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奶奶:我们都是一颗尘埃

牛牛

<div>昨晚朋友推荐电影《隐入尘烟》,但我没有看,因为需要付费开通会员……</div><div><br></div><div>当然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之前在网上也看到过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包括对海清的一些赞美之词。但我感觉有几分可笑,女演员要转型要证明自己有演技,所以就演个农村戏就行了?由美变丑,就说明你敬业了?就说明你为艺术献身了么?演完之后呢?流量也变演员了?国民媳妇也变好演员了?</div><div><br></div><div>玩儿呢你们这是?!</div><div><br></div><div>又看了几篇对电影的评论,不得不说确实有写的深刻的,什么土地和农民的关系也好,农民的困境也罢,诸如此类宏大的主题,我怀疑那些花几十块钱在影院看电影和开通各种视频平台会员的观众们,有谁会想这么多?恐怕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两个身不由己在命运漩涡中挣扎的可怜人罢了。因为别无选择,他们只能互相取暖。无他,惟贫穷耳!</div><div><br></div><div>若有选择,谁愿意贫穷?若有选择,谁愿意残疾?若有选择,谁不向往灯红酒绿、高楼大厦?若有选择,谁不想呼朋引伴、觥筹交错?若有选择,谁不向往心心相印、琴瑟和鸣?所以,苦难并不是值得歌颂,而是我们无法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div><div><br></div><div>这是时代、环境、出身……凡此种种因素叠加在你身上的结果,是你无法摆脱无法逃避的现实和命运!</div><div><br></div><div>又或者应该说,谁的命运不悲苦呢?</div><div><br></div><div>有句话说的好:多大的饼,都大不过烙它的锅!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逃不过他的时代局限性,他不可能脱离时代而生存。因此,每一代人都面临他们生存的时代困境。尤其是近年的疫情,更令人叹息,在时代的大山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一颗尘埃……</div><div><br></div><div>有时候,我会想,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性是幸运的,起码我们衣食无忧,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工作有收入,在某种程度还有一些选择的权利。过去的女性曾经是多么悲苦啊!《隐入尘烟》里,海清扮演的农村妇女是不幸的,可更多的是不为人们所知的尘埃般的女性,比如我的奶奶。</div><div><br></div><div>我也曾经写过怀念奶奶的文章,可是再次回头去看的时候,我却怀疑,我真的了解她吗?我真的理解她吗?虽然,她是我生命中那么重要的符号……</div><div><br></div><div>奶奶本是地主家的女儿,但幼时父母双亡,唯一的哥哥参军后杳无音信,偌大的家产被族人霸占,无依无靠的奶奶在姥姥家长大,十几岁时嫁给比自己小三岁的男人(我爷爷)。曾经听母亲说起,奶奶的公公性格火爆,先后娶了三个媳妇,而奶奶在自己姥姥家本是娇生惯养的,干活比较慢,所以一进门就不招公公待见,挨骂是日常(我怀疑也挨打,但妈妈没有说过)。农村妇女的最大价值就是生育,奶奶也不例外,她先后生了5个儿子、1个女儿,但最后存活下来了3个儿子,其他2个男孩先后因病夭折,女儿更惨,因为无力养活,生下来便溺死了。妈妈跟我说起这个的时候,我才二十多岁,感觉难以置信,因为奶奶这么善良,怎么会忍心放弃亲生女儿呢?现在想来,我那时不过是太年轻而已,怎会明白现实的残忍。这不是奶奶忍心不忍心的问题,而是她有没有选择的问题。又或许,她也曾如网上有人说的那样,不想自己的女儿也如自己一般悲苦地活着吧……</div><div><br></div><div>就是这样的奶奶,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五的干枯瘦小的老太太,养大了3个儿子,带大了十几个孙子孙女,给予别人的都是爱,都是善良。那时有要饭的路过,她从来没有让对方空着手离开,虽然我们自己也那么穷,但她想的永远是别人的难处。对我们孙辈的孩子们,不论男孩女孩,她都一样疼爱有加。我从来没有见过她责备任何人,怨恨任何人。</div><div><br></div><div>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起,如果我们相信有另一个世界,那我们就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因为在另一个世界,肯定有亲人在等待我们。说这话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奶奶。只要想起奶奶在另一个世界,似乎死亡也就没那么可怕了。她就像一束温暖的光,在无尽的生活中温暖了我孤独的心灵。</div><div><br></div><div>可是,当我经历了很多事之后,我才后知后觉的想到:我的奶奶,也有属于她的微弱的光吗?当她因为手脚不够麻利而被公公骂的时候,当她夜里思念亲人偷偷落泪的时候,当她出于无奈放弃了亲生女儿的时候,她的老公、我的爷爷曾经温言安慰过她么?曾经为她擦去脸上的泪珠么?甚至曾经轻轻的拍一拍她的肩膀么?大概率是不曾有过的。</div><div><br></div><div>于是,日复一日,她在最最普通的农村婚姻生活中,由一个十几岁的水灵灵的小姑娘慢慢变成了一个目光浑浊、两腮干瘪的干枯老太太。期间,发生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她无人倾诉。大约,痛苦多了,就会慢慢习惯,最后成为对生活的麻木,无悲无喜。她的一生,苦太多,而甜太少。改革开放后,她已经人到晚年时,其实物质生活已经逐渐丰富,而她却仍然习惯把好吃的都留给她疼爱的孙女,自己舍不得享用。</div><div><br></div><div>还是那句话,真正的苦是说不出来的。我甚至觉得,那苦太多,所以即便放再多的糖,都无法中和那种苦味。</div><div><br></div><div>奶奶在那个年代算是长寿了,活了83岁,这也是一种坚韧和顽强吧。在电影里,也许两个小时就演尽了海清作为农村妇女不幸的一生,又或许,一行字幕出来,已经是30年过去了。可是,在生活中,那无数如奶奶般的农村妇女却是一天又一天、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一分钟又一分钟地过完了她们的一生。一念至此,我忍不住落泪。那样的人生,该怎样回忆呢?该怎样用文字去书写呢?又该怎样在银幕上用两小时去表演呢?</div><div><br></div><div>当穿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当我站在属于我的50岁的门槛的时候,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在奶奶尚在的时候,我是多么的任性和自私啊。幼时的我,只懂得向我最爱的人无尽索取,却从来不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当我想回报的时候,我们却已经是不同的世界……不知,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另一个世界相遇,你还认得我吗?</div><div><br></div><div>多么希望,你穿越到现在,重新活一次,你不再是我记忆里的小老太太,而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我们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走过纷纷扰扰的一生,让我还有机会陪伴你,还有机会对你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