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是宝贵的,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中午带着孩子们午休,就拿上主任送我的新学期礼物—-《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p><p class="ql-block"> 距今,我已经执教9年的数学。若说没经验,我自认为给我学生,我都能把她们的学业成绩提到满意的分数;若说教的特别好,我目前还你是一节代表作。心里甚是惭愧,是没有功劳也有苦老的那种。</p><p class="ql-block"> 趁着今天的空闲时间,我静下心来读一读《课标》的前言部分,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之前的每一节课,我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学生教会,简而言之,就是解决会做题的问题。用《课标》的话来讲,我就停留在“教什么”,“怎么教”的层面。</p><p class="ql-block"> 那今天的研读又给我了哪些启示呢?我是不是可以思考:1、我为什么要教这节课?这节课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学习行为又怎么样的影响?2、学生在学这个内容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障碍,我可以通过哪些手段帮助他们“轻而易举”的掌握?3、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课程中起到怎么样的作用?4、这节课对学生今后思考数学问题会有哪些启示和帮助,或者说能在哪些领域应用?…越读就觉得需要思考的角度和宽度在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