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间听闻王渔洋的故事和诗词,有的催开花意,有的妙笔连花,有的层层叠叠,有的错落有致,2022年8月26日方能成行,在秋高气爽,办事途中,从桓台驾车15公里大约20分钟就到了名闻遐迩的王渔洋故居。 王渔洋故居位于桓台新城镇,在售票人员及经过测温、出示行程卡和身份登记后,凭着门票(票价40元,因为疫情期间,票价减半20元)进入牌坊题为“一代正宗”,两边柱子上的对联“德重东山朝野一时尊谢传名高北斗天下文章说渔洋”,其势规范,端庄,是后人对王渔洋一生功绩的概括和影响,不时便沿着平整的道路达到王渔洋故居。 王渔洋故居有四个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组成,从东边依次为王士祯第、王士祯纪念馆、渔洋祠和戏园及休闲附属设施等。王士祯第为东跨院,是五进院落,从南往北为南侧座、西花厅、过厅、管事房、客房、信古斋、膳房、辰翰堂、后罩房和伙房。王士祯纪念馆为四进院落,以此排列着序厅、金榜题名、宦途通达、王家私塾、师宗神韵、清官廉吏等展厅。渔洋祠内有王渔洋石雕,院内种植牡丹,有渔洋祠和牡丹祠等建筑。西边是戏园及后花园等附属厅堂,双松书坞为北边主体建筑,西边紧挨着半偈阁,西边是樵唱轩,它们拱卫这春草池,池上有石舫和石帆亭等,池内,芦苇掩映其间,风姿卓越,修竹环绕樵唱轩,绿荫遍地,是休闲的好地方。南边是戏园,戏园是歇山顶建筑,台前四个柱子支撑(俗称台柱)、有台承、台屏和台板等组成,台子中央两边设有门,是演员进出和化妆用的。戏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为唱戏时用,后台为化妆和住宿用的。两边的门,分别为“入场门”和“下场门”,一方悬挂着“出将”,另一方为“入相”,这两个词语组成成语“出朝为将,入朝为相”寓意离开朝廷是圆猛将,归来后官拜相首,借助此话,来讨个好彩头。另外旧时戏台上表演的,都是历史背景的戏,所演的也是历史名人,大多是王侯将相,在舞台上十分妥帖适用这两个词。再者,旧时舞台上唱戏的人地位低下,是社会的“下九流”,借助将相之称,这也是给伶人一个激励。 说到戏台,戏台上的楹联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人生大舞台,舞台小人生”,戏台楹联以戏为魂,以人为本,出将入相,玩味无穷,“出人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之笔诠释戏曲“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理论。美陶冶、善洗礼、智的应有,具有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神来笔触,简直令人击节,妙不可言。在中国略举一二例子,可以概括楹联在舞台艺术上的神貌,在咸阳长武县戏台“不大地方,可家可用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西安舞台“作廿四史观,镜中人呼之欲出。当三百篇读,弦外音悠然可思”,宝鸡皮影戏台“请君更看戏中戏,对影休推身外身”,咸阳三原县城隍庙戏台“假貌写真,情莫闲看镜花水月;新声传旧,事莫认作暮鼓晨钟”不一而足,足可以领略戏台上楹联的风采和文化大观。 人生如一场戏,戏中的人物缓缓而出,王渔洋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桓台新城人,清顺治进士,康熙四十三年官至刑部尚书,身后因避雍正(胤禛)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禛”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累官至刑部尚书历时四十多年,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四世祖王重光到王渔洋,历代冠缨不绝,科甲蝉联,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出仕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成为齐鲁望族,御赐的“四世宫保坊”牌楼是历史的见证。王渔洋著述丰富,有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他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