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思政课,做好引路人——撒淑红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教研活动

陈梓煜

<p class="ql-block">  别过夏花之绚烂,走进秋叶之静美。 凉爽的秋风为我们吹响了新学期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  为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8月30日—9月1日撒淑红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了第一次教研活动。</p> 上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蒲学珍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以“”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为主题,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李晓兰老师的开学第一课立足教材,结合时代特点和身边故事,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紧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展现了思政课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  郭霞霞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中学生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学习气氛浓厚。</p> <p class="ql-block">  陈梓煜老师的开学第一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金花园社区的社区邻居节,感受习总书记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p> <p class="ql-block">  毛艳花老师的开学第一课以全国各族人民支援武汉疫情为导入,直接导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主题。</p> <p class="ql-block">  张雪琴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中深情的讲述了群众心中的“活雷锋”、“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中华民族各民族一家亲。</p> 听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带领道德与法治备课组深入课堂,认真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评课议课,取长补短。各位领导老师分别对6位教师的授课情况一一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在短时间内的辛苦准备,针对本节课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提倡激情课堂,把控课堂节奏,以有效抓住学生上课中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李书记首先提出了导入要深入的课题中去,即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又要抓住课题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王校长指出课堂应该自然而然的流动起来,素材的选用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  丁校长针对问题设置的时效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有效的提问搭建起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撒老师就课堂上提到的“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p> <p class="ql-block">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人知识上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的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道德与法治课犹如精神灯塔,肩负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开学第一课的活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们对把握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明白了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既需要形式创新,又需要内容深化、活化。从而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育人主导作用,根植爱国情怀,助力学生成长,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撰稿:陈梓煜</p><p class="ql-block">审核:撒淑红</p>

课堂

老师

学生

中华民族

开学

共同体

道德

第一课

法治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