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9.5我和摄协主席等一群摄影人去北团镇大张村的石排自然村,一个只有两个人的小村庄。所见所闻真是感慨万千。很久没写美篇的我只想用文字记录下这份感想。</p><p class="ql-block">对于常年喜欢穿梭在乡野之间的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见过两个人的小村庄的,之前去过只有五个老人的五寨一个小村庄,科明村一个小自然村有7个老人,元甲有12个老人等等,社会进入老龄化这种村庄会越来越多。年轻人为了生活要走出大山,去闯外面的花花世界,老人在城市束手束脚,他们不会用现代化的电器,电子产品,左邻右舍又不熟悉,没人陪他聊天,说家长里短,所以他们在城市很不习惯,他们也不愿意走出生活了一辈子的大山,割舍不下那一亩三分地,更割舍不下生活了一辈子的祖屋。他们的孩子们又放心不下老人,就近的子女就定期给他们送一些补给,柴米油盐酱醋茶。</p> <p class="ql-block"> 连城八点出发,开车,徒步,一路走走拍拍十一点半到了两人村</p> <p class="ql-block">之前车子可以直达到村子里,没想到道路被雨水摧毁,所以要徒步四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连接村民家的桥梁</p> 长久没人住,房屋倒塌了,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农村包围城市,农村这种濒临倒塌的房子还很多很多,很多人说这些房子政府要给它保护起来,不能倒了。现在的房子都是钢筋水泥的,这种房子倒了就再也没有了。是啊,大家都知道倒了很可惜,可是保护不是一句口号,喊喊就可以的,需要很多真金白银,作为一名曾经的国库工作者,我知道我们政府需要资金的地方太多太多,需要被保护的文物也太多太多,方方面面都要资金,不是政府想不到也不是不想都保护起来,财力不充足,实力不允许啊。 <p class="ql-block">认识这个是什么兵器吗?60后.70后的人才知道,它就是现代人用的水壶,现在市面上各种水壶,什么材质的都应有尽有。以前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只有一种水壶,就是竹筒水壶。很纳闷的是这竹制品经过这么多年为什么不会长虫和发霉?现在市面上卖的所有竹制品都会发霉,会长虫的,谁知道答案的请留言。</p> <p class="ql-block">全村鸟瞰图</p><p class="ql-block">全村的房子和稻田都在这,这些房子目前只有住四个人,其中二个是隔壁村人,这边的护林员,不是每天住这。</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子都是夯土墙和木结构,像西藏那边,一楼养牛羊鸡鸭,存放农具,二楼是主人的生活住宿区。下图就是护林员住的房子,老的学校,我们踩在二楼感觉房子岌岌可危,担心会倒塌。</p> 这个是外观 <p class="ql-block"> 在城市里住着高楼大厦的你,是否有失眠、抑郁等症状?可以请我带你去这村子里研学几天,体验他们的生活,餐厅和卧室都带有天然的粪香,去一趟回来你应该就能治愈一切,应该就不会失眠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全村的流动人口2个护林员,私人请他们看管竹山的(女的69岁,男的80岁),我们去了六个人,全体村民很高兴,最年轻的村民也是村花(69岁)给我们煮稀饭。家里只有自己种自己碾的大米,老南瓜,菜地里还有青菜苗,村民都给我们煮了。</p> 护林员,你看像80岁的人吗?每天要徙步40分钟回下面那个自然村,我们走到他家已经中午了,就问他能不能请他煮点稀饭给我们充饥,我们会补点伙食费给他,他说好,但不要钱,如果要钱就不煮了。吃完饭我们又塞钱给他,他坚决不收,还说如果付钱下次我们去他就关门不接待我们了,都是自己种的谷子,粗荼淡饭的要啥钱,你看看多纯朴的农民。 我说:“阿姨你是这个村最年轻最漂亮的村花。”她一听,很不好意思的说:“没有哦,我也老了”。<div>阿姨正麻利的给我们生火做饭。</div> <p class="ql-block">一盆老南瓜,一个青菜苖,二个咸菜(叔叔找半天才找到的)都是绿色食品</p> <p class="ql-block">全村人口都在这,就这对夫妻在最后坚守村庄。他们百年后就是无人村了。在两人村真正诠释了什么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什么叫一屋两人,三餐四季。我们进村的时候他们在村口的田里打谷子,所以没在他们家做饭。我们是吃完饭过去他家坐坐。他们的儿子已经搬到政府所在地的镇上生活,他们两个老人又不愿意去,所以不放心他们,每隔几天会给他们送物资。</p> <p class="ql-block">他们的卧室,一台电视,二张床铺。</p> <p class="ql-block">奶奶的闺床</p> <p class="ql-block">他们家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农民没有退休年龄,每个月政府发给他们的退休金是每人二三百,他们不想拖累子女,更多时候都想着自己还会干就多干点,尽量不给子女增加负担,这是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平均80.5岁的老夫妻在收割谷子。八十多岁都是自己种田种菜,谷子收好还要挑回家。养了二头牛耕田,有鸡,一只狗。一辈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如果我们八十岁,身体有他们健朗吗?</p> 80岁的爷爷踩打谷机还那么溜,这个我小时候干过,非常消耗体力的。 81岁的奶奶割稻子,再抱过去给爷爷打 <p class="ql-block">我在想幸福是什么?像他们一样8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不是因为你得到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多,你幸福指数就高,也不因为你贫瘠幸福指数就比别人低。相反的,很多人财富多了还想再多,社会地位高了还想再高,永远都不满足,你追求的越多心就越累,是你自己给自己束缚的枷锁多了才心累,放下枷锁让自己轻松上阵吧!别跟自己过不去!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