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牵手才能同行,联合才能共享,互助才能共赢。2022年9月8日下午,在南昌市英语教研员肖君老师的统筹安排下,“基于技术环境的英语教学创新”南昌市初中英语新课标备课云教研活动顺利开展。<br> 此次教研活动旨在确保“基于技术环境的英语教学创新”项目在新学期能够进一步帮助老师们做好备课工作,在备课中感悟《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英语学习精神,落实核心素养,推进南昌市“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工作。</h3><h3> 为此,南昌市教育评估监测与技术推广中心特邀请优秀教师进行七、八年级大单元教学设计分享,英语教师们齐聚线上,积极展开了交流。</h3><b></b> 本次教研活动由来自南昌市外国语学校的曾晓老师主持,分享嘉宾有青山湖区骨干教师万宇婧老师、南昌市育新学校王格老师、南昌市广南学校葛雁月老师、红谷滩区实验学校杨剑英老师。点评专家为《基于技术环境的英语教学创新》项目组金牌讲师韩皓文老师,以及项目组培训部负责人郭丽老师。<br> 会前,老师们紧张有序地进行了各类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器材准备以及线上彩排。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万宇婧老师和王格老师分别对七年级英语上册第2单元进行同课异构分享;第二部分为葛雁月老师和杨剑英老师分别对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做同课异构分享;第三部分为来自北京的专家韩皓文老师和郭丽老师对本次活动内容做出点评总结。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ed2308">Part1:万宇婧老师</font></b></div><br></h1><h3> 青山湖区骨干教师万宇婧老师以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为例,结合人教英语教学系统,就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她从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出发,对本单元作出了内容分析、目标设计和教学设计。</h3> 她指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家人”,该话题在初中教材中第一次涉及,与学生日常活动紧密联系,使学生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br> 接着,万老师介绍说道人教英语教学系统内容丰富、有趣、具有挑战性,可以结合语块进行听说训练,达到“多层次、多元化”输入的目的,同时语篇对话、思维导图设计可以扩展思维,达到输出的目的。例如,利用该系统,学生不需要partner就可以在家做Role-play,一人分饰两角。并且APP中有许多有意思的情境游戏,比如本单元的Little Detective,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运用目标语言。 万老师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就中外家庭文化进行了对比,她表示,Read and write可以分为两部分:如何与兄弟姐妹相处以及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通过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以此设计加强文化渗透。 在对单元内容作出分析后,万老师将本单元分成4个课时,分别阐述课堂教学目标。其中,A目标对标Lesson 1&2,B目标对标lesson 2&3,C目标对标lesson 3&4,D目标对标lesson 4。<div> 最后,她分享了第一课时的详细教学思路,每一个环节都紧扣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条理清晰流畅,活动新颖,引人入胜。<br></div> 万老师在线为我们展示人教英语系统APP在此环节的使用,通过展示自己家庭的合照,做情感教育的渗透。<div> 为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感知语言,万老师对教学作出了顺序上的调整。她强调,要用好课本,深入课本。</div><div> 接着万老师与线上的各位观众老师们互动,提出抢答问题,表示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回答的激情。原本该问题应在SectionB部分,但是万老师为扩展学生的思维,放在了SectionA的结尾。</div><div> 最后万老师分享了她的分层作业设计,包括单词自测、对话练习和迁移练习三部分。</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Part2:王格老师</b></font></h1><br> 与万宇婧老师一同同课异构的是来自育新学校的王格老师。王格老师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等7个方面做了本单元的说课展示,她充分利用了人教英语系统的资源,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到英语语言知识。 王老师设计了分组讨论、Magic box、观看影片等活动,通过感知、模仿、观察、思考、交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br> 王老师认为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培养,要在教学过程和活动中(听说训练,角色扮演以及小组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王老师将她的课分为5部分,分别是Preparation、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Post-listening以及Evaluation。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吸引大家的环节是“魔法盒子游戏”,盒子中装有不同家庭成员的图片,每张图片后都有中文提示词。老师走下讲台,随机让同学们从魔法盒子中抽图片,抽到哪个图片,就要大声说出该图片所表示的家庭成员英文称呼只要有学生说“不知道”就要停顿下来教学生,直到所有学生都能大声读出相应的词汇为止。这一环节既可以巩固复习,又利于学生快速接受接下来新授课的内容。<div><br></div> Post-listening是对本堂课的输出,用Read and fill in来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根据family tree介绍一个家庭。<div><br></div> 最后,王老师结合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个层次分析本堂课教学设计,大部分目标可以满足,她也谦虚地表示,设计仍有些许不足,希望专家们和在线聆听的老师们能指出。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Part3:葛雁月老师</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葛雁月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设计分享,以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为例。她从三个方面阐述——单元内容分析、单元目标分析及教学设计展示。<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div>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我,主题意义是选择充实,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br> 葛老师指出,人教英语APP资源丰富强大,有模音朗读、语块复述对话、互换角色、人机对话等等。 接下来,葛老师分析了本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目标1是能够与朋友谈论课余活动和频率;目标2是能与朋友谈论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并谈谈对这些习惯的看法;目标3是能根据调查结果,归纳分析同学们业余活动的频率数据,并制作报告写一写自己的业余活动、频率及健康习惯;目标4是能够写一写自己或者朋友的日常生活以及自己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看法。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葛老师结合当下热点“双减”话题,贴近生活,让学生观看小记者采访“双减”后的周末活动,通过完成思维导图梳理频率副词,再有意义地输出,肯定学生健康的课余生活,渗透情感教育。<div> </div><div> 在小组活动中,葛老师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相约空闲时间共度快乐时光。<br></div> 通过组内的活动,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激发学生交际需求和潜能,促进其听说技能的提升,培养交际能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Part4:杨剑英老师</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杨老师首先对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表示了感谢,随后就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为例做教学设计分享。<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首先,杨老师讲述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她利用人教英语系统来进行备课,以英语新课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借助该系统平台,从课前预习到课后作业,找到了许多优质的资源。 在课前分享环节,她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向学生强调了好习惯的重要性,以自己的学生为例,根据这位学生的日常安排,拍摄视频展示,为其他学生做了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强调要回归课本,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片,以Read and match加深理解,再做听力任务,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div> 因为教材听力任务略有难度,杨老师特别降低了难度,设计了图表,进行听力材料的输出。</div> 她认为2b任务较为简单,于是做了改编,让任务变得更加有梯度。她表示,人教系统APP补充了很多课外资源,甚至有户外的活动,也契合了核心素养目标。Group Work环节,杨老师设计了一个调查和报道,组长做调查员,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同学们的日常活动和频率,为本单元的写作练习做铺垫。<div><div><br></div></div> 家庭作业的设计中,杨老师也做了分层,对于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用人教英语系统APP做拓展对话,完成Think and write,另外的选做作业是以本班同学为例,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并健康的日程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Part5:专家点评总结</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韩老师首先表示很珍惜和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他指出教学内容越容易越难设计,所以七年级分享的两位老师不容易。对于两位老师分享的内容,韩老师归纳了三点课时教学设计的思考。</div><div> 第一点,教材内容本身越简单,老师们越要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大胆的删减,增加和改编教学资源。第二点,核心素养不是口号,一定要落到学生具体的行为。第三点,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在与教学目标的统一。<br></div><div> 韩老师指出了两位老师的一些亮点和不足,最后强调了教学目标应以学生角度去分析,才是以学生为主体,并表示评价活动应与之前的重难点教学契合。</div> 郭老师看了八年级两位老师的分享,她指出老师们都非常关注细节,让她十分感动,这其实是教育的本质。 她还表示,注意到两位老师都用了学生的视频,都尽力去创设真实的情境,这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div> 郭老师对本单元的作业设计,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称可以让学生制作vlog,记录自己的生活,带动班级氛围。她强调,健康生活是一辈子的主题,需要时时刻刻思考,这也是核心素养的培养。</div><div><div> 郭老师还夸赞此次分享的教师们对单元目标的分析非常细致透彻,指出其实在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是教、学、评的开始。她建议老师们对资源的选择也需要把控和筛选,这样资源的使用才是最好的。<br></div></div> 活动尾声,主持人曾晓老师表示,作为新时代的英语老师,我们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被要求有更高的能力,在思维上我们需要be updated,在技术上也要be updated。<div> 会后,参与直播分享的老师们合影留念。此次活动时长达两个半小时,700多名英语教师观看学习,留下了美丽的学习剪影和丰富的教研记录。<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习剪影</font></b></h1><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老师们认真参与线上培训活动,认真聆听、消化内容。老师们在聆听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前行。<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div><b><font color="#ed2308">部分教师学习心得:</font></b><br></div><div><br></div>刘阳:备课是教学的基础。要先备自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了解英语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在实践中慢慢适应新课标的新要求。其次备教材,大观念指引下,把握初中阶段英语知识点脉络,上接小学的基础,下承高中的提升。再备学生,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程,运用多种媒介辅助教学。课堂不能消化的学困生,课后要多练,练习要多元化;没吃饱的,可以设计更符合其能力的拓展作业或者长期作业。有限的课时课堂结束,及时反馈,再回归备自己,随生而变,从而达成高效课堂。<br><br>王燕:四位老师的课例展示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落实深度学习理念、体现大单元设计意识、提升精准教学效率,如何通过逆向设计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和合作能力,让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br><br>魏淑云:今天下午的教研活动中,万宇婧老师的同课异构设计让我印象深刻。根据2022版新课标“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化等活动中⼴泛使⽤的语⾔,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沟通⼯具,也是传播⼈类⽂明成果的重要载体。”凸显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分享的单元中⼼话题是“家⼈”,该话题在初中教材中第⼀次涉及,与学⽣⽇常活动紧密联系,使学⽣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单元目标设计中,核心素养目标的设计较好,教学设计过程很能结合七年级同学的特点,激发兴趣,层层递进,目标明确并能达成。谢谢分享!<br><br>万菊:今天下午的线上教研活动,几位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七八年级第二单元的备课,七上第二单元从单元内容分析,单元目标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备课,以家人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该话题与学生日常活动紧密联系,使学生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万老师充分利用人教英语系统来备课,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感谢老师们的分享。<br><br>杨茹萌:备课要牢牢把握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系统教学。要熟悉教材,从教材入手,把握重难点,同时也要利用外部有效资源,增加课堂趣味性,善于挖掘教材的闪光点,拓展活动,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要注意听说读写各个板块的涵盖,把握重点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训练,创设有效情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课上活动要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了解文化多样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目标要求,设置学生与生活相关的课题,让学生可以正确使用英语,增加课内内容的使用频率,可以以自己的生活主题作为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br><br>万宇婧:七年级上册的教材是对小学旧知的激活与巩固,老师们要敢于突破教材制约,从“教材是学生的全部世界”转变为“世界是学生的全部教材”。在单元目标设定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KWL”进行充分了解,结合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个性化教学,通过教学任务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为。<br><br>涂淑梅:本次学习主要针对七八年级英语上册,内容相对简单,但教材本身越简单,老师们越要敢于突破教材限制,大胆删减,增加和改编教学资源。几位老师都很好的践行了新课改理念,万宇婧老师在unit 2单元教学目标中围绕着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社会文化目标进行,利用人教APP拓展了很多相关操练,把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学生具体行为中。<br><br>熊艳婷:“教-学-评”从来不是相互割裂的,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评,都有其在教育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作用。虽然三者功能各有偏向,但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评价促进教学与学习,属于教学与学习,更作为教学与学习。只有教师合理运用三者,才能更好的帮助语言学习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突破,从认识语言到运用语言解决问题转变。课程实施中的七大教学建议的关系也应如此,虽然有序排列,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我们在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基础上,通过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依托语篇设计符合英语活动观的教学活动,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并通过教学评一体完善课堂环节,必要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多感官激活学生固有知识。杨老师以8AU2为例展开分享,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值得学习,不前行不懂得道路的遥远,不学习悟不到真理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