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核酸检测成为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事儿,见面问候除了挂嘴边的“吃了吗?”还有“做核测了吗?”回答没做时,经常会被提醒快去做;回答做了时,会被自然地夸一句“真速度”。看,核酸检测如同空气的存在一般,自然又重要。</p> <p class="ql-block">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核酸检测的形式也越来越灵活,从开始的设固定点,缴费核测;到社区定期设点全员免费核测;再到学校定期设点,医护上门核测;再后来是学校定期设点,“自助核测”。一码通的开设,也大大提高了区域信息共享效率,减少了重复核测成本。记得上半年全员核酸检测时,因为工作需要出差,把核酸检测当成天大的事,预留出充足的时间用来排队,做完核测,拿到“通行卡”,快速贴到手机壳上,像得到一枚勋章一样兴奋。门口的保安每次都要看清“通行卡”,再放行。当天我们跨区行动,到了新地方,需要重新注册核测码再次检测。</p> <p class="ql-block">核测铺天盖地而来,一些嫌麻烦的人总会动各种心思逃脱一下,网络发挥了宣传和警示作用,某某某拒不核测;某大学学生替核测,造成疫情扩散;某司机隐瞒行程,造成疫情扩散……乍看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细想真是思想上不够重视,把核测当成形式,而不是防控手段。需要外界的监督,甚至是强有力的监督和惩戒,才会规范配合核测。一套组合拳下来,确实起到了震慑的作用,此类负面新闻也大幅下降,好的做法和经验分享成为主流。</p> <p class="ql-block">省内健康一码通的使用,再次提升了效率,一扫即可出现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等信息。便捷助推操作,操作实践助力便捷技术提升。不仅如此哦。还记得每次自测时,需要特别特别注意的满20换管嘛,扫码的人需要紧绷着弦儿,新管第一个人要记得提醒核测人员换管,并要非常关注衔接处的顺序,因为一旦搞错就会影响检测准确性,万一有情况还会扩大排查范围。近两天核测的时候,我听到一扫我的码,随即报出我的名字,还会自动提示“此管已满,请更换”之类的提示语。不觉感慨,随着核测实践的进行,配套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呀。</p> <p class="ql-block">配套技术在进步,人呢?不觉间,我起床的第一件事是走到窗前看看楼下的广场小凉亭位置做核算嘛,顺便看看人流量情况,再据实调整自己下楼核测的节奏。最近不太一样的是,有时全员核测不发“通行证”贴了,有时会发贴,但是门卫不再查看,走到跟前,我还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手机壳一侧亮出来,无声中说一句,我做完核酸检测了。阴性超过三天无法进场、几天不做核测健康码变色、有些活动需要48或者24h内核测阴性证明、学校系统的校园通打卡等等,处处不提让你核测,处处都在提醒你去核测。这事儿从要我核测到我要核测,实现了主体责任的转移,人人都当是事儿,大家才更有可能相安无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