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后,坚守在祖国边防线上的指战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不惧严寒和冰雪,坚守在战斗岗位上,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祖国每一寸土地。</p><p class="ql-block"> 内地的父老乡亲时刻没有忘记浴血奋战在前方的人民解放军,源源不断为子弟兵送来了大量的慰问物资、慰问演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封封慰问信。</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的参战部队就驻防在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五林洞镇附近,离此27公里外就是祖国的神圣宝岛一珍宝岛。</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公路就是当年和现在的一条唯一公路。那时候的小镇卫生所、百货商店已经移至别处。我们最留念的邮局不知什么时候被烧毁了,这里盖了不少房子,相对来说还是有变化,这里总是让我们这些经历的人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就在那个时候,我和一群高中生来到这里,通过一段军训、一个学期的业务培训参与到通信营无线电连的行列中,既是卫生员,又是连队文书,还兼顾通信员,冬季还得兼顾连部烧炉工,连部的火墙和地火龙烧的可以烤红薯啦,连长、指导员直拍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饶河县通往五林洞小镇的唯一一条公路。</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当时还是一条土路,我们的营房就在标志牌的右侧不到一百米。2014年,我去黑龙江走访老干部时绕道去了一趟,没想到面目全非,营房成了养鸡场。营房周围的原始树林已经由新种植的树木所代替!</p><p class="ql-block"> 从连部到营部约有150米的距离,那年冬季,我每天都要踏着厚厚的积雪到营部取信,踩在雪地上,大头鞋与雪路摩擦产生的咔嚓、咔嚓的声音太美妙了,一点也不亚于维也纳音乐大厅产生的共鸣声!道路两旁都是一些参天大树,这里冬季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最深处可达一米多。雪地上经常出现动物搏斗的现场、皮毛和鲜血洒落在晶莹剔透的雪原中。</p><p class="ql-block"> 临近过年的时候,有一天营里特意来电话通知让我去取信。那时候内地来信是我们最期盼的,可是没想到从营部领回来一麻袋慰问信和鞋垫。营部书记说,慰问信要分发到每一位官兵,还要求每人写一份心得体会。回到连队后,大家见到这么多的慰问信,既兴奋又好奇。连长说,每人十封,每人写一份感想、再给其中一位慰问者回封信,感谢全国人民对子弟兵的节日问候和厚爱!</p> <p class="ql-block"> 这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信,阅读后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备受鼓舞。</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封来自广州越秀区一位小学生的慰问信,她用稚嫩而经典的语气写到“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向解放军叔叔致敬!我是一名小学生,老师说,学习不好就不能当个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真是这样吗?那我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将来和你们一样,不怕苦、不怕死,保卫祖国、保卫和平,打败入侵之敌!</p><p class="ql-block"> 那时侯书信中好像很忌讳”爱”这个字,否则结尾上 一定会追上“我爱你解放军叔叔!”</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好像给这个小同学回了一封信,大意就是:你的慰问让我们倍感亲切和温暖,我们不会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一定站好岗,阵地和我们同在!小朋友要好好学习,有了本领就可以当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我们欢迎你…这样的字句。因为战区有很多规定,也许他们回信了,可我们谁也没收到,也许经济匮乏,一张邮票也不便宜啊!</p> <p class="ql-block">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通信方式不断发展更新,书信往来已经逐渐消失,可我们还是忘不掉那段难忘的回忆、忘不掉那一封封不是情书胜似情书的慰问信!</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世界还不太平,战争的硝烟此起彼伏,人民需要和平和发展,人民解放军更需要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不可侵犯。</p><p class="ql-block"> 前方打仗、后方支援是我们党和军队的绝对优势,我们需要物资支援,也需要精神支持,所以,慰问信这种鼓舞士气的形式和优良传统不能丢、更要保持和发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