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芽儿女 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

青松

<p class="ql-block">编者按: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由中共宁武县委宣传部主持编写、三晋出版社出版的红色读本《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在《中国梦·宁武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基础上重新编制而成。9月3日起,我们将该书以“音频+文字”的形式播出,由该书总撰稿人付彦云播讲、由刘强编辑,每天播出1期,共89期,以作为抗战胜利75周年的纪念,欢迎大家收听收看。</p> 秀才当兵效国先 <p class="ql-block">  孙效先,1920年5月出生在山西省宁武县怀道乡天王塔村一个贫寒之家。一家十几口人仅靠几亩薄田苦度时日,为摘穷帽子的父母勒紧裤腰带供效先上学。 </p><p class="ql-block"> 效先也争气,7岁村小启蒙,14岁便考上了县办宁化二高。在校期间学业优异,班中第一二名学生。尤以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受师生称赞。</p><p class="ql-block"> 少年才子亲手垒就的天王之塔似乎就要镇住那世世代代的“穷气”,然而,此时的中华大地,已是妖氛遍宇,魔影重重,日本帝国主义在我东三省兴妖风、作恶浪,侵十地,害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p> <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使我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年仅17岁的效先也心怀救亡图存的大义,于1937年8月(跟随老师侯明和)参加了八路军忻崞独立团,从此走上了抗日救亡,反蒋建国的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1937年10月忻崞独立团整编为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358旅(旅长张宗逊及李井泉、张平化、罗贵波)714团(团长顿显云政委彭德大)。孙效先担任了该团3营11连战士,文书(连长侯明和)(指导员杨昌洪)。一介书生,投身军营,孙效先经受住了艰苦生活和军队熔炉的冶炼。 </p><p class="ql-block"> 部队生活异常紧张艰苦,他和战士们一道经常吃着没有盐味的煮黑豆,有时露宿野外, 转战各地,四处出击敌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面对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p><p class="ql-block"> 效先所在的部队是一支不怕牺牲流血,对敌作战英勇的铁军,排级干部都是红军老战士,营团级干部更是身经百战的长征干部,效先在这里进步很快,表现突出。</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月,由连指导员杨洪昌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调714团政治处任宣传干事。</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有一次,孙效先正在墙上挥动刷子书写抗日标语,工整舒展的大字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时358旅政委张平化走上前问效先“你都读过什么书?”他说“我读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张政委便寻章摘句,考问起他来,效先一一作了回答。</p><p class="ql-block"> 部队需要革命意志坚定,文化知识扎实的年轻战士。1938年10月孙效先调任358旅旅司令部文书(张358旅),1940年11月358旅由彭绍辉接任旅长(曾经叫独立二旅)孙效先任旅司令部文书,参谋(彭358旅)。一年内上调两次,直接跟随首长身边至1941年8月。</p><p class="ql-block"> 孙效先努力学军事,学文化,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平时行军,背着一杆枪、一帒小米、一卷行李,负重少说也有七八十斤,但孙效先走起来也和其他战友们一样,大步向前,虎虎有生气。</p> <p class="ql-block">  每临战阵,孙效先也毫不含糊。就在他调到司令部的第二天,358旅便奉命开赴五台县配合晋察冀军区进行反围攻作战。一路跟着首长马后跑步行军,最后到达五台以南的寨里村、中座村,部队集结待命。</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2日,孙效先参加了五台著名的“滑石片歼灭战”。这是一场八路军在滑石片地区附近伏击日寇的激烈战斗,孙效先身处358旅旅司令部,亲自参与了在旅长张宗逊领导下,八路军痛击日军的战斗经过。</p><p class="ql-block"> 那次战斗,共歼敌1个大队700余人,俘21人,缴获枪炮弹药很多,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来电高度评价此次战役并嘉奖358旅全体参战部队。并在延安登报宣传,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p><p class="ql-block"> 孙效先参军后第一次参战就经历了这样一次痛歼日寇,留名青史的战斗,让他一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  其后参加1938年冬保卫岚县战斗。1939年冬“晋西事变”反顽固战役。1940年反扫荡战役,二坡峁遭遇战,收复岢岚战役,以及著名的“百团大战”。到后来1941年打击日寇进犯河曲的大小战役。</p><p class="ql-block"> 身处358旅旅司令部的孙效先,协助首长和同事战友,投身战火,共同完成了大小战斗,亲历战斗,见证英勇,练就铁骨。</p><p class="ql-block"> 孙效先的英勇无畏,让旅长和政委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在1941年9月,被选送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学习。</p> <p class="ql-block">  1941年9月至1943年9月,孙效先入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参谋队学员学习二年(校址兴县)(校长尉楚杰政委徐文烈)。</p><p class="ql-block"> 在校期间,多次聆听了众多高级首长们的授课。学政治,学军事,重点学习毛主席抗日战争的著名论述,以及党中央战略部署。重点学习我党的政策制度,练就了速记速录的基本功。并且比较深刻的领悟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初步掌握了党的军事理论基础。结合实际,战争中学习战争,总结过去经历的战争,学习现阶段全国抗日战争形势和任务。在抗大二年,和学员们一边学习一边开荒种地,增长了知识锻炼了体魄,为今后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抗大毕业后,358旅旅长彭绍辉担任抗大七分校校长(校址甘肃含水),孙效先留任校长彭绍辉秘书至1945年10月。</p><p class="ql-block"> 曾经接任张宗逊358旅旅长的彭绍辉,办事果断,口授命令让孙效先记录并复述,见证了将军的风度。只因战争的残酷,首长痛失一臂,是我党有名的断臂将军之一。</p><p class="ql-block"> 抗大再次相遇老首长,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就连家信都是让孙效先书写,老首长亲自一边说一边还给效先削水果,感情之深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随着抗日形势发展,孙效先于1945年9月参加解放绥包战役。10月调任绥西地委干事,党校负责人。1946年2月任晋绥六分区党校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孙效先1946年5月调回家乡山西省宁武县,在县土改工作团和宁武四区区委工作,为四区区委委员。</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寨完小教导主任、宁武中学教导主任、城关中学校长、宁武县县委党校校长、县新华书店经理、县教育局副局长。</p><p class="ql-block">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桃李遍布汾源大地。</p> <p class="ql-block">  1984年离休。孙效先老先生88岁时曾撰写回忆文章《难忘的艰苦岁月》,文中说,“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每天都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艰苦的生活,艰苦的环境,危险的境遇,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 </p><p class="ql-block"> 回忆这些,可能现在的孩子是不会相信的。所以我要告诉孩子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了和平,多少人牺牲了,包括我的一些上级和战友们,他们是为了新中国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p><p class="ql-block"> 我任何时候都很满足,勤俭持家,和蔼待人,严于律己。中华传统美德不能丢,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长辈、刻苦学文化、学技术、学知识,为祖国做贡献。" </p><p class="ql-block"> 这位矢志报国,一生忠直的老战士、老教育工作者,带着对这片热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后代的殷殷厚望,于2013年离开了我们,终年 94岁。</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 扛枪闹革命,一身是胆驱倭寇;挥笔耕教圃,两袖清风留美德。</p><p class="ql-block"> 宁武你好 红色记忆里的宁武人</p> <p class="ql-block">转载一篇文章 红色记忆中的宁武人</p><p class="ql-block">总编 付彦云 刘强 王耀忠 王念祖</p><p class="ql-block">整理配图 青松 </p><p class="ql-block">老照片 右 孙效先 一九四二年在抗大七分校时留影,一九六一年在宁武中学和校刊团报编委老师学生留影 孙效先,前排中。</p><p class="ql-block">另外照片来自宁武县革命根据地志 赵温 陈春生主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