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夏末,疫情袭击新乐。按照上级的要求,邯邰学区派出老师前去抗疫。一群坚强的人,一群舞文弄墨的老师,在逆行抗疫的大军中,凭借着坚强的信念,成为了抗疫前线的中流砥柱。</p> 按照上级的要求,邯邰学区派出15名老师赶赴杜寺,驰援抗疫。这些老师的名字,值得铭记。他们是牛姝学、陈丛丽、纪子叶、张博超、张明玉、王海霞、刘叶、崔雯、陈保力、李少婷、陈彩娟、牛颖超、刘贤、梁倩、张茹 <h5> <font color="#9b9b9b"> 邯邰学区援疫老师们的“全家福”</font></h5> <h1><b>题记:</b></h1> 相片是最好的记忆。在杜寺抗疫的老师们,夜以继日,全力以赴,用汗水换取胜利。防疫当头,干就是了。这里没有过多的语言,几张断续的相片,可以为证,但愿这最美的故事,让时间记住,让心灵升华,成为永不消失的骄傲。 疫情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有老师们的付出疫情总有过去的一天。到那个时候摘下口罩,都能露出最美的笑颜。做为小组长,每天要做的事太多,基本上说话没有多余的话,走路时一路小跑。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们挺知足。虽然工作挺累,但感觉挺快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font color="#333333">这是我们到达杜寺的第一顿饭。条件艰苦,但能坚持。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也不重要,在哪吃更无所谓。我们是来工作的,这吃法这吃像,只能做为一个花絮。说真地,这种吃法,第一次,感觉不错,可以记住一辈子。——陈保力</font></span> </p> <p class="ql-block"> 天做被,困极便睡。地当床,但睡无妨。我们都是年轻人,有幅好身板,这点不算什么,睡得香。唯一让我们难以入眠的,是这该死的疫情何时了。 ——崔雯</p> <h1><b>牛姝学:困难总会解决的</b></h1> <h5> 从9月1日搬到杜寺村大队居住以后,老师们反应洗衣服洗澡不方便,于是我和村书记侯增夫进行沟通,看是否能提供一个院子,解决老师们洗衣服,晾衣服,洗澡的问题。村书记派村干部张辉找合适的院子给我们使用,最后找到了热心村民张永辉大哥的家。他们家是新装修的独院,一直没有人居住,里面有洗衣机,热水器供我们使用,张永辉大哥还特意给我们交了电费。我们很感激,在这样特殊的环境里我们的后勤得到保障,让老师们能够安心在村里支援,换个战场继续发光发热。</h5><h5> 期间张永辉大哥还提出我们可以在他家居住,但是考虑到老师们的安全,所以我们一直居住在村委会三楼办公室。</h5><h5> 入住杜寺村几天的时间,村书记侯增夫和村干部米晓峰一直关注老师们吃饭和住宿情况,为我们提供方便面,水,手撕面包,牛奶等生活物资,也让我们心存感激。</h5> <h1><b>编者快评</b></h1> 面对援疫老师衣食住行的实际困难,当地村干部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勇于担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面对疫情,大家互帮互助,共克时艰,战胜疫魔指日可待。侯增夫、张永辉、米晓峰,这些名字,已深深地印在了老师们的心里,刻在了抗疫的功德簿中。 小组工作交流会,那是必不可少的。哪户人家总想出来透气,哪户人家做核酸磨磨蹭蹭,哪户人家有特殊情况,一大堆的问题一直交流到没有了问题。统一了方法统一了步骤,千头万絮的工作就有了条理。像这样的会议,每天都有安排有总结,即使当天的工作到很晚,交流会也要进行。这种交流会,已成了习惯,成为了共识。 <h5><font color="#9b9b9b"> 陈保力,男,1988年出生,2011年入党,现任大流中学七年级班主任,是年级的顶梁柱。</font></h5> <div> 8月31日我接到上级领导命令前往杜固镇杜寺村参加抗疫志愿者,我到达杜寺村后立即投入到抗击疫行动中,戴上红袖章,巡逻执勤在村子的每一条街道,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我就像是钢铁的战士一样守卫在他们的家门口。我时刻谨记领导的命令严防死守,足不出户,确保打赢疫情攻坚战。到了晚上11点我们才吃很早就送来的晚饭,虽然饭菜是凉的但是我抗击疫情的心就像被火燃烧一般炽热!每天晚上12点以后才能回到驻地休息,早上4点多起来,准备5点的核酸检测,我这个老师就变成了“大白”,帮助医护人员维持秩序,确保核酸检测顺利进行。虽然我带着口罩,但是我也要用最大的声音告诉他们: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间距,把队站好。一遍又一遍,嗓子变得沙哑。但是,我知道我的每一句提醒都代表着一份责任,都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疫情在前,他们不退,我们不退。我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餐露宿,为人民群众防疫情、守卡点,保平安。</div> <h5><font color="#9b9b9b"> 王海霞,纪子叶,梁倩三位老师正在巡逻中</font></h5> <h5>一遍一遍遍,不放过任何犄角旮旯</h5><h5>一点一点点,不放过任何疑点</h5><h5>居在家里别出门,听话保平安</h5><h5>我们在,就是一座泰山</h5> <h5> <font color="#9b9b9b">图为张茹,张明玉,牛颖超,陈丛丽老师正在巡逻中。</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陈彩娟,大流中学老师,优秀班主任,骨干老师。她凭着倔强和慈善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与好评。</span></h5> <h5> 8月31日上午接到通知支援抗疫,我们二话不说背起行囊马上出发,下午到达目的地杜寺村,和村大队交接完毕后,分配任务。然后由村志愿者带领我们巡街,熟悉村里情况。然后开始今天的巡街任务,我们一条街一条街的转,一家一家的说,劝说所有出门的村民遵从防疫规定居家别外出。巡街任务一直持续到晚上。</h5><h5> 晚上8点我们回到村委会和村干部商量了接下来的工作及我们的住宿问题。村干部非常热心的帮助我们解决住宿生活中的问题。晚上8点半晚饭送过来了,吃过晚饭等到9点多公交车来接我们回杜固中学,10点回到杜固中学我们开始排队领被褥,脸盆等生活物资,然后收拾宿舍一直忙到12点多才收拾好准备睡觉。</h5><h5> 9月1号早晨5点起床收拾行李准备搬去杜寺村居住。这一晚我们只睡了4个多小时。早晨7点我们到了杜寺村,放下行李就去帮忙做核酸维持秩序。9点左右核酸结束,村委会帮助我们安排住宿事宜。10点多开始今天的巡街任务,一直到中午1点。吃完午饭稍作休息,下午3点继续巡街。晚上7点准备吃晚饭,村委会说晚上有任务7点半集合。</h5><h5> 十几分钟吃完晚饭,我们以最快速度赶到村委会,参与晚上的挨家挨户关门落锁任务。迎接上级检查。10点多任务结束,回到宿舍准备洗漱。由于我们住的地方只有一个卫生间,我们一行15个人排队洗漱,不一会停水了,下水道堵了。我们又联系村委会负责人解决,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收拾妥当准备睡觉,12点半发通知说早晨5点半集合。</h5><h5> 集合做核酸,这一夜又是4个小时的睡眠。原来看到医护人员参与抗疫,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现在自己亲身经历时才知道,当任务紧急时休息三四个小时是家常便饭。这也是每一个参与抗疫人员的生活常态!惟愿疫情早日结束,我们可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h5> <h1><b>编者快评:</b></h1> 生活就是一本流水帐。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着。我们从陈老师的日记中,看到了她们忙并快乐着,忙得有意义,这种人生值得拥有。在杜寺村援疫的大流中学的五位老师,和邯邰学区所有老师一样,无愧于她们的使命。她们做的,是平凡又伟大的事。这种经历相对于她们来说,一生难忘。想对于我们来说,值得敬畏。珍惜安康的生活吧,疫情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好多东西来之不易。 <h5> <font color="#9b9b9b"> 小流教学点的主任牛颖超</font></h5> 每日做核酸信息采集见证旭日东升,全村巡逻直至弯月高挂。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我们教师团队协同全村志愿者共克时艰,全心全意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感谢每位小伙伴的全力付出,感谢村民们的大力配合,希望疫情快快过去,让城市重归烟火人间! <h5><font color="#9b9b9b"> 张博超老师正在现场指挥,维持秩序。</font></h5> <p class="ql-block"> 在杜寺村的工作,最主要的就是静默管理和核酸检测。组织村民做核酸可不是小事,强调的是秩序。我们在村里设了几个点,采取就近的原则,让村民有序地集合,有序地采样,快而有序地回家。由于人多,特殊情况随时发生,每次组织核酸检测,我们都绷紧了弦。</p> 审核:张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