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摘记,我们不辱使命

辉煌

<h1><b>大流中学教师支援抗疫纪实</b></h1> 2022年8月30日,新乐突发疫情,全域告急。即刻,全市进行静默管理,各小区各村庄各街道全封闭,禁止出入。即刻,大批医务人员、志愿工作者奔赴一线,开始了新一轮防疫大战。我校随即派出多批老师,驰往城区多个小区、杜固镇和承安镇重点村庄,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防疫抗疫工作。 <h5>疫情告急,我们更急<br>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br>准备着,逆行疫区<br>打点行李,出发<br>为抗疫,尽点微薄之力</h5> <h5><font color="#9b9b9b">  从8月30日开始,我校老师分批次踏上了抗疫行程。在新乐第二中学短暂停留后,便以小组为单位赶赴杜寺、回头岗、杜固等村,支援抗疫。图为李少婷与其他老师一起,在行程中。</font></h5> <h1><b>支援抗疫点及人员一览表</b></h1> <b>回头岗村援助点</b>:魏云凡、祖许维、陈梓圆、郭景茹<br><b>杜 寺 村 援助点</b>:崔雯、陈保力、陈彩娟、刘叶、李少婷<br><b>美院北区隔离点</b>:张涵,田诗雨,陈娜,贾普<br><b>县城小区监控点</b>:周利园、李伟、刘月红、王晨<br><b>滨河南区值守点</b>:曾荣申、丁建设 <h5><font color="#9b9b9b">杜寺村援助点老师:崔雯、陈保力、陈彩娟、刘叶、李少婷</font></h5> <h1><b>崔雯</b><br></h1><h5> 早晨五点10分起床准备组织做核酸。白天巡街,晚上封门落锁,十点或者十一点回到住的地方。为了方便防疫工作,由杜固中学宿舍 搬到杜寺村内住宿,条件有限,大家一起在大队会议室打地铺。有热心村民大哥为我们提供自家无人居住的新房子方便大家洗漱。疲惫但充实!</h5> <h5><font color="#9b9b9b">  天做被,困极便睡。地当床,但睡无妨。我们都是年轻人,有副好身板,这点不算什么,睡得香。唯一让我们难以入眠的是这该死的疫情何时了。 ——崔雯</font></h5> <h1><b>刘叶</b></h1><h5>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参加了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工作。9月1日正式入住杜固镇杜寺村,早上五点起床,穿上防护服组织村里的居民做核酸,维持核酸检测的秩序,八点半左右做完核酸后再去吃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巡逻,以防有些居民出现外出、串门等不安全的行为。村里的干部对我们也非常热情,为我们解决了诸多不便的条件,比如住宿、洗澡等问题。我们和当地的志愿者分头在不同的街道执勤,共同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所有人的努力配合下,我们共克时艰,必定能战胜疫情。</h5> <h1><b>李少婷</b></h1><h5>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芳香;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荫凉。在这个战“疫”中,每个人留下了战斗的痕迹,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过,在自己的战场上拼搏过,相信我们一定能奏响胜利的凯歌,吹响平安的号角。</h5> <h1><b>陈保力</b></h1><h5> 疫情如命令,一线如战场。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我最高的追求。</h5><h5> 疫情在前,他们不退,我们不退。我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餐露宿,为人民群众防疫情、守卡点,保平安。</h5> <h5><font color="#9b9b9b">  这是我们到达杜寺的第一顿饭。条件艰苦,但能坚持。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也不重要,在哪吃更无所谓。我们是来工作的,这吃法这吃相,只能做为一个花絮。说真地,这种吃法,第一次,感觉不错,可以记住一辈子。——陈保力</font></h5> <h1><b>陈彩娟</b></h1><h5> 说实话,防疫工作,真地很累,好在我们都能坚持。  </h5><h5> 8月31日上午接到通知支援抗疫,二话不说背起行囊马上出发,下午到达目的地杜寺村,和村大队交接完毕后,分配任务。由村志愿者带领我们巡街,熟悉村里情况。我们一条街一条街的转,一家一家的说,劝说所有出门的村民遵从防疫规定居家别外出。巡街一直持续到晚上。</h5><h5> 晚上8点我们回到村委会和村干部商量了接下来的工作及我们的住宿问题。村干部非常热心的帮助我们解决住宿生活中的问题。晚上8点半晚饭送过来了,吃过晚饭等到9点多公交车来接我们回杜固中学,10点开始排队领被褥脸盆等生活用品,收拾好都12点多才准备睡觉。</h5><h5> 9月1号早晨5点起床收拾行李准备搬去杜寺村居住。这一晚我们只睡了4个多小时。早晨7点我们到了杜寺村,放下行李就去帮忙做核酸维持秩序。9点左右核酸结束,村委会帮助我们安排住宿事宜。10点多开始今天的巡街任务,一直到中午1点。吃完午饭稍作休息,下午3点继续巡街。晚上7点准备吃晚饭,村委会说晚上有任务7点半集合。</h5><h5> 十几分钟吃完晚饭,我们以最快速度赶到村委会,参与晚上的挨家挨户关门落锁任务。迎接上级检查。10点多任务结束,回到宿舍准备洗漱。由于我们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卫生间,我们一行15个人排队洗漱,不一会停水了,下水道堵了。我们又联系村委会负责人解决,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收拾妥当准备睡觉,12点半发通知说早晨5点半集合。</h5><h5> 集合做核酸,又是4个小时的无眠。原来看到医护人员参与抗疫,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现在自己亲身经历时才知道,当任务紧急时休息三四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这也是每一个参与抗疫人员的生活常态!惟愿疫情早日结束,我们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h5> <h1><b>编者快评</b></h1><h5><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生活就是一本流水帐。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着。我们从陈老师的日记中,看到了她们忙并快乐着,忙得有意义,这种人生值得拥有。在杜寺村援疫的大流中学的老师们,无愧于他们的使命。他们做的,是平凡又伟大的事。这种经历相对于他们来说,一生难忘。想对于我们来说,值得敬畏。珍惜安康的生活吧,疫情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好多东西来之不易。</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杜寺村援助点老师工作照,从左到右依次是陈彩娟、崔雯、陈保力、刘叶、李少婷</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回头岗村援助点老师:魏云凡、祖许维、陈梓圆、郭景茹</font></h5> <h1><b>祖许维</b></h1><h5> 有幸成为抗疫大白,穿上防护服,感受到了闷热和窒息,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不易,见证了一次次的日出。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疫情当下,尽微薄之力,不负青春,不留遗憾,只愿我们的城市早日恢复原状。</h5><h5>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入户为村民做核酸,然后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排查各家大门上锁情况、小门神安装使用情况、监视外出现象等。一个人做多种活,一个人顶三个人使用。早晚清凉地有点冷,中午闷热地有点燥。穿上防护服里面就是一身汗,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知道,我还可以属于自己。</h5> <h1><b>陈梓圆</b></h1><h5> 战而无畏,归时无恙;风起,我们逆风而来;风停,我们平安归来;作为一名教师,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尽自己微薄之力而感到荣幸。不负青春,不留遗憾,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新乐加油。</h5> <h1><b>魏云凡</b></h1><h5> 在疫情期间,我有幸成为了志愿者,在帮助他人、奉献学校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作为志愿者,在使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我也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意义。志愿服务为我提供了接触社会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每天的日子虽辛苦但充实,很荣幸成为回头岗村抗疫工作人员团队的成员之一!</h5> <h1><b>郭景茹</b></h1><h5>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乐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同助力疫情防范与控制。在这一特殊时期,我做为新乐教师积极响应“全城抗击疫情,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要求,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加油!新乐!</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这是4位老师正在工作中,从左到右依次为郭景茹、祖许维、魏云凡、陈梓圆</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美院北区隔离点老师:张涵,田诗雨,陈娜,贾普</font></h5> <h5><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贾普</b></h5><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河北美院是全国有名的美术高校,这次新乐疫情,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隔离点。我在这里什么活都干,搬运物资、传递物品、整理房舍,一句话,为工作在这里的医生、老师、志愿者做好服务。我的三位同事每天坐在电脑前,收集汇总着大量数据,一刻也不轻松。我穿的衣服就没有干过,每天下来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虽然这里挺累,但挺开心,为抗疫做点什么一直是我的心愿,现在,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span></p> <h5><font color="#9b9b9b">美院北区隔离点老师:张涵、田诗雨、陈娜、贾普</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城区小区监控点老师:周利园、李伟、刘月红、王晨</font></h5> <h5>瞪大双眼<br>注视着小区的一举一动<br>不放过任何多余的身影<br>在楼与楼之间<br>加一道警<br>为早日实现繁华与自由<br>锁住静默时的安宁<br>守住我的阵地<br>但愿监控画面止水般的宁静</h5> <h1><b>周利圆</b></h1><h5> 这次疫情中,我们负责看各个小区的监控,查看有无人员违规流动的情况。为保证疫情防控难得的成果,防控中心要求整个市区静默居家管理,这期间大部分居民都能自觉在家听从管理,但仍然有一部分居民违规出入,我们需要把监控中的这些违规行为拍照上传至公安局,然后对这些居民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工作。经过几天的监督教育,大部分公民也都能做到不出户,我们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h5> <h5><font color="#9b9b9b">  城小区监控点老师正在工作中。从左到右依次是李伟、周利园、刘月红、王晨</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滨河南区值守点老师:曾荣申、丁建设</font></h5> <h5>一夫当关<br>出入凭证件不刷脸<br>扫码登记验卡<br>一丝不苟<br>但求小区平安<br>顶烈日,热点算什么<br>伴星晨,心急不觉寒<br><br>一件红马甲<br>一道风景线<br>矗在门前<br>凝视遥远</h5> <h5><font color="#9b9b9b">  从今天到明天,从8点到8点。每一位进出都要细细盘查,不放过一丝疑点。困极了,就原地转圈,一定要睁大双眼。饿了,吃一包方便面,就是一日里的正餐。由于各个环节紧紧相扣,对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发现。</font></h5> <h1><b>服务进行时</b></h1><h1><b>为老师支援抗疫护航</b></h1> 这次我校老师赶赴重点地区支援抗疫,主要的工作归纳起有:协助为村民做核酸检测、巡逻分包封闭管理、做好相关的监控工作等。为更好的明晰这些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艰苦性,特汇总前些时间编写的写实诗,以飨读者。 <h1><b>one 为村民做核酸检测部分</b></h1> <h5>核酸检测<br>让病毒无处藏躲<br>每天一次<br>直到解封的那一刻<br>什么也别说<br>请张开嘴巴,啊一声<br>谢谢配合</h5> <h1><b>two巡逻分包封闭管理部分</b></h1> <h5><font color="#9b9b9b">为了更有效地抗击疫情,全市进行静默管理。巡查小组的老师们,在“烈日与暴雨”下,顶着太阳伴着星星,穿行在大街小巷,宣讲政策,督查情况,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在他们的微信走步app中,每天的步伐都不下数万。</font></h5> <h5>走在寂静的大街上<br>才感觉到世间如此空旷<br>曾经恐惧病毒的淫威<br>现在真正地体验到了人民的力量<br>听党话,向前方<br>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br>我们一定打胜仗</h5> <h1><b>there战地心情</b></h1> <h5>没想到柔弱的小肩膀</h5><h5>咋这么坚强</h5><h5>穿上防护服</h5><h5>就成了另一幅模样</h5><h5>不倒下不退岗</h5><h5>困了累了又何妨</h5><h5><br></h5><h5>没想到小性格这么犟</h5><h5>与疫情拼疯狂</h5><h5>我是天使我怕谁</h5><h5>紧紧抓住疫魔不放</h5><h5>使出全身力量</h5><h5>杀光斩净叫它灭亡</h5><h5><br></h5><h5>隔离衣内汗水成汪洋</h5><h5>护目镜里依旧沉重目光</h5><h5>公告里的数字还在跳动</h5><h5>核酸检测的路还很长</h5><h5>喝口矿泉水就是渴望</h5><h5>无法停下手里的繁忙</h5><h5>既然有了这份责任</h5><h5>一定会抗起这份担当</h5> <h1><b>four平凡的勇士</b></h1><h5>平凡的身影</h5><h5>默默在校园里穿梭</h5><h5>一支粉笔</h5><h5>演绎着阳光的生活</h5><h5>把未来捧在手里</h5><h5>在白纸上涂上红色</h5><h5>留下一段人生中最美的传说</h5><h5>纤细的声音</h5><h5>铮铮在党旗下鸣响</h5><h5>一副身膀</h5><h5>逆行在疫情的前方</h5><h5>把汗水装在心里</h5><h5>在风雨中值守站岗</h5><h5>铸成一颗使命中最亮的奖章</h5><h5>每一个角落都值得铭记</h5><h5>那里是封控中严守的阵地</h5><h5>每一次努力都依然清晰</h5><h5>那些是岁月里青春的痕迹</h5><h5>在新乐静默的日子里</h5><h5>老师,不能没有你</h5> 审核:张建立<div>制作:张彦辉</div>

疫情

抗疫

我们

老师

核酸

新乐

杜寺村

防疫

工作

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