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6日晚7:30,垦利心理读书团队“品书鉴成”第六次线上交流分享会如约开始。</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牛源老师对本次共读篇目第6章:你的孩子是个乐观者吗?联系自己工作、学习实际情况来做了一个简单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唐金燕老师对于测量的题量做了自己的分享,认为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可以把题量再减少精炼一些,可能实际操作起来的话会更方便简洁一些。</p> <p class="ql-block"> 贾岩岩老师根据她的理解,对本章内容进行了自己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张静老师感受到大家的忙碌,主动为大家朗读了一部分内容,让大家从听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同时,她认为这个测试仅供参考,不要太认真,有哪些孩子需要测呢?就是他一旦出现了一些状况,我们就可以测一下。同时张老师分享到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性,以及做了测试之后的分数,指出孩子不会从挫折爬起来,将挫折从一个领域泛化到另一个领域,并且在事情不顺利时过分的责怪自己,她觉得这个测评的意义以及它的解释呢,就有利于我们对这个孩子进行一个更加有效的批评的方法,如果他是过度悲观,那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跟他解释这件事情?包括他做错了,我们怎么去跟他做一些批评指正?而且我们在上一章里说过了,这种悲观可以通过家长的引导让他可以习得性乐观啊,所以我觉得这是分数的意义,就是当我们发现了这样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做改正,实际上这个悲观也来源于家庭,那怎么办呢?只能是老师入手,张老师觉得这个是有因果的,家里出现了状况啊,在学校里就出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 莎莎老师在读书时,对于话题一,没有太深的感受,她本来不想分享,但是当主持人点到她的时候,她却勇敢的面对了,并且她联想到一点,就是每一个你不愿意去跨越的坎,你即使这次绕过去了,下次还是躲不过去,总有一天要鼓足勇气去面对的!</p><p class="ql-block"> 盖老师分享到,当我们面对班级里边那些困难和问题时,当我们做心理工作必须要做调查时,根据班主任对孩子的行为表面的了解和家庭情况了解,筛选出的部分孩子时,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去做一些针对性的测试,加以分析,比如调皮捣蛋不学习的行为展现出来,但内心他到底有什么样的伤是我们无法用肉眼去看透的,也许说孩子只是有违反纪律的情情况出现,但没想到他会出更大的更严重的这种危机……利用这种方法对他们加以关注,同时可以把一些测试条目进行一些更细致的整理,使得我们在应用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p> <p class="ql-block"> 张永珍、李丽、韩敏三位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一些个人观点分享给大家,大家互通有无,对这一章节的内容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李增祥老师对于大家的分享发言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概括,指出了大家在评定孩子是否乐观时的一些误区,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提出了一句话令人深思:“听话”的孩子就是优秀的孩子吗?也许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让我们固步自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获得新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