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进花溪公园,迎面而闻的是潺潺流水和叽叽鸟鸣声,二十年前我和妻子曾同游过的地方,印象有些淡膜,今日重游,心中自有些小激动。花溪由麟,蛇,龟,凤四山夹一水,水隨山通幽,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花溪的自然之美。花溪的水是绿色的,像翡翠一般,蓝天光影流动的变幻,水中水草柔柔飘动的身姿,犹如翡翠般的飘花,尽显缥缈迷幻的美。花溪,据说由清乾隆年间当地周姓举人父子所营建,先于磷山建楼,龟山建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以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花溪由此更加宜人流连。成为许多文人雅仕,市井百姓常聚之处。</p><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在花溪小住时曾说花溪”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而著名画家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著名作家巴金与夫人萧珊都选择在花溪成婚,他们的爱就象花溪水一样清澈。萧珊去世后,巴金在悼念亡妻时说“我不信有鬼,但是,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鬼的世界,倘若真有鬼的世界,那么我同蕭珊见面的日子就不远了”。1960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刚刚结束14国外亊访问,夫人邓颖超也完成了在昆明的工作,二人即共赴花溪小憩,时常为革命聚少离多的两位就像密月新婚夫妇,在花溪的流水声中,在葱翠的林道曲折的小桥携手漫步,一起感受水与山的不离不弃,周总理曾对夫人说,我一生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p><p class="ql-block">漫步花溪一路前行,许多穿红着绿的人群伴着悠扬的音乐蹁蹁起舞,树林里传来动听歌声,人们在尽情抒发对新时代的颂扬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将那些欢乐,相思,喜悦,幸福,辛酸都融入花溪那碧绿如翡,春花秋月之中。</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醉人景相,由不得心生惆怅,由不得思念起远去的挚爱,走在二十年前曾经携手同游的曲径小桥,幻觉你又伴在我身旁,耳边又响起你温柔的情话与开朗的笑声,如今只有我一个人,不禁阵阵伤感。</p><p class="ql-block">沿着缓缓流动的南明河,望着沿岸座座山水相依的青山,我感叹流水流走了光阴,却流不走青山对水的眷恋。</p><p class="ql-block">二0二二年九月一日於贵阳花溪公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