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人生如梦,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半个世纪;但青春岁月那些美好的记忆,闪光的片段,如今依然生动鲜活,历历在目,浮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1971年九月初,我所在的延边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沟大队传来一个令人欣喜的好消息:长春一汽要来此招工,我们大队有一个知青名额。</p><p class="ql-block">这真是喜从天降——可这雨点能落到谁身上,大队几十个知青,人皆喜忧参半,雾里看花,翘首以盼。</p><p class="ql-block"><b>题图照片为当年知青岁月的老房子。</b></p> <p class="ql-block">汪清县罗子沟公社是吉林省最边远的地方,比邻黑龙江省,这里山清水秀,绥芬河绕村而过,美景如画;这里生活富裕,干活不用起早贪黑,可谓是人间天堂。</p><p class="ql-block">1968年11月初,我们长春四中一千多名学生乘坐一个专列,再换汽车来到这里插队落户。可是到了第三个年头,已经有一大部分人享受不了这天堂生活,转户到艰苦的长春地区农村集体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啥?一是因为离家太远,回趟家得倒两次火车,再坐汽车翻山越岭200里——路途远,车费高,思家之苦受不了。</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原因更关键:从70年开始,知青可以招工回城,但延边地区不归长春市管,长春企业无权到这里招工——这让长春知青都傻眼了,于是走为上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下图为70年初回家探亲,集体户同学合影,后排中为作者~你看我们是不是都养得白又胖啊!</b></p> <p class="ql-block">这次招工,长春一汽想招长春十一高中的学生——他们下乡到汪清县百草沟公社——文革前65年,他们厂校挂钩,十一中的学生曾经到一汽劳动锻炼,这些当年的高中生比较成熟,给一汽留下好印象,一汽视之为宝。</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们给省委打报告,经省里与延边州协调,达成协议:招工以十一中学知青为主,配之其他知青~我们罗子沟公社知青上千,这次招工十人,我们太平沟大队有一个名额,这也算够幸运的。可这雨点能落到谁身上,大伙心里都没数。</p> <p class="ql-block"><b>山山水水总关情。2014年,枫叶红了的时候,我们重返第二故乡太平沟。</b></p> <p class="ql-block">我们太平沟大队当年有八个集体户,100多个知青,有长春四个户,还有图们、汪清县的知青户。</p><p class="ql-block">71年春节后,随着知青转户,我们5、6、7队3个集体户合并到七队集体户居住。五队集体户是图门的三个女生,我们六队是三个男生~都是六八届的少男靓女,七队户两男两女,都是高中大哥大姐。</p><p class="ql-block">9月初一天晚上,户里开会,讨论这次招工推荐问题。这事让大伙都很兴奋,谈笑风生,男生有人开始递烟讨好,嘻嘻哈哈,可没人往主题上唠。七队集体户曾经是县里和州里的模范集体户,聊到兴头上,一位高中大姐说道:这次招工,高中的同学应该优先。</p><p class="ql-block">此言一出,会场当即鸦雀无声。</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忍不住说了一句:推荐谁,贫下中农说了算。闻听此言,有人点头,有人无语,会议无疾而终。</p> <p class="ql-block"><b>重返太平沟,我们在当年曾经生活过的集体户前合影。</b></p> <p class="ql-block">这事过了不到一周,大队李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经过大队党支部和八个生产队长开会决议,一致同意推荐你到长春一汽工作。这把我高兴的眉飞色舞,我握着李书记的手说:感谢贫下中农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一定不负你们的信任和重托,努力工作,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集体户,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同学们没有一丝妒忌,人人恭喜祝贺我。还有人把我拉到一边,说悄悄话,让我在大队领导那里替他说好话——因为当年我是大队斗批改领导小组成员哦。</p><p class="ql-block">我也没有一丝得意~当年我一个不懂得一点人情世故的傻小子,17岁进油房打油,经历了火与汗水的历练,意志如钢;又曾经当饲养员,脚踩一脚牛屎,练就一颗红心;后来出民工修路,社员们管我叫老关~起初我有点纳闷,我还不到18岁,怎么成了老关呢?过后一思量,这是贫下中农对我的尊称与认可啊!</p> <p class="ql-block"><b>重返太平沟,与乡亲们合影——热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钟情这里的山山水水。</b></p> <p class="ql-block">又过了几天,我到大队部,看到有我的一个邮件——邮件是一个很大的牛皮纸信件,上边赫然写着收件人的地址与姓名,落款是印刷的吉林省庆祝建党50周年征文委员会红色大字。</p><p class="ql-block">我还没打开信件,在场的好几位图门知青就嬉笑道:你家是不是省里有人呀?</p><p class="ql-block">我说:没有啊!</p><p class="ql-block">“这事儿大家心明肚知,羡慕你啊!”大伙说笑而散。回到集体户,打开信件,里边有两册吉林省庆祝建党五十周年征文集,还有征文委员会给我的一封信,告知我的作品没有入选,鼓励我再接再厉创新作,同时退回原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中学时读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后,我便立志当一个作家。当年七一前夕,看到征文活动,我便写了一篇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p><p class="ql-block">从内容上讲,这篇作品可以入选~但为何没入选呢?后来我在企业办过报,当过编辑,想当初写稿有点儿可笑:没有稿纸,情有可原;不用信纸,大白纸写的密密麻麻,最后一页还写到背面去了,真是幼稚可笑——这样编辑无法修改,也无法计算字数排版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归正传,我们这些确定招工的知青,经过体检、政审,收到调令通知,当年中秋月圆时回家团聚。十、一国庆节后,我来到一汽工作,人生掀开新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字:关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摄影:关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