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十年——我的高原生活回忆录》

Di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此为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人生中的前二十一年都是在山东度过,包括我的出生、成长、小学到高中的求学,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经历,都是些程式化的东西。记忆里仅存的可能就是美好的童年、“痛苦”的考试、回不去的故乡等等……我迄今人生中的后十年是在西藏度过,包括在西藏大学读书,在山南洛扎工作,这十年倒是经历了悲欢离合种种。最庆幸还是拿起了相机,开始记录自己的人生轨迹。当把这些零散的时间碎片系统整理后,这个名为“周海迪”的十年轮廓便立时显出影来。</p><p class="ql-block"> 《在藏十年》其实已经筹备很久,至少心理层面是这样。我不止一次的想把这十年拍到的照片放到某个展览馆里,然后给参观者讲述西藏的故事,但至今未付诸行动。唏嘘、失落、扼腕,在各种情绪的催发下,我终于决定先作一篇文章,以此排遣对自己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我把这篇文章定性为一篇回忆性的图文集,讲的是全球七十六亿人类中一个个体的历史故事,它有其特殊性,不过到底还是要纳入芸芸众生的范畴。整篇文章很散,不过也映射了我的风格,文如人生,并无具体框架,走到哪算哪,写到哪算哪。一部“散体”的回忆录权当是我在西藏十年的回顾,既呈现自己,也展示这片可爱的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海迪</p><p class="ql-block"> 于2022年9月4日</p> <p class="ql-block">《摄“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说来挺有意思,当我开始着手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打开许久不用的QQ,看到自己进藏时发的第一条说说竟然是2012年9月4日,也就是今天(2022年9月4日)起笔时间的十周年。当时写到:马上就要去拉萨了、年下聚会如果没有看见我、记得拨110和120……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语境。这当然只是一句调侃的话。但醒目的日期还是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初次进藏的那段时光。</p><p class="ql-block"> 2012年的9月初,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从山东郓城来到西藏拉萨。说的学术一点,是从山东省郓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来到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求学。</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次西藏之旅,我自然是充满了许多期待,以至于时隔多年竟脑补出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前面是高耸万丈的雪山,后面是热泪盈眶送别的父老乡亲,然后再给我毅然远去的背影一个大大的特写……所以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高原之旅,我是满载乡亲们的希望而来:学业有成、前途似锦、未来可期?</p><p class="ql-block"> 但是路途遥远,交通是否不便?的确如此。郓城只是一个小县,没有火车直达进藏,我要先去近一些的地方转车。当时的情况是,我从郓城站了7个多小时到北京西,然后又从北京西坐了40多个小时到拉萨。</p><p class="ql-block"> 两天的火车硬座并没有将我的精神熬垮,相反,我异常的兴奋,兴奋于来时的路,那是一种不同地域的美:有平原,有高原,有牧场,有荒滩……你真美啊,请停一停……但火车不会停,于是40多个小时之后,我来到了圣地拉萨,正式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西藏生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藏途中(四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到拉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许多内地的朋友问我,去西藏会不会有高原反应?我的回答基本都是三个字:看情况。因为不好说,没来过之前都是未知。但也免不了再好言劝慰一番,如:放心,都是心理作用,一般问题不大。诸如此类、云云。生怕打消了朋友们进藏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在进藏时确实发生了一些反应,这里有一篇日记可以说明当时的情况,原文摘抄如下:</p><p class="ql-block"> 九月九日,来到圣城拉萨,有一个大三学长接站,在去藏大途中,诱惑我买某某公司的被子,结果被坑五百块……</p><p class="ql-block"> 九月九日晚上,突然感到头痛,我想高原反应来了,不过还好,痛着痛着就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九月十日,早晨起来,发现嘴唇干裂,鼻子开始冒火,喝水吧。发现刚接的热水就能喝,明白了,这里热水真的只有80摄氏度……</p><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一日,去校园里逛逛吧,中午,晒得我脸疼,浑身发热,高中谁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骗子!!!</p><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二日,宿舍还是我一个人,懒得去吃饭,喝泡面吧,80摄氏度的泡面,味道好极了!!!</p><p class="ql-block"> 九月十三日,同学来了好多,去打篮球了,不到十分钟,开始气喘,发现自己体质好差……</p><p class="ql-block"> 就这吧……</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2012年第一次进藏的一些记录,内容算是三分消遣七分真。然后我要跟高中地理老师道个歉,上面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以及“骗子”的称谓,全是我博取流量的噱头;其次是我要在这里做一个关于“喝泡面”的注解,山东人在口语里面喜欢说“喝面条”,而不是“吃面条”。</p><p class="ql-block"> 从日记的内容看,我在初到拉萨时有些不愉快,也许是因为当时的脑部阵痛,多夜无眠(缺氧所致,即高原反应);也许是因为需要面对一群群陌生的人(没有我郓城的同学看着顺眼?);也许是因为物价小贵(我不得不增加父母对我的开支,很过意不去);也许是因为干燥的气候(嘴唇无一日不裂,鼻血无一日不流)……</p><p class="ql-block"> 但是生活再不如意也得继续,毕竟都是大孩子了,所以Go on.</p> 《布达拉宫》 《西藏大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学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学生活可以用“伐善可陈”四个字来形容,除了拿过几次奖学金以及在学生会锻炼过一段时间外,确实也拿不出什么值得肯定的成绩。而且我有过很多不堪回首的历史,最臭名昭著的应当就是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网咖里。经反思之后,我觉得是山东升学压力太大,一股冲劲憋到高考,但是考上之后就开始漏气,像个皮球,直接瘪了、颓了,所以天天上网,麻痹自己、放浪形骸。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没有进取心,且不能自律,因此误了很多事。</p><p class="ql-block"> 当然也有一些有趣的事,常常弄得我哭笑不得,可以放在这里聊一聊。</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当属“藏语一级事件”。西藏大学有规定,凡是在学校读书的汉族,都要通过藏语一级考试才可以拿到学位证书,这个考试一学期举办一次。第一次考完之后,班长说咱们班全部通过,我当时非常高兴,还在第一时间发了说说:藏语一级已过……其实不然,后面仔细查看名单,发现全班就我没过(我想,大约班长的确没仔细看名单)。而我当时的心情就像考了倒数第一,可不就是倒数第一吗?于是立马就想跳到拉萨河里面去……但终于还是没去。藏语一级也困扰了我将近3年的时间,考了接近四五次,大概是在大三下学期终于通过。</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是“不洗衣服事件”。我在大学时酷爱一件蓝色外套,因此买了两件轮换穿。但时间一长,一位同班的女同学发出了灵魂拷问:周海迪,你怎么老穿一件外套不洗啊?我……我啊……我当时竟一时语塞,张不开嘴。是解释还是不解释?解释就是掩饰,不解释就是默认。而且就算去解释,谁会相信一个人竟然会买两件同样的外套?我真想搬出孔乙已他老人家的一句话:读书人的事,能算“不洗”么?但终于还是忍住没说话。回到宿舍后,我把两件衣服同时挂在衣架上,为它们拍了一张合影,并发了一条说说,配文道:其实我有两件这样的外套,可别说我老穿一件衣服不洗了。噗~</p><p class="ql-block"> 其它详细的事例也想不起来了,只有一些零星的碎片可以列举:</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英语四级考试,答题卡没涂完,考了423,现在想想也是非常可乐;</p><p class="ql-block"> 有位男同学开玩笑说喜欢我,真的是笑死(后经反复证实,我俩的取向都很正常);</p><p class="ql-block"> 有次体育测试,跑完1000米之后口吐血丝(高原运动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 我基本没缺过课(鄙视Or赞美?我的大学还完整吗?);</p><p class="ql-block"> 有次打篮球伤到了小手指,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那根手指一直翘着(因为不能活动),因此得了一个外号叫“小指头”;</p><p class="ql-block"> 因为大学时期喜欢穿蓝色衣服,同学们还给我起过一个外号叫“蓝精灵”;</p><p class="ql-block"> 大三那会在拉萨瑞吉酒店实习,因此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在实习结束后,有位叫Fred的同事送给了我一本书,是胡适先生的《中国的哲学》,我一直在认真保存;</p><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2012级旅游管理一班和二班有很大的不同,一班的同学比较好动,二班的同学则比较稳重。所以需要看书学习的时候,我就喜欢跟二班的同学在一起;有时候需要放松一下,我就喜欢跟着一班的同学跑。不过实事求是讲,我虽然是二班的,但还是跟一班的同学待的时间多一些,因此断定自己也是个好玩的人(这样给一班的同学定性,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意见?);</p><p class="ql-block"> last but not least,还有我的各位老师,他们都是些博学多识的人,传授了很多专业且实用的知识,让我至今受用。还有藏大的办学理念:“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这些都深深影响着我。</p><p class="ql-block"> 现在也记不得许多事了,但后面肯定会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2022年9月4日)</p> <p class="ql-block">《在藏族同学的帮助下试穿藏装》</p> <h3 style="text-align: left;">《大一暑假期间的军训》</h3> 《大半夜跑去看文成公主实景剧》 《拉萨瑞吉酒店的三位实习生》 《憧憬未来的三位少年》 《老几位在林芝玩的挺开心》 《说个好笑的事:马上就要失业了 》 <h3 style="text-align: left;">《恰同学少年》</h3>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2012级旅游管理2班全体男同学合影》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2012级旅游管理2班全体同学合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台相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相机,我们现在就聊一聊跟摄影沾边的话题。为什么说跟摄影沾边?因为相机≠摄影,即:摄影不一定要用相机,有相机也不一定会摄影。二者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然划等号的联系。至少我不是,我买相机不是为了摄影,而是为了记录。</p><p class="ql-block"> 2014年,我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奖学金,金额不高,只有3000元,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笔“巨款”。思来想去,我决定购买一台相机,理由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是我的专业为旅游管理,免不了去一些景点景区参观学习,相机也许能派得上用场。</p><p class="ql-block"> 二是西藏的风土人情简直让我太着迷,没有相机记录哪行?</p><p class="ql-block"> 三是大学有很多自由活动,爬山、过林卡等,带台相机也许能帮同学们拍拍照。</p><p class="ql-block"> 所以你看,我买相机并不是为了摄影,更多的是为了记录。相较于照片美不美,我更注重的是照片“真不真”,我没有太在意参数,能够记录当下才是我唯一尊奉的法则。</p><p class="ql-block"> 但不得不说,因为有了相机,我在长期摸索实践的过程中,无形中储备了一些关于摄影的知识和技能,也为我日后成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器材爱好者)提供了许多的条件和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忘提了,我的第一台相机是Canon PowerShot SX50 HS,购于2014年,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目前已停产。</p> 《次角林村落一隅》 《从拉鲁湿地眺望布达拉宫》 《拉鲁湿地里的小牛》 《西藏大学足球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毕业之后、工作之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是指2016年6月-8月,在藏大毕业之后、去录取单位报到之前。我尽量简短的加以概述:期间我在一家饺子店做了几天临时工,在藏大驾校考了科一和科二,偶尔也与一些暂住拉萨的同学去散步、爬山。总的来说,那两个月应该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最惬意的一段时光。</p> 《毕业后,我们来了一次拉萨环城一日断腿游》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孤独之旅——洛扎,我沉重的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山南有“两Cuo一浪”,即措美、错那、浪卡子,这三个县都是山南市高海拔县。公考成绩出来之后,我心里还在寻思,只要不去这三个地方就好。后面果然如了愿,我完美的避开了它们,来到了山南市最远的地方——洛扎。</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人踏上一段未知的路,如同2012年从山东来到西藏。我记得当时这样写道:洛扎,我沉重的一步。</p><p class="ql-block"> 早上大约七八点钟坐上班车,翻过岗巴拉山、羊卓雍措、普姆雍措、蒙达拉山,一路长驱直入。孤独之旅,还好有美景相伴。大概下午三四点钟,我终于来到了这座边城。</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提,我的大部分行李已经提前从西藏大学寄到了洛扎,在此也非常感谢倩琳女士帮忙接收,省去了我很多麻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往洛扎的路(六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工作小记——六年做了三件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洛扎之后便正式开启了我的工作生涯,其实在这六年间我只做了三件事,即:扶贫、乡村振兴和组织工作。</p><p class="ql-block"> 因为工作内容很多,在此不一一细讲,只按时间线作个大概的说明。扶贫干了约5年,即:2016年9月-2021年6月;乡村振兴干了约1年,即:2021年6月—2022年7月;组织工作干了约2个月,即:2022年7月至今。</p><p class="ql-block"> 这三件事单抡出来哪件都不轻松。比如扶贫,我前一天到办公室报到,第二天就紧急投入到了工作中。虽然领到了房子,但没有时间买床,加之人生地不熟,也没有找人帮忙代买,因此打了几天地铺。在后续的工作中,加班加点更是常态,周末基本无休,法定节假日也只给放一天或者半天,可以收拾收拾房子、洗洗衣服之类。而且一开始我只负责起草办公室的简报信息,后面由于人手不够,又被安排撰写各类大型材料,因为能力有限,曾经一度否定自己,甚至被逼到痛哭,郁闷的几天不说话……但是后面也就这样慢慢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乡村振兴是在扶贫结束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很快便能进入角色,此处略去。组织工作对我来说却是一大挑战,因为较之前的工作系统不同,相当于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目前也只能尽力而为。但是有机会能在这么重要的岗位工作和锻炼,我自然十分开心。我相信这会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会使我一生受用。</p><p class="ql-block"> 我真的非常感谢在扶贫、乡村振兴以及组织工作中遇到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你们教会了我很多,授予了我很多,方能使我一路披荆斩棘,完成各种蜕变。</p> <p class="ql-block">《洛扎县城——我的工作所在地》</p> 《周海迪与他上下班骑行的自行车》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路历程——我在洛扎的三种“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种“境界”其实就是我对洛扎的三种态度,再直白些就是我对工作环境的三种看法。此处简单列个纲:</p><p class="ql-block"> 1.既来之、则安之;</p><p class="ql-block"> 2.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3.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从个人角度出发,三种“境界”并无高低之分,只是代表了我在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想法,确切的说,是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即:留、去、留。</p><p class="ql-block"> 先说第一种。初到洛扎时,我对这个地方并没有多少归属感,只当是既来之、则安之,能落脚、暂可留。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我试着去融入,但融入不了时亦不勉强,我会玩摄影、听音乐、打游戏,自娱自乐。至于我曾经抛出的那句“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慰藉的呐喊。</p><p class="ql-block"> 然后第二种。我的思想在这段时期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去”“留”之争。我考过三次研究生(上过考场的只有一次,其余两次弃考)……想过辞职去做一名摄影师或者教师,甚至辞职报告已经拟好……想过考遴选……想过……但诸事终归无果。如果那次研究生真的考上,我会不会选择辞职去读呢?……可是没有如果。这也是我人生历史中的一个“悬案”。</p><p class="ql-block"> 最后聊聊第三种。我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会换位思考,逐渐从内心接受并喜欢我的工作环境,逐渐从内心接受并喜欢洛扎这个地方。也许洛扎是山南最远的县,但相比阿里、那曲、日喀则中更远的县,我就是幸福的;也许我的工作很累,但我学到的更多,成长的更快,我也是幸福的。所以“好”与“坏”,也许并不在心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洛扎之月——人生何处无月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之路——是偶然、是兴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亦是坚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摄影之路起始于洛扎,而且有很大的偶然性,也许很多人不信,但事实确实如此。</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偶然是开始使用单反。为了完成一个拍摄任务,我拿起了办公室那台佳能6D(后面我俩成了老搭档)。但当时对它非常陌生,尤其是对快门、光圈、ISO、对焦等毫无概念。后面可想而知,那次的照片大多是失焦、过曝、死黑……</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偶然是与一位司法局的援藏前辈进行交流。我们初识于橡树网(一家摄影网站),后面得知这位前辈也是山东人,于是约了时间一起吃饭。我也因此请教了很多摄影方面的知识,从那之后算是真正入了门。</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偶然是与一位电视台的援藏前辈进行交流。对摄影知识的渴望让我寻到了这位前辈,他也毫不吝啬,对我讲了很多,且比较系统,而且对摄影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概述,让我的摄影思想开始有了一些深度。</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偶然是开始接触修图……</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偶然是开始认识镜头……</p><p class="ql-block"> 第六次偶然是开始了解相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正是一次次的偶然,使我的摄影技术日趋成熟。而且每一次的收获都能使我更加坚定对摄影的坚持。于是我的坚持培养了我对摄影的兴趣,而我的兴趣又促使我更加继续对摄影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终于, 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雪域马帮(2017)》</p> 《羊卓雍措(2018)》 《独家独院(2019)》 《格桑美朵(2020)》 《于人海中(2021)》 《“阿吉拉姆”(2022)》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用摄影之眼看洛扎——这是一片山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梦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每一名在洛扎生活过的人都会对这个地方有一个特定的印象,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说它远、有人说它狭,有人说它是条沟、有人说它像座谷……可能都对。但自我爱上摄影后,便对这个地方有了一种特殊的“偏见”,在我眼里,这是一片世外桃源,是许多人寻不到的山水梦境。这是我用了接近6年“上下求索”后得到的答案。杠精闭嘴,请随我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扎——山水梦境(十五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篇——电子化的图像、被封存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时光、有据可考的化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生活经历大致已经讲完,所以最后的篇幅将重点用来展示图像。我要把内存卡里面的照片悉数翻遍,把这些封存的时光提取出来,让这些“化石”重现曾经走过的路。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据我大概的估算,单这十年拍的照片总和就有十几万幅甚至更多。如何取舍也是我面临的最大难题,但我会尽力选出一些代表性的瞬间呈现给读者。既展示西藏,也展示我。(因为摄影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说“也展示我”的时候,是想让大家通过我拍的照片了解我,而非让大家欣赏我的自拍照。此处是一个小小的说明。)</p> 《布达拉宫》(拉萨) 《南迦巴瓦》(米林) 《羊卓雍措》(浪卡子) 《库拉岗日》(洛扎) 《文成公主实景剧》(拉萨) 《着藏装的小朋友》(洛扎) 《扎西德勒》(拉萨) 《牧羊》(浪卡子) 《转经轮》(洛扎) 《“阿妈”的回眸》(拉萨) <p class="ql-block">《人间仙境·天上羊卓》(浪卡子)</p> 《锅庄》(泽当) 《祈祷》拉萨 《雅鲁藏布大峡谷》(米林) 《雅鲁藏布江滩》(朗) 《依偎在阿妈旁》(拉萨) 《空谷幽兰》(洛扎) 《小‘卓玛’》(洛扎) 《俯瞰雅鲁藏布》(贡嘎) 《巴松措》(工布江达) 《大叔的转经轮》(拉萨) 《辩经》(拉萨) 《从那东山顶上》(错那) 《‘玛吉阿米’》(拉萨) 《无意间连续三年的邂逅》(洛扎) 《雾漫群山》(错那) 《玛尼石堆》(洛扎) 《羊卓雍措湖畔》(浪卡子) 《煨桑塔》(洛扎) 《西藏印象》(拉萨) 《理光GR》(洛扎) 《雀趣盎然》(洛扎) <p class="ql-block">《Mia&Jader——历史性的邂逅》(拉萨)</p> 《夜色下的布达拉宫》《拉萨》 《羊卓雍措》(浪卡子) 《你好,小朋友》(洛扎) <p class="ql-block">《阿佳的背影》(拉萨)</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律动》(拉萨)</p> 《长“枪”在手》(洛扎) <p class="ql-block">《对这个世界的审美负责》(拉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番外篇——答记者问(自说自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者:虽然你的写作能力很差,但是你的拍摄水平更差,可即便如此,你还是坚持完成了这篇文章,请问你的动力在哪儿,你的动机又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周:我的动力在于我对摄影的执着,我的动机源自我对西藏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记者(鼓掌):我们了解到你在西藏生活了十年,那你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在如何表现西藏方面?</p><p class="ql-block"> 周: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摄影风格。现在对自己的期许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文摄影师和风光摄影师,人文感动自己,风光感动别人,二者互为补充。在长期的拍摄过程中,我的风格已经发生过很多变化,“浓墨重彩”、复古寡淡、高对比度黑白、油润德味……也许当时认识是好的,但现在看则有些“辣眼睛”。应该是每段时期都有不同的审美。不过我会尽快建立自己照片的识别度,让别人看到照片就会说:哦哦,这是周海迪拍的。</p><p class="ql-block"> 记者:有资料显示,你在西藏的十年里拍了十几万幅图片,都是在拍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周:我的拍摄主体很多,最喜欢拍的还是西藏文化,带有文化印记的人、事、物均可。如:锅庄、藏戏、民族服饰等等。最期待的是参加一场篝火晚会,把大家一起把酒言欢、载歌载舞的场景拍下来。我对西藏的“时尚新潮”不感兴趣,这确实是一个趋势,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也都不会因循守旧,只要与外界有联系,都会被裹挟着往“前”走。但传统的优秀文化不能丢,这是基本前提。正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风潮,有人推新,有人守旧,“德先生、赛先生”要学,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血脉亦不可断。所以我会用相机继续记录,尽自己最大努力呈现一个厚重的西藏。</p><p class="ql-block"> 记者: 最后一个问题,可以谈谈你对摄影的看法的吗?</p><p class="ql-block"> 周:我认为摄影与孤独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我的理解中,摄影是一个人的狂欢,是将孤独演绎到极致的利器。街拍尤其如此。一个人,一部相机,一座城市,游荡于某个街头,摄下令人动容的瞬间,然后开心的像个孩子……这就是我在八廓街拍照时的状态,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个疯子,但我并不在意。而且我认为,真正的摄影不能与人同行(xing,二声),因为同行意味着妥协、迎合和折中。当遇到一处美景时,别人驻足片刻便要继续赶路,你却要等待那一束光,或者寻一个最佳的角度。同行负了自己,停留误了别人,进退两难,为之奈何?总结下来就是:一个人最自在,有些路必须自己走。当然,必须带上相机。</p><p class="ql-block"> 记者:非常感谢你的分享,请问还有什么话要对读者说吗?</p><p class="ql-block"> 周:我还有一段话放在了最后,希望大家能够耐心阅读。感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洛扎,2017</p> 拉萨,2018 泽当,2019 洛扎,2020 洛扎,2021 洛扎,2022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写在最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西藏回忆录大致就写完了。但是十年发生的事真的可以用几篇章节,几十幅照片就可以归纳的了吗?怕是不能。所以以后我还是会每年坚持写一篇图文集,记录我在西藏的点点滴滴。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办个摄影展,或者出本摄影集,好好地讲一讲高原上的人和事,我觉着会非常有趣。</p><p class="ql-block"> 总之,谨以此篇致在藏生活了十年的我吧。</p><p class="ql-block"> 用之前看过的两句话收尾,作者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原因是那篇文章已经删除,但有两句话一直默记于心并且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西藏是我今生一次,一次半生,不会醒的梦;</p><p class="ql-block"> 故乡是我碾转反侧,寤寐思服,梦不到的风。</p><p class="ql-block"> 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海迪</p><p class="ql-block"> 2022年9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