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实验幼儿园中六班二十四节气之“白露”主题活动

一眼万年

<p class="ql-block">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值白露节气来临之际,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该节气的了解和认识,中六班今天上午开展了主题系列活动。</p> 节气由来 <p class="ql-block">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民谚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描述了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p> 气候特征 <p class="ql-block">  白露节气过后,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白露的“露”是一种自然现象。节气至此,白昼阳光尚热,水汽蒸发,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到了白露就算是真正进入凉爽,</p><p class="ql-block">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进入“白露”,昼夜温差较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p> 风俗习惯 <p class="ql-block">收清露,祭禹王。</p><p class="ql-block">吃龙眼,白露茶。</p><p class="ql-block">白露米酒,十样白,吃番薯。</p> 养生小贴士 <p class="ql-block">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p><p class="ql-block">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p><p class="ql-block">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白露

节气

秋燥

二十四节气

六班

患者

处暑

秋冻

气候

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