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培养孩子习惯入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b></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俗话说,多高的墙多深的基。否则,根基不牢,地动山摇。搞建筑如此,做人更是如此。 <p class="ql-block">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中国俗语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之说,其含义之一就是从儿时的习惯如何可以推测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良好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也许,木桶理论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解释清楚。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陷所致。<br><br>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别无选择地落到了广大父母与教师的身上。 父母不可能也不必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成为教师或教师的助教,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老师一起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而良好的习惯的 就要从下面十个方面做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1.主动学习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 在别人不督促时也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3.预习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4.认真听课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5.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洪亮,表述清楚。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6.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7.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出重要内容,在书上记录有关要点的关键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8.课后复习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9.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10.阶段复习的习惯 </b></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