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一切对世界还是处于封闭状态,如同披着薄纱般,不容易让人接近和认识。那时候的我们,属于毛泽东时代成⻓的⻘少年,对世界的认知也开始有初步的印象和看法,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环境,却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缓和了中美之间的关系,⻓达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有了松动迹象,为1979年中美建交铺垫了基础; 也开始为申请移⺠美国打开了一扇天窗。特别在侨乡广东,众多的侨属计划申请移⺠美国与亲人团聚,都在蠢蠢欲动。我的三个老表(我大舅父的儿女们,一个表姐,一个表哥,一个表妹),就在那时申请出国,经香港去美国,他们的父母和兄⻓都在美国多年,申请他们移⺠往美团聚。由于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故需要到香港获取赴美签证。所以出国的途径第一步要先到香港。</p> <p class="ql-block">这照片是1968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六口和大舅妈及子女们一起在广州的合照;左边三个就是文中主角。大舅父和大表哥已经侨居美国,故不在照片中。</p> 准备出境 <p class="ql-block"> 经过街道派出所到广州市公安局几年的层层审核,老表仨终于在1978年四月初获得书面批准去香港,同时通知几天后到公安局出入境办公室领取香港入境通行证。利用这几天的空档,⻢上回江门新会乡下与众多的亲人们告别,并赶在拿取香港入境证的当天早上回到广州。那时的交通是非常不方便的,从广州到江⻔一百公里的距离,要乘坐一 个晚上的轮船,在隔天的早上在江⻔转乘汽⻋到新会各地与外祖父母、姨、舅和姑姑(我妈妈)等亲人告别。 (如果坐⻋去江⻔,就没法赶上每天早上才有的班⻋去新会各地)。计划很好,时间安排衔接无缝; 但人算不如天算,在回到广州的那天清晨,接近广州的轮船,突遇大雾,雾锁珠江,船无法前行,只能抛锚待旦,而且不知何时能启航。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是早上九点了,船依然停在江心,心急如焚的他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不时轮流跑到船舷,看看远方的天空有否转好的可能? 因为他们必须在下午两点要去拿香港入境证。怎么办呢? “能否租一只旁边的小艇,把我们接驳载到岸边,我们再想法租⻋回家? ” ...... ,各种方案和可能相互讨论着。告诉船员,请示船⻓,都认为过于危险而不能贸然行动并告吹。将近十点才获得了幸运之神的眷顾,雾散开航。 哇,天终于亮了! 最后在下午两点前一刻赶到了出入境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四月16 日乘火⻋经深圳罗湖海关到香港。我在广州火⻋站与大批的亲友们 一起为他们送行,三个老表每个人都提着大包大袋 (那个时期还没有蛇皮袋的出现),还带着扁担随时可挑。一个大包盛着新会陈皮等各类地方特产用作手信;一个大的网线袋套着一个胶袋,胶袋里头盛着一个大瓦锅,瓦锅装着一个烧好的酱油鸡。因为当时的广州,物质匮乏,各类物品稀缺,⻝品用品都凭票定量供应; 同时听说香港人是吃不到新鲜鸡的,专⻔从广州郊区托人买鸡回来烧好,带去香港让接待的亲人享用,故不远百里,漂州过埠经海关地“随”鸡前往。</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州火车站广场,往香港九龙深圳去的车站是在面对广州火车站右边的另外一栋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的广州火车站大楼</p> 海关遇查 <p class="ql-block"> 火⻋到了深圳,过罗湖海关才能进入香港。那时的海关非常严格检查所有物品和随身东⻄。先是非常庄重地卸下那层层包装的酱油鸡,证实是鸡,而且用筷子检查过鸡肚子里没有藏其它东⻄。当检查到他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包括照片也要一张一张地查看,当看到我的一张大学军训时穿着军装的照片,背景其实是一幅军舰大炮的画面(照相馆的背景,见下图); 海关人员如临大敌,认为有泄露国家机密之可能?…... 种种怀疑,多重解析; 仍相持不下,请领导前来。最后结论不管是否真假军人,穿着军装的照片都不可以出境。所以人可以出关;但这照片不能带出境,只能就地毁灭。</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学入学军训时的照片;军装是向带训的军人借来在照相馆拍的。看地板就可知道背景是漫画。</p> 踏足香港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多时的折腾,跨入了香港境内,迈上了火⻋。找位置坐下,才感到累渴交迫; 好不容易等到火⻋上卖小吃的推⻋过来,赶紧买了三盒饮料 (豆奶,⻅下图,在中国大陆还没有出现),每人一盒。大家看着这玩意,怎么喝? 全都密封的; 连忙把卖小吃的人叫回来,问她怎么才能喝到里面的饮料呢? 售货者有点不高兴地认为: 如此简单的问题,白痴都知道,还要我跑回头; 从盒子的底部撕开,拿出吸管,插入盒顶孔的封口处; 不耐烦地说: 这样不就能喝了吗! 我表姐接过豆奶盒子,而火⻋刚刚起步,身体的摇晃让她不由自主地用力捏了盒子,盒子里的豆奶自然地顺着吸管喷洒而出。哇…...! 的一声大叫,站在她后面的表妹被喷得满头满脸而惊呼。真狼狈不堪! </p><p class="ql-block"> 以前在中国大陆,火⻋里的乘务员打扫⻋厢后,都是把垃圾往窗口外倒掉。所以他们喝完豆奶后也就习惯地把空盒往⻋窗外扔出去。这时同⻋厢的其他乘客赶紧告诉他们,在香港火⻋上这样扔东⻄出去是要罚巨额款项的,千万不要这样呀! 跟着查票员来了,他们都拿出⻋票让检查员核对; 检察员看着他们的票严肃地说:你们是三等舱的票,而这里是头等舱,怎么坐到这里来? 老表们连忙说不知道这里的火⻋有分等,跟着别人上⻋的;同时问哪里是三等舱? 又赶紧收拾所有的行李物品,准备转移。检查员看着这三位无辜的大陆⻘年,既可怜又可笑,拿着那么多东⻄,要走过几个⻋厢; 况且现在头等舱的乘客也不多,最后说,算了,你们就坐这里吧,不要再跑来跑去; 以后注意,香港的火⻋是有不同等级艙位划分的。千恩万谢后顺利到达香港红磡火⻋站。</p><p class="ql-block"> 酱油鸡到了亲戚家后,也经过一天的折磨,自然就变馊了;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岂有不吃变馊⻝物之理? 加入烈酒等浓香配料作二次加工后,还是不失为一盘好菜!</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享誉历史的香港维他奶(豆奶饮料);一直到80年代初才在中国大陆大城市开始流行。</p> 香港经历 <p class="ql-block"> 到香港后第二天上街,适逢台⻛天,不时遇到下雨。在走过一条大街时,为避免雨水打湿头,表妹就用小手帕去挡雨,快步行走; 突然一阵大⻛,把手帕吹掉,为赶着过⻢路而没有顾及。后面有人大叫: 喂,小姐,你这样乱丢垃圾,要罚款! 吓得表妹三步并作两步,跑得更快。 </p><p class="ql-block"> 到香港后去市场买菜,第一次⻅到各种各样的鲜活海鲜,琳琅满目,(因为广州的市场还没有任何的鲜活海鲜供应) ,但价钱也相当可观。在广州工作时,表姐每个月的工资是人⺠币36 大元,看到这里几十元一斤的石斑⻥,也只有瞠目咋舌的份,最后他们只选择了鲮⻥肚, 一条鲮⻥把⻥背和⻥尾切下,把肉用作打⻥丸后剩下的⻥头带⻥肚部分,因为够便宜。 </p><p class="ql-block"> 一天,在香港親戚热情招待下,大家一起到一间茶室饮下午茶,在大家各自点好歺后,三个广州客(仨老表)非常惊讶地发现⋯⋯歺枱面上放着雪花般白色方糖,和颇为少見的新鲜柠檬片……;他们仨不约而同地问道:枱上的柠檬和糖,需要另外加钱吗?当获得不用加钱的回答后,他们既惊奇又暗喜, 这次发达啦,竟然有免费糖供应。人生第一次呀,哗啦啦,一小碗白花花的雪花方糖就被他们仨给瓜分了。可想而知他们的清香柠檬茶里,加了多少的小方糖啊!因为这是他们在地球上生活了二十年以上,第一次享受到的免费糖(free sugar),让他们终身难忘!那时候在广州,每人每个月只有半斤糖凭票供应,早中晚餐和糕点制作都包括其中;水果供应也没多少,能吃上糖水(清凉饮料)算比较高级了;糖不够,也只能买糖果放进去来充数。</p><p class="ql-block"> 在香港等待美国签证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表姐妹找到香港一家⻋衣厂的工作;缝制滑雪䄛的裤腿部分,每小时工钱有十块,干一天就比在广州工资两个月还要多。每件衣服⻋两行线,但要经常搬运成打的一堆衣物来回于工位之间。在国内,用的是脚踏缝纫机,表姐妹也算是能工巧匠,在家时都是自己缝补衣服,甚至缝制新衣服。但在⻋衣厂,用的是从未⻅过的机动缝纫机。一按开关,呼啦一下子就跑很⻓了; 不好控制,而且老把针给弄断,要不停地叫管工来换针。幸好老板好人,看到她们初来乍到,拿着一包针,交给她们说: 慢慢断针吧,快快学好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香港后第一个星期到处观光的留影。</p> 机场惊魂 <p class="ql-block"> 同年 9月 25日乘⻜机经阿拉斯加去美国洛杉矶。这是他们第一次乘坐⻜机,不得不加上这段记录,以飨读者并告后人。 在香港启德机场,与前来送别的亲友们谈笑⻛生,离别时的话语似乎没有尽头,他们全然沉醉在相互托言问候和回忆往事之中,完全忘记了时间。(那时的香港机场,出境送客可以靠近登机口,完成了海关检查仍然可以与送客相聚一起)。直到一个亲戚说,广播里好像在叫你们几个人的名字吖。大家顿然醒悟,哎呀! 到时间了,他们几乎是连跑带冲地闯进登机口,登机口的工作人员已经关⻔停止登机,而且飞机也已经在移动往跑道方向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机场人员好像是全体动员,有人用对讲机与指挥塔联系,有人用无线电跟飞行员机长通话;一个工作人员叫他们三个赶紧跟着他下楼,飞奔去登上一辆机场行李车,风驰电掣般向缓缓停在跑道上的飞机冲去。他们三个已经惊慌失措,虽然大件行李已经托运,但每人手里还拿着不少陶瓷东西和贵重物品,(那时的出国礼品,最好的就是陶瓷产品,算是中国有名特产,且在国外不易获得),因为怕托运被打碎而随身携带;其中有一个还是蛮重的关公铜像(见下图)和一个象牙雕桥。飞机放下了随机的升降楼梯,他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一个一个爬上去。工作人员说,在广播里通知你们三次了,以为你们不飞了,所以关闭了登机⻔和准备起飞。又是千恩万谢地如愿顺利进入机舱,面对着满飞机都是“鬼”的外国人疑惑不解的目光,开启了移⺠美国之旅。</p> <p class="ql-block">三位老表离港赴美时在机场与送别的亲戚合影。</p> <p class="ql-block">离港赴美在机场与送别的亲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个就是上飞机时随身带的关公铜像,现在还放在大表哥家中。</p> 结语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海关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不高,有些连照片也没怎么⻅过。当年的省城人去香港,也如同大乡里出城,刘姥姥进大观园般,什么都新鲜 - 没⻅过。三位老表都是在广州出生长大,一直到高中毕业,第一次到香港;但在广东省内也有多次游览名胜古迹的经历。当年的广州和香港,确实差距很大。这篇故事是根据以往的通讯记忆,老表们的多次口述;不是虚构,而且没有夸大,并与当事人多次沟通核实整理而成。我记得,八十年代初,广州的部分大学教授们,被邀请去高级宾馆度假,对里面的设施和空调装置等都不知所谓和目瞪口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