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为促进两项重要文件在我校落地实施,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快速适应新标准,树立新理念,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跟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于2022年8月28日邀请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数学教育教授陈静安女士,对小学数学学科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由小学数学学科负责人罗熙老师主持,全体小学数学教师及湾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江灵路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参加。 首先,陈教授就新课标与旧课标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细致解读。陈教授认为,新课标的颁布,给老师们带来了课程改革的“新挑战”,也带来了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机遇”。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老师们的评课、说课、授课提出建议,同时就如何在教学的设计中体现结构化的特点分享了自己看法。 接下来,由黎浩林老师进行说课展示,课题是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一)》。黎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紧扣教学目标,层层深入,通过看、摸、滚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的立体图形特征,通过游戏和拓展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黎老师说课后,陈教授就“图形与几何”这一课程内容组织学科组进行讨论,对本节课如何做好“观察”进行了指导,表示学生的观察要做到定性和定量;要会通过观察,将图形进行分类。 郭镓伟老师就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进行说课展示。郭老师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设立了有效教学目标,精准抓住重难点。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找到画图法、加法竖式、口算乘法、乘法竖式中的联系,发现算理的一致性,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本节课是“数与代数”的典型课例,就本课例陈教授提示老师们,备课时要找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结构化、成体系化的方式做好教学设计。 最后,陈教授寄语全体数学教师,不仅要做到敬畏数学、敬畏课堂、敬畏学生,还要做到专业解读、专业讨论和专业实施,才能教好数学,做好老师。 本次活动,陈教授结合鲜活案例,用生动的语言,就“数与代数”以及“图形与几何”两项重要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地带领大家领会2022版新课标,为老师带来先进的理念和策略,促进教师拔节生长。我校小学数学学科组在上级领导、专家的支持下,日后定能注入更强大的活力,开展更具研究型和创新型的学科教学,在实践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求索。 心得体会 <div><br></div><div><br></div>文字:湾区实验学校小学数学学科组<br>图片:林玲敏、陈思维<br>初审:伍洁、罗熙<br>终审:邓宝林<br>编辑:陈燕萍、邹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