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 话传统 弘扬好家风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主题实践活动

困💤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br>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做节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br>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br><br> <p class="ql-block">中秋节是我们很重视的一个节日,从古流传至今,保留了很多过节的传统方式。</p><p class="ql-block">1、吃月饼,摆瓜果梨桃祭月,赏月。</p><p class="ql-block">到了中秋节的晚上,人们往往在院子里或是室内摆上一桌子水果和几块月饼,全家人聚在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吃月饼和水果,赏圆月。这个时候小孩子们最活跃,叽叽喳喳地体会着过节的快乐,老人们也很幸福和开心,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而作为家里顶梁柱的中年人看到孩子和老人高高兴兴,一家子团团圆圆,心里也很有成就感。</p><p class="ql-block">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秋佳节对人们来说,更看重的是一种团圆美满的氛围。</p><p class="ql-block">2、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大餐。</p><p class="ql-block">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到饭店,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一顿大餐,是过中秋节的一个重要程序。</p><p class="ql-block">特别是家里的老人,早早盼望着中秋节这一天儿女都聚在身边,一起聊聊家常,吃一顿团圆饭,互相之间嘘寒问暖,体会浓浓的亲情。一顿家宴,吃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吃出了生活中幸福的味道。</p><p class="ql-block">3、猜灯谜。有些地方还会举办中秋灯谜会。</p><p class="ql-block">在公共场所挂上花灯,写上谜面,猜出灯谜者有奖,烘托出节日的欢快、祥和气氛。</p><p class="ql-block">4、赏桂花,饮桂花酒。</p><p class="ql-block">八月桂花香。</p><p class="ql-block">桂花香气朴鼻,中秋之夜,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酒,想象着传说中的吴刚砍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墨客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苏轼“丙辰中秋,欢饮在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p><p class="ql-block">意思是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p><p class="ql-block">喝酒到大醉不值得提倡,但诗人苏轼在中秋日这天的高兴,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特别是诗中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脍炙人口。还有唐朝张九龄的《望月怀古》,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非常有意境。</p><p class="ql-block">宋朝晏殊的《中秋月》诗作中,“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表现了诗人独自在异乡,八月十五怀念亲人,感时伤怀的心境。</p><p class="ql-block">还有唐代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唐代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宋代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唐代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都是写中秋佳节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过我们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属于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呢?</p><p class="ql-block">请同学们利用中秋节假期完成下面的实践作业吧!</p><p class="ql-block">1.全体学生:拍摄中秋节的照片,要求:体现节日特色,如吃月饼、赏月、团圆等民俗活动。拼图完成并标注“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和班级姓名。</p><p class="ql-block">2.一二年级学生:完成一张中秋节手抄报或中秋画。要求:a4纸。</p><p class="ql-block">3.三四年级学生:完成一幅中秋节诗词硬笔作品。</p><p class="ql-block">4.五六年级学生:搜集一篇好家风故事。</p><p class="ql-block">最后,祝愿家长和同学们都能过一个团圆、美满的中秋佳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