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中秋

许旃玮(发哥)

<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歌曲/《彩云追月》</p><p class="ql-block">文字/许旃玮</p> <p class="ql-block">  年年中秋年年盼,岁岁平安岁岁安。月月月缺月月园,日日思亲日日念。</p><p class="ql-block">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欣然度中秋,不禁感慨万端。月园中秋至,同祝共此时。举杯邀明月,共贺太平世。</p> <p class="ql-block">  中秋,顾名思义就是到了秋天的中期。在我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每季分孟仲季三个部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p><p class="ql-block">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p><p class="ql-block"> 一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史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p><p class="ql-block"> 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p> <p class="ql-block">  月亮,看着看着就园了,要过中秋节了。到了秋季的中期,夜晚的风吹在身上是最舒适的,秋月是清明的。小时候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这些故事,让我对月亮有了深一层的想象。</p><p class="ql-block"> 有故事,就有温度。加了情感的东西,就不是冰凉的。原本月光是清冷的,因了故事,便多情起来。至于嫦娥,在上学读书时经常用简笔画,画出长袖善舞,飘飘欲仙的样子。没事了就画各种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勾勒出的嫦娥,刻在了年轮的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对着夜空,凝视月亮,才发现月亮如此的温柔。我用目光直视着,月亮是端庄的,温和的。它容忍着世人的各种看法,就那么从容地洒落一地银辉。一直猜测嫦娥在月宫里住着,她有着千百年的寂寞,和谁说。后来释然一笑,原来,寂寞才是神仙的本色,因为它们代表着无所不能的强大内心。</p> <p class="ql-block">  知道《彩云追月》是支名曲,活泼、俏皮,很好听,仅此而已。至于云月故事——云是云,月是月,远到我们彼此没有相知的欲望,偶尔抬眼望望,不过蜻蜓点水。中秋年年过,翻过来调过去,都在折腾月饼,月亮是个引子,在央视晚会的节目串词里,联结成思亲、园满、祝福的意思,年复一年。舞台背景很逼真,月满如盘,月桂树的叶子黄了,一只免子静卧树下……不能怪我们的一双眼睛太过潦草,是心里太满,满到腾不出空间来搁置一盏盛着闲情逸致的茶,或几句多余的话。</p><p class="ql-block"> 一春一夏,又一轮的发生与躁动过后,人们从暑热的挤迫与滞重里一点点褪出来,天高了,云淡了,一些感慨在这个季节里开始舒枝展叶,这才发现:时间过得飞快!</p><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园月视为团园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园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园”、“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关于传统节日中秋节流传最广的神话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故事</p><p class="ql-block"> 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得一包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不依,情急之下吞服仙药奔月。后羿归来后,只能仰望星空,遥祭嫦娥。就有了嫦娥奔月的典故。</p><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二:吴刚伐桂</p><p class="ql-block"> 相传在月宫中除了嫦娥,还有一个男人的影子,此人名叫吴刚。吴刚不学无术却妄想成仙,天帝便罚他去砍月宫的桂树,许诺他什么时候将桂树砍倒,什么时候就能成仙。月宫中的桂树高达五百丈,每砍一斧,裂口都可以自行愈合。吴刚日复一日在月宫砍树,成仙的日子却遥遥无期。</p> <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三:玉兔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相传有三位神仙下凡,装成三个快要饿死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乞讨食物,狐狸和猴子都给了老人们的食物,只有兔子什么也没有,为了让三个老人有一口吃的,兔子毅然决然跃入火中,将自己烧熟,给三位老人充饥。三位神仙大受感动,便把兔子送至月宫,一边陪伴嫦娥,一边捣制长生不老药,民间将月宫中的这只兔子称为“玉免” 。</p><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四:月饼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月饼象征着团园,是中秋拜月的必备食品。话说唐高祖时期,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回朝。将军凯旋当日正好是八月十五,百姓们欢迎战士归来的同时也在进行中秋节的庆祝。吐蕃商人为表示友好,向唐高祖献月饼祝捷,高祖将月饼分给了他的臣子,和众大臣分享胜利的喜悦。此后,吃月饼成为中秋节的风俗,月饼有了庆祝和分享之意。但还有一种民间传说是,中秋吃月饼的风俗起于元末,朱元璋率人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这一天起义,用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饼中,传递起义的信息。后来,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成了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从此流传开来。 </p> <p class="ql-block">中秋节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亲人的团园、丰收、富足。</p><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园节。</p><p class="ql-block"> 在传统节里,说起我国传统文化的古诗词,别有一番情趣。也生出了怀古之情。一轮明月,由古至今,看着人间发生诸多世事。一颗明月心,无需对人说。懂得、清澈、明了。绵远千年的中秋情,沉淀了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端起一杯酒,对着天上月,携手身边人,月明,饼香,情浓。敬亲情,敬友情,敬爱情,敬远方,敬过去,敬明天。</p><p class="ql-block"> 敬中秋,但愿人长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