三是个眼光独到的人。最讨厌听别人谈画,向来少应酬的季匋民,却能对叶三另眼相看,不需通报便可随意进入画室,题目中的“鉴赏家”一词,一指叶三有赏画之能,二指季匋民有识人之能。<br>三、心美<br>  年已五十,两个儿子也都争气,事业有成,为了季匋民画画喜欢吃水果的嗜好,依旧坚持卖水果,季匋民死后,叶三就不卖水果了,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这是叶三力所能及范围内对朋友的最好的情谊表达;季匋民死后,画价大增,也坚决不卖,嘱托儿子将自己和画葬在一起,这是坚守对生前季匋民的承诺,视钱财为身外物的高尚品格。展现出了一位真正热爱艺术又不为名利所累的民间鉴赏家的职业操守。<div><br></div> <div>《王四海的黄昏》</div> 1.承志桥,小城卖艺人的作场,对于各种把戏和吃食的描写,生动传神,生活气息十足。但是时间一长,大家也看厌了,即是为了引出下面的王四海一行人的到来,也是为后来王四海待久了,表演穿帮做了铺垫。<br> 2.王四海入城,不同于其他卖艺人的做派——住客栈、贴海报、发红贴充分。利用众人的新奇感,煽动氛围。表明了王家班业务的熟练,演假把戏、买假膏药当是有许久的日子了。<br> 3.表演开始,先是武术暖场子,而后搭档买假膏药,终于到了正戏的“力胜牯牛”,王四海盛装出场,华丽的摔跤动作,神气的洋礼致谢,那神气为他争了一个“吕布”的称号,吕布配貂蝉,这个外号点明了两人的爱情发芽。<br> 4.此后的王四海,沉迷在了貂蝉的柔情,不愿像以往那样,耍过了把戏挣到了钱就跑路,王家班内部产生了分歧。<br> 5.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力胜牯牛”的假把戏穿了帮,王家班跑路,只要了一副护手钩的王四海选择了留下。<br> 6.为在此地常住,王四海和药店管事先生交了卖假膏药的底(现在的各种虚假宣传与广告,真是一脉相承),求了真药方,做了个实在的生意人,等到痨病掌柜的死去,王四海和貂蝉在一起了,有了孩子,过着开膏药店的生活(不贪图五湖居的产业,是真的因为爱而留下)。<br> 黄昏中看了远方来信的王四海想起那副护手钩,那些曾经的卖艺生涯,那些骗人的岁月,顿感意兴阑珊,当是对现在恬淡安然生活的满足。<br> 因爱而善,我想这是小说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吧。 详细把《受戒集》每个小说故事做了一个记录,都是从网上摘抄的 ,在摘抄这些故事鉴赏里,给我带来两个好处,好处一:清楚知道每个小说告诉我们什么故事,汪曾祺的小说特点散文式小说,经常看完都说不出故事大概。看完一本书基本要求不是因该知道这些书说的啥故事吗?好处二:下次再读《受戒集》肯定会关注更多不同细节,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