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入夏以来,高温持续,气温长时间停在四十度左右,“热”像一道紧箍咒紧紧的箍在山城人的头上,苦不堪言。 </p><p class="ql-block"> 山城四面罗山,像一口铁锅,二十几万人就生活在锅底,虽有一水中流,却带不走热浪,据说,福建省最高气温的记录就产生在山城。长久以来,苦夏就是山城人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p><p class="ql-block"> 孩童时节,我住在阳头李厝巷的外婆家,外婆家门口有一家理发店,店面很大,老板用纸张糊一个门板那么大的人工扇,悬挂在房梁上,连着一根绳子。夏天,大人小孩都喜欢聚在店中,一边聊天,一边扯着绳子,这个巨扇在房梁上左右摆动,形成凉风。 </p><p class="ql-block"> 再大一点,住到城里南湖的姑姑家,夏天晚饭后,我和表哥们卷着一张草席或带一张竹床,到阳头桥占一个位置。阳头桥是当时唯一的水泥大桥,桥两旁栏杆下有高出地面一节的人行道,这便是山城人夏季的凉坑。有铺草席的,有搭竹床的,还有自己骑个三轮车,将竹床搭在车上,这算是豪华铺位了。豪放的,仅着一个短裤,文明的,加一件背心,大家都摇着扇,桥上风大,又无车辆往来,甚是惬意。 </p><p class="ql-block"> 早晨从桥上回家,会看到街边一排排的竹床,堆着一些花花绿绿的床单,还有人睡在竹床上。 </p><p class="ql-block"> 再往后,住到福安车站,车站有一座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一层是候车室,行李房,广播站等等,二层是我们的宿舍,楼坐东朝西,前是公路和田野,后是若大的停车坪。 </p><p class="ql-block"> 我们家的房间在东面,太阳一早就直射房间,逼得我们很早就要起来,中午只能在酷热中午睡,每次午睡一起来,竹床下就是一大摊汗水,每天下午我要到楼下提一桶水,将房间拖洗一遍,一是因为车站灰尘大,二是为了降温。 </p><p class="ql-block"> 傍晚,大家都用水冲湿地面,然后将小桌子搬到停车坪上,喝着稀饭,就着空心菜,咸菜等。当年的咸菜都在酱行购买,有一回大人让我去酱行买酱萝卜,我在回家路上偷吃,可能是不卫生,肚子巨痛,送到医院输液后才好转。 </p><p class="ql-block"> 当时自行车是奢侈品,只有单位才有,家父时常将福安茶厂的自行车骑回来,傍晚,我常和同学们在停车坪上学骑车,停车坪是由尖尖的小碎石夯实而成,学骑车不易,车高个子小,经常摔得膝盖流血,用紫药水或红药水涂的姹紫嫣红,不免让大人责骂。 </p><p class="ql-block"> 停车坪一角有洗车用的水龙头,套一根黑色的橡皮管,这便是我们男孩子洗澡的天堂,穿一条裤衩,随意的冲凉,当然,同伴之间也时常用手掐紧管口,形成水流互相喷射,这应该是夏季笑声最多的时候了。 </p><p class="ql-block"> 夏天,也有很多小伙伴到河里游泳,但母亲对我下河严防死守,后来车站有一个小伙伴,是福鼎人,在五年级的时候,去学校做完卫生后到河里游泳,让大水给冲走了,他的爷爷奶奶从福鼎下来,一家人夜里哭哭啼啼,我们小孩听的心惊肉跳,渗的慌。从此就更不敢提下河的事了,我现在会游泳,还是在大学的游泳池学的。 </p><p class="ql-block"> 前半夜,往往在停车坪上架一张竹床,摇摇扇子乘凉,为防蚊子,在竹床下点一盘蚊香,有着浓浓66粉的味道,后半夜要回屋睡觉,有时不想回屋,大人还用竹枝饲候。当时社会上野狗多,经常在停车坪群聚,鬼哭狼嚎的,让人觉得深夜不太平。 </p><p class="ql-block"> 大约一九八五年前后,开始使用电风扇,当时闽东电机厂开始生产小型电风扇,用镀锌的钢筋折成“Z”字形支架,支架上安一个电机,加一个扇叶,直径约三,四十厘米,放在地上,风力猛,但会颤动。一台要二十几元,是半个多月的工资。妻子住在市政府大院内,一座木地板的二层小楼,也用一台这样的电风扇,放在地板上,夜里颤动的声音太响,好几次惹的一楼的住户上来抗议。后来,闽东电机厂的电风扇也升级了,有了箱式电风扇,七,八十厘米见方的薄塑料箱,箱体上还有一个扇叶,在风的作用下反向运转,使风力柔和。在风扇家族中,最高级的是上海产的“华生”牌了,通体金属制造,非常重,风力足,价格将近二百元,我们家当时买了一台,二十多年了,搬了几次家,仍舍不得放弃,依旧风力十足。 </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左右,我购买了一台日产的窗式空调, 床头柜大小,横架在窗户上,开机后嗡嗡作响,一家老少,男男女女都躺在一个房间内,关紧门窗,享受着机器带来的凉气,但当时电力不稳定,时常跳闸,所以睡的并不踏实。过了几年,这台空调,还给一个朋友“借”走了。 </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五年,我盖位于坂中桥旁的房子时,设计思路还是以通风为主,不但前后都是推拉式的落地窗,每扇门上都有通风窗。当时这一带比较偏僻,从窗户能看到大片的菜园,夏天有风,过了几年,周边都盖上房子,也就没有什么风了。 </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年,先给母亲的房间安了一台分体式空调,记得是科龙品牌,冷气足,用了十几年依旧好用,后来陆陆续续给各个房间都装上空调,有分体式挂机,也有冷气更足的柜机,美中不足的是,自建房是溜房,楼梯是通透的,每个房间走动之间,依旧是热浪的天下。</p><p class="ql-block"> 前两年,我搬到沿富春溪的小区,这是一个面积较大的单元房,在装修时,卧室是变频的分体式空调,客厅等公共区域就安装中央空调,只要进入家门,温度我说了算。 </p><p class="ql-block"> 我八十六岁的老母亲已养成空调控,除了早饭前后的一段时间,她都喜欢吹空调,每天午饭前,早早将房间空调开启预冷,午饭后,直接进入清凉世界,她平时吃饭和看电视,喜欢一边开着空调,一边将电风扇开到最高档,使劲吹,有时还习惯性的摇摇纸扇,老母亲年事已高,生活中动作迟缓,但开空调却是很机灵,无论走到哪,第一反应就是开空调。 </p><p class="ql-block"> 是啊,空调确实是个好东西,只要电力畅通,无论户外是火焰山,还是吐鲁番,室内都可清凉如许,空调不但让你在夏天过的更舒适,也使人在酷暑的压迫中,活的更有尊严。当今社会,没有空调的夏天,是无法想象的! </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山城的夏天很热闹,人们在热浪中放飞自我,入夜,沿着富春溪河岸,有在音乐的轰鸣中跳广场舞的,有挂一块银幕,扯着嗓子唱歌的,有在昏暗的灯光下,相拥翩翩起舞的,新建的栖云桥上,有一位音乐老师,率领着一群大妈,聚堆买力唱着歌曲。可借用伟人当年的一句诗来形容:“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夏天虽然猖狂,却在人们的热情中,低下了傲娇的头颅。 </p><p class="ql-block"> 山城恒古,走过数千年的风霜,岁月如流水,流过每一年的四季,夏酷,秋明,冬和,春媚。山城夏天的热是我人生最难忘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山城的名字——福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