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水上人家辛勤人生—忆外婆

廖胜林

<p class="ql-block">站在广西百色南阁亭俯视,鹅城的景色尽收眼底,那些建筑物和河流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这熟悉的广西百色山城,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童年回忆的大门。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想。</p> <p class="ql-block">广西百色山城,是著名的“百色起义”的地方,邓斌(小平)、张云逸曾经在这里领导和建立了红七军。</p> <p class="ql-block">滨江路,沿着那条宽阔的人行道漫步,它沿着河流延伸出去,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树木,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步都像是走在时光的长廊里,回忆如潮水般涌来。</p> <p class="ql-block">记忆中,外婆是水上人家,一生勤劳而善良,头上布满银发,粗糙的手,布满了沟壑,青筋鼓起,交错纵横。我童年的许多个春秋里都缀满了外婆的影子和印痕。她那双粗糙的手,曾无数次为我编织着温暖的童年。</p> 外婆在早年是生活在广西田阳的。是渔家女儿,一生漂泊,以捕渔为生,生活充满艰辛。 <p class="ql-block">广西百色田阳留有她的足迹,曾经有她的兄弟姐妹,这里的渔家人,后来组成有航运社,他们是由水上人家组成的集体组织,随着历史变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家,早已抛弃“以船为生,以船为家”的生活。移居陆地,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居民。</p> <p class="ql-block">田阳渔民居住的航运公司大楼,见证了水上人家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br></p> 在航运公司大楼前,常常能看到几位老人坐在门口休息,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看起来很放松舒适。这些老人或许也曾是水上人家的一员,如今在这里享受着宁静的晚年。 <p class="ql-block"><br></p> 新建的航运公司大楼位于荣鑫路。 水上人家:在学术界或历史上称之为疍家人,世代居住在海上和江湖上。疍家人的先祖并不能确定,它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了不同的族群。早前他们居住的船,外形就像蛋壳漂浮于水面,他们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生死难以预料,如同蛋壳一般脆弱,所以叫做“疍家人”。疍家人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br><br>1922年广州在人口调查时,广州总人口 104万余,“疍民”约占l/l0。建国后,广州专设“珠江区”管理疍民,统计数字是在6万左右。而广西百色右江也涌入大量的疍民,仅广西田阳的疍民,建国后,保守估计也有好几百人。 <p class="ql-block">我的外祖母黄云彩,就是来自于田阳水上人家,一生随船漂泊,艰辛无比,听外婆说:她们的长辈就来自广东省南海县,以打渔为生,沿珠江漂泊到广西右江,她曾听长辈述说,在广东沿江捕鱼散网,经常满仓都是鱼,夜间散发出雪白的光芒,让人兴奋不已。也不知哪个年头,来到了广西,来到了田阳,成了右江的水上人家。</p> 慈祥的外祖母(前排中)一家。 历史上的渔家女在织鱼网。 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郁江的中游河段。起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区澄碧河口,终于南宁市西郊宋村与左江汇合口的郁江干流河段。右江因与左江形成一左一右而得名;由于它同属珠江水系,所以当年外祖母的先辈从南海出发沿江而上,来到广西田阳也就顺理成章了。 右江的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见证了水上人家的辛酸与苦难。 田阳最后的渔民,现仅存的零星的小木帆捕鱼船。如今水上人家全都上了岸,有了稳定的住宅。 在广州市与表姐姑妈(前左)一家的留影。右为毕业于广州黄埔军校的姑丈。 当年我服兵役于地空导弹第六团,在广州军区空军通信兵团训练营训练,兵团有一个农场就位于南海县盐步公社,每次到农场劳动,看到当地的渔民,感到很亲切,他们撑船送我们过珠江。不自觉地让我想起外祖母的祖先,总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被右江环绕的隆平东慕岛屿。 到处漂泊的船民。 <p class="ql-block">外祖母曾经就是田阳水上人家的一员,常年在江面上捕鱼,不知经历多少艰难困苦,在田阳期间,曾经也有为县官曾伯龙等人渡江撑过船的记忆。<br>外祖母对田阳的民间传统花灯游乐与庙会活动等过目不忘,乐为称道,生于斯,长于斯,喝着右江水长大了,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br>由于长期在江边湖海上生活,命运使得她养成了坚韧不屈的性格,生就一副刚烈性格。<br></p> 然而渔民捕鱼为生,也不是那么容易,有时夜间捕鱼作业,还经常遭遇土匪的抢刧,土匪上船后,把船上的人赶到一边,然后把船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洗刧一空,一年到头辛苦打水漂,生活艰难不说,安全都没有保障。每当回忆起,充满的是心酸。 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有天晚上,在右江捕鱼时,遭遇土匪,土匪们拿着枪命令渔船靠上岸来,以便打刧,撑船的男丁,被迫往岸边驶去,就在即将到岸的那一刻,家里男丁猛地用撑扞将船只反撑出江湖中心,这下将土匪惹急了,立即枪声大作,家人在拚命跳窜的时刻,不忘喊救命,附近的村民听到呼救声想出来营救,土匪用砂石散到村民的房屋顶上,威胁不让村民出动。但村民们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最后出来的村民,抓住了土匪,并予斩首。<br>全家人虽能逃过一命,对田阳村民义举也感恩不尽,但仍惊魂未定,担心日后遭土匪报复。连夜举家逃亡,沿江北上,逃到了百色县,从此告别了田阳,一直到解放,每当回忆起逃离田阳的情景,我外祖母仍心有余悸! 我所拍摄的东江神农庙会。 外祖父梁和记,系田阳田州东江人,东江村位于田阳的一个小岛屿上,右江环绕其四周,追溯东江人的历史也是从广东移民来的。 2020年的东江,我所拍到拉坊“福东庙”功德碑的碑文是这样记载的<br>原文:“陈、罗、梁、黄、覃、钟、凌等兄弟裔于清朝后期从广东佛山南海西樵糯米街湖源而上,开疆拓土建设美丽家园,居住在这“红城福地"已有近300春秋。右江水从东江蜿蜓曲折自西折向北,然后又自北朝南从田州狮子山下沿东罡(岗)顺村边而下、之后才浩浩荡荡向老家珠江顺德水道而去!真是应了:居玄寿福,丁财两旺,收金积德,源远流长!”<br><br> 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地迁徙并繁衍中度过的 ,包括现在的田州人,不一定都是原始田州土著人,大部分也是从各地迁徙而来的。 遗憾的是我还未出生,外祖父就不在人世了。只听说,他曾经给人家做过饭,对母亲十分疼爱。经常有些饭糊剩余的锅巴饭留给母亲吃。提起外祖父,母亲仍然念念不忘其恩情。 我母亲年轻时的照片。 东江的父老乡亲,摄于2024年将军庙会。 外婆天姿聪颖,虽然斗大的字一个不识,但记忆力非凡,能长篇讲出瓦氏夫人抗倭、唐朝初年名将薛仁贵、月亮嫦娥,七仙女下凡等脍炙人口民间的故事。思路清晰,逻辑合理,引人入胜,让我听得津津有味。<br>历史上,渔民是不准上岸的,长期以来“疍民”是不容许上岸居住的,直至清雍正七年(1729)才正式解除“疍民”陆居禁令。<br>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归来途经广州停留视察,专程乘船察看黄沙、沙面、白鹤洞一带,了解水上居民生活,指示有关领导关心水上居民建陆上住宅,改善水上居民的生活状况,先后划地建房安置水上居民。<br><br>从此拉开了水上居民漫漫上岸路,使水上居民逐步结束了漂泊水上的苦难生涯 珠江上持续数百年的“万艇云集、浮宅连片”的情景从此几近消失,弃舟上岸的疍家人开始渐渐融入主流社会生活,尽管适应的过程十分曲折。 外祖母上岸后的经历仍然很艰辛,一生勤劳,清贫。原养育女儿4人,其中1幼女,喜爱干净,聪颖,因事故早年夭折,这也是老人一生永远的痛。<br><br>外祖母,人到老年仍然四处打工挣钱补贴家用,靠搬运,重体力劳动,想方设法自给自足,解决日常生活费用。<br><br>也养过几次猪,但收入微薄。唯一最高的奢望的是,有朝一日能买到一个闹钟,便于掌握做饭的时间。最后经过奋斗,还是实现了,之前都是跑到富人家门口看时间。但她一生拚搏,时刻不得休闲。也没能享上几天清福。 她经常将货拉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装卸,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曾经陪同她用人力车将货物运送到远离百色十几公里的东笋煤矿,整整一天,很晚很晚才能回家。<br>60多岁的她还经常用柔弱的肩膀,从船上将一担担百来斤的煤块挑上百色解放街高高的二码头,挣上点苦力钱,到了晚年,根本不知何物为退休费。<br><br>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幸运得多了。她曾经对我说过,人生投胎要好才行,我一世人太过辛苦,不想活得太久。言意之外,活着也是一种折磨。这让我想起名言:有些人为享受而活着,有些人为生存而活着。这就是贫富差距。 期间帮助父母将我们带大,后来又帮细姨带表弟二人。对外孙们疼爱有加,就在我远赴广州从军出发前,她还带着小表弟专程从百色到田阳为我送行,没想到这一别,竟会是我与外祖母的最后一面。<br>当我在部队得知外婆患病后,也尽自已微薄之力,用大半年积蓄所有的津贴(每月7元),买了几十元钱的药品(脉通)寄回给她服用,但终究没能挽回她的生命。1978年11月因病复发,她永远离开了我们。 北驰的列车,见证了我们家国情怀。 外祖母一生有兄妹十人,近在百色、田阳,远在云南剥隘,由于各种原因,有的终断了联系。<br>外祖母最引以为豪的是她在百色市右江区的亲侄子黄卫东(六舅公二儿子),从小在水边长大,身怀绝技,被广西游泳队一眼相中,经过武鸣灵水水库的高强度训练,后称“武鸣精神”。培养成为了广西游泳队第一位明星。在70年代-80年代,一直是国内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的“老大”,并曾多次创造和刷新全国纪录,曾获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为国争了光。2001年担任广西游泳队总教练。 图为南国早报对游泳健将黄卫东的一些简介。<br><br> 由于种种原因,9岁时,我随着父母工作调动,来到了田阳——这个曾经是我外祖父和外祖母生活的故乡。 图为到田阳前的留影(后排左1为9岁的笔者) 若干年过去了,现在江面上已经看不到来往的渔船,也再没有人在江河中生活定居了,来到田阳右江最宽阔的地段,只看到东江村渡口,剩下个别交通机帆船在行驶,不久的将来,随着建设中的跨江大桥《东江大桥》一桥、二桥的建成,相信田阳渡船交通也将成为历史。 今天时代变了,政府对水上人家关怀备至,定居岸上的居民,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结束了飘泊水上的苦难生涯。据说田阳航运公司,为了保证员工退休后顾之忧,为员工交纳档次最高的社保,使水上人家晚年能过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田阳航运公司宿舍大楼群之一 田阳航运公司宿舍大楼群之二 休闲幸福的田阳水上人家。 我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奔流不息的右江啊,您记载了一代代水上人家的辛酸与苦难,您承载着多少人的忧愁。 <p class="ql-block">右江的美,在于它与生俱来的风姿影绰、自然,婉约中隐含一丝野性。湖面上曾经有我外婆划船的帆影以及水上人家与大自然抗争的痕迹。所有这些,后人岂能忘却,吾辈当自强。感恩我的祖国,感恩大好河山,太平盛世。谨以此文纪念我的外婆!</p> <p class="ql-block">廖生2022年</p> <p class="ql-block">原背景音乐《西口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