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这是明清时期的中轴线长度,如果扩展到元代的历史遗存,那么从南边永定门外的“燕墩”,到北边元大都城垣遗址,就有13公里多。</p><p class="ql-block">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赞美这条中轴线是“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p><p class="ql-block"> 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内城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徒步北京的计划部分,2022年7月23日开始,启动徒步“北京的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两天接续徒步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金中都、元大都、明清都城示图</p> <p class="ql-block"> 燕墩为一座上窄下宽、平面呈正方形的墩台,位于永定门外。</p><p class="ql-block"> 燕墩始建于元代,据文献记载,元、明两代北京有五镇之说,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因南方在“五行”中属火,故堆烽火台以应之。燕墩在元代始建时,只是一座土台,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至今燕墩上竖有清乾隆皇帝的御制碑。</p><p class="ql-block"> 燕墩处在元大都中轴线上,正对元代宫城丽正门,在明清中轴线以西150米。</p> <p class="ql-block">燕墩</p> <p class="ql-block"> 永定门又称正阳外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完工。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相继拆除。2004年,北京市仿照乾隆年间式样,根据民国时期对永定门的测绘资料,重新复建了永定门城楼。</p><p class="ql-block"> 永定门城楼是一座重檐阁式建筑,原来的永定门主建筑包括城台、箭楼、瓮城等,04年复建的城楼不再包括瓮城部分。永定门城门建筑是北京外城南垣的正门,也是北京城明清中轴线的南起点,是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永定门</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公园</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公园中的“古中轴线”</p> <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在中轴线东侧,占地4000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p><p class="ql-block"> 天坛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p> <p class="ql-block">南方北圆(天圆地方)的坛墙</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p> <p class="ql-block">圜丘</p> <p class="ql-block">斋宫</p> <p class="ql-block">双环万寿亭</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与天坛隔中轴线相对,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年至1420年),占地两千亩。</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先农坛公园只保留着先农坛的核心区部分,面积仅剩几百亩,主要由“拜殿、太岁殿、一亩三分地、观耕台、先农神坛”等建筑构成。其他的部分都已经被先农坛体育馆、学校等单位和机构所占用。</p> <p class="ql-block">拜殿</p> <p class="ql-block">拜殿前供奉的25个神位</p> <p class="ql-block">太岁殿</p> <p class="ql-block">被先农坛古建筑博物馆收藏的“隆福寺万善正觉殿位于中间释迦牟尼佛上方的藻井”。</p> <p class="ql-block">观耕坛:作为春季皇帝检阅大臣们农耕的地方,观耕台前(南方)大臣们耕作的农田有一亩三分地。</p> <p class="ql-block">一亩三分地</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一亩三分地里种着水稻、玉米、高粱、黄豆等植物,长势都很好。应该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p> <p class="ql-block">先农坛的六百年侧柏</p> <p class="ql-block"> 天桥历史上是一座中轴线上南北方向的“锣锅桥”,纵卧在东西向龙须沟上。由于是天子经这里去祭天(天坛)、祭先农(先农坛)的桥,故称天桥。</p><p class="ql-block"> 元代时,天桥处在大都城的南郊。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天桥成为外城的中心。清代的前三门外是会馆、旅店、商业集中之地,天桥一带逐渐出现了茶馆、酒肆、饭馆和卖艺、说书、唱曲娱乐场子,形成天桥市场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年间京汉铁路开通后,车站设在永定门外马家堡,往来的旅客由永定门出入,多在天桥一带旅店落脚。民国时,这里又先后出现了戏园子、游艺园等娱乐场所。有轨电车(当当车)在这里设站。从此,天桥周边的商业、服务业、手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30日,接续中轴线徒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公园中复古的“天桥”和“御碑”</p> <p class="ql-block">天桥复古的四面钟楼</p> <p class="ql-block">天桥的天主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铺着铛铛车铁轨的前门大街</p> <p class="ql-block"> 天桥在中轴线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存在,而天桥文化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是老北京的一张名片。</p><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桥处在外城中间地带,明清时期十分的繁华,在今天的天桥和前门大街两侧依旧保留了很多当年的文化遗存,有几十家上百年的老字号和类似“天乐园”这样的戏楼聚集于此。而在前门大街东侧开辟的鲜鱼口仿古建筑群,算是为老北京的天桥文化留了点位置。</p> <p class="ql-block">大栅栏</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源升号”酒坊的酿酒技师酿出“二锅头”酒。</p> <p class="ql-block">“隆庆祥”拥有四百年家族制衣史</p> <p class="ql-block"> 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是一家具有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天福号的酱肘子曾作为清宫御膳必备佳肴获赐进宫腰牌,在京城享有“乾隆酱汁传百年,慈禧腰牌通天下”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稻香村”和“步瀛斋”</p> <p class="ql-block">“同升和”布鞋</p> <p class="ql-block">鲜鱼口</p> <p class="ql-block"> 天乐园戏院位于鲜鱼口街东头,是拥有近200年历史的老北京戏院,历史上京剧“四大名旦”都曾在此驻场演出。毛泽东亲笔题词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此发表。作为京剧表演的重要舞台之一,天乐园毫无疑问地见证了百年京剧的整个沉浮过程。</p> <p class="ql-block">全聚德烤鸭店</p> <p class="ql-block">清真第一涮“东来顺”</p> <p class="ql-block">鲜鱼口的三里河</p> <p class="ql-block"> 在珠市口到正阳门箭楼的鲜鱼口一带,作为老北京外城“天桥文化”的核心区,这里是最热闹和繁华的市井所在,聚集着各地的会馆,如台湾会馆、广东、江西、湖北、湖南、长春等地市的会馆。虽然很多“会馆”遗址已经破旧甚至只剩了一块牌子,但可以看出历史上这一带之繁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段中轴线两侧有很多的博物馆,最大的当属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还有天桥的自然博物馆,这都是国家级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旧楼改成了铁路博物馆,天安门西侧的西交民巷在民国时期是金融街,旧时的大陆银行、保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旧址改成了中国银行博物馆和中国钱币博物馆。天安门东侧东交民巷民清时期是使馆区,其中的花旗银行旧址现在是警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铁路博物馆在天安门广场东南角,是一幢三层洋楼。原是1906年开通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旧楼,外形很欧风,一看就知道这条铁路是欧洲人修的。在展览中可以看出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兴起了铁路修建高潮,到清王朝垮台的1911年,全国铁路已经开通5000公里,1949年通达旅程已经超过两万公里。极具代表意义的是清王朝时期的许多铁路路权属于列强,甚至我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是英国商人在上海擅自建造的,最后清政府还花了28.5万两白银买回来再拆掉。这些一百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事令今天的我们唏嘘。</p> <p class="ql-block">旧银行改建的中国钱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城楼和箭楼:</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个巨大的瓮城,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米,内有空场,四向均有门。</p> <p class="ql-block">正阳门箭楼,现在是前门大街最北段</p> <p class="ql-block"> 分两天徒步24公里,用时13小时,沿中轴线从“燕墩”兜兜转转抵达正阳门,直线距离4公里,差不多接近明清中轴线的半程,以“北京的中轴线(1)”记之。8月7日开始启动东北自驾20天行程计划,徒步中轴线计划暂时搁置一个月。</p><p class="ql-block"> 人在旅途,且行且记录。</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5日整理于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