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云冈中学1958年建校,历史悠久,积淀厚重,文化源远,人才辈出。 2022年是云冈中学建校64周年。为喜迎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全面落实大同市创城工作,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以李生文校长为组长,杨其昌、李敏等老领导、老同志为顾问的云冈中学校史编写组。为更全面,更真实地呈现云冈中学的建校历程,特向在云冈中学工作、学习、生活过的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校史资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回望校史 感怀今朝 奋进未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校史编撰前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0px;">———李生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校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展示记录,校史是一所学校不容忽视的德育教育。它记载着学校的创建、发展、起伏的历程,是办学特色和治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根据市区创城文件要求,学校决定成立以李生文校长为组长,以杨其昌、李敏等老领导、老同志为顾问的云冈中学校史编写组。编写组由综合办牵头,由白富明、马德栋执笔,由党办、校办、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工会、团委、安全办、年级组、特别是在职的广大教师、历届毕业学子、社会各界人士负责人提供校史资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校史编撰工作是一项系统编撰工程,是一项必须特别存心的工作,首先要充分发挥首创效应。本着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力争传承历史,启迪未来。第二,力求完整,不留遗憾。云冈中学发展经历了校址搬迁,学校性质变革等因素,每个发展阶段都不可或缺,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既有苦难又有辉煌,苦难和辉煌都是辩证的,要做到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经纬交织。第三,要见人、见事、见图片,让史情结合,让图文传史。见人就要让历史鲜活,见事就是让脉络清晰,见图就是让往事呈现。力争把云冈中学“走过的路”与“做过的事”通过图文紧密联系起来,摄取不竭的动力,推动学校向好发展。第四,开门志史,汇集各方。要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充分利用老领导、老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全面收集、整理、挖掘、总结办学历史。第五,通力合作,上下齐心。校史的编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编写过程中需要大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不要推诿,不要事不关己,全力配合校史编写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希望校史编写组成员,在编写校史的时候,尊重历史,存真求实;述而无论;全面记录,远略近详;经纬联合,时段切割;以志为主,图标为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希望以此次校史编撰工作为契机,通过拜访、收集、整理、挖掘、编撰等工作,很好地回望云冈中学的校史,感怀云冈中学的今朝,展望云冈中学的未来。更希望云冈中学校史成为毕业学子的美好回忆,成为在校学生的良好教育,成为一代云中人的豪情志气。</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云冈中学校史编写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二〇二二年九月一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