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闵敬德</span></p> <p class="ql-block"> 说起“闵敬德”,似乎鲜有人知,其实他是一位老红军、海军航空兵的老前辈。 </p><p class="ql-block"> 令人惊讶的是:不像许许多多老红军一样,名字早已刻在冰冷的墓碑上,而他还活着,今年虚岁108岁,谓之“茶寿”了! </p><p class="ql-block"> 在海军数万名离退休干部中,闵老堪为高寿之冠,在全军他也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2年春节前,祝贺闵敬德108虚岁生日</span></p> <p class="ql-block"> 每位老红军都是一部厚重的中国革命史。闵敬德1915年出生于河南商城。商城位于大别山北麓,穷乡僻壤,他生在佃农家庭,从小给地主家放牛,不但吃不饱饭,还经常挨打受骂,至今头上还留有地主用木棍打的4厘米长的沟痕。</p><p class="ql-block"> 1929年,在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商城起义,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红红火火,在“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中,他扛着红缨枪参加了儿童团。</p><p class="ql-block"> 1930年15岁时,他毅然参加了红军,当后来他女儿问他为什么参加红军,他说:就是为了有饭吃……</p><p class="ql-block"> 他没想到的是,其实军队生活十分艰苦,也常常吃不上饭,好在他看到“当官的”和他一样同甘共苦,不但从没有打他骂他,还特别关心爱护他,行军替他扛枪,宿营教他识字,他慢慢理解了这支“穷人的队伍”、“人民子弟兵”,由衷地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随着这支队伍,经历了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身经百战,出生入死。</p><p class="ql-block"> 1944年,他调任新四军盐阜军区阜东独立团参谋长,在阜东县东坎镇与日本鬼子一次战斗中,他突围时身中两枪,一发子弹从肩胛穿入,透过肺部后从后心穿出,离心脏只有几毫米;另一发子弹打中右胯部,他忍痛跑了10里地,直到遇到老乡,瘫倒在地,抬到野战医院,鲜血浸透了两床棉被……</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他随新四军三师挺进东北。1948年在辽沈战役攻打新立屯战斗中,敌人子弹击中面部,从下颌穿入,击入口腔,满口牙被子弹打掉了,卡在下颌骨,血流如注,幸好没有炸开,否则半个脸就没了,至今还隐约看到脸上的“酒窝”,嘴里满口假牙,吃饭时一不小心还咬到舌头……</p><p class="ql-block"> 天津战役时,他担负东部突击集团主力团团长,总攻发起,带领部队从东局子攻城,经反复争夺、连续爆破,19小时解放天津,受到野司表彰……</p><p class="ql-block"> 1949年南下在攻打吉安战斗中,被国民党炮弹打中,腿部负伤,至今左腿膝盖中还留有弹片,一遇阴天下雨就隐隐作痛,所以他腿上一年四季都要盖着一块毛毯保温,晚上泡泡脚和腿,否则难以入睡……</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以他所在部队为基础组建了海军航空兵第三师,他任师参谋长,率部完成组建、改装、训练等任务。1954年后又调任海军预科学校副校长、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校务部长、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闵敬德(右)与飞行员合影(1953年)</span></p> <p class="ql-block"> 闵老为国家流血负伤,国家也给了他应得的回馈:解放后他被评为二等乙级残疾军人。1955年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近几年又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闵敬德(左)在听取飞行员讲述空中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全军安排离退休干部,他当时在青岛担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副校长,主动申请离职休养。他说:“战争年代我当营长团长,那是战争需要,也能够胜任。现在是军事航空院校,技术性强,知识分子多,而自己文化低,不很懂飞行和教学,是门外汉,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要把位子让给年轻人。” 加之他当时心脏不好,时常住院,他说:“不能因为自己耽误工作,还给组织添麻烦,既然军委有政策,就下决心申请辞职休养了。” </p><p class="ql-block"> 女儿后来问他:“你不退下来,不是也可以住院休养治疗吗?医疗条件好,升级提职也不受什么影响。” </p><p class="ql-block"> 他说:“想想战争年代我的战友们,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突然打了一仗,人家牺牲了,才二十多岁, 而我侥幸活着,还活到了胜利一天,结婚成家,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p><p class="ql-block"> 1967年,组织征求他想进哪个干休所,他报了杭州,批下来是安徽芜湖,芜湖肯定没有杭州好,别人劝他找找领导,他说:“当了兵都是要服从组织分配。”于是带着全家搬到芜湖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他女儿感慨:“老爷子从来不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官,不计较什么‘豆’啊,‘星’啊,言谈没有官腔,举止没有官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原来一起的战友升了官,超过了他,他就躲着人家,似乎与人家疏远了,更不会求人家办事了。他的通讯录里记的都是过去的同级、下级。平时他很低调,不愿接受媒体采访,不愿出头露面,很少听他说起自己认识某某将军、某某首长。</p><p class="ql-block"> 闵老在干休所度过了50余年。党和国家给了他优厚待遇,提供了优越的休养环境。与众不同是,他会“经营”,与人为善,谦虚低调,善于团结,把干休所变为自己温馨和谐的家,以所为家,长期享受着这个家的温暖和保护,生命奇迹在这里绽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闵敬德2009年摄于南京|</span></p> <p class="ql-block"> 干休所是个团级单位,他把所长、政委甚至干事、医生看成自己的领导和家人,非常尊重他们。平时尽量不给所里找麻烦,凡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从不越级或走后门。 </p><p class="ql-block"> 在所里,闵老从不摆老资格,从不发牢骚、乱提意见、指手画脚,与所领导和左邻右舍关系非常融洽,所里每次组织捐款,他都带头;在医院,他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医护人员相处,亲如一家,配合治疗。</p><p class="ql-block"> 百岁之后,他身体每况愈下,组织和干休所更是把他作为“国宝”倍加关照。他和家人都对党对组织感恩不尽,说:没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不可能活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闵敬德2022年摄于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旅。与他同时起步的许许多多人,都已走到了人生终点。而他今天孓然孤影,依然还在行走,不是他走得慢,而是他走得远。 </p><p class="ql-block">岂止于百岁,相期于茶寿。祝闵老继续加油,向更高的生命之巅攀登!</p> <p class="ql-block"> 图文来自桑榆重晚晴 作者杨忠义(海军大校 海军第一航空学校第16期领航学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