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古今穿越

罗兰墨香文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观园古今穿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刘玲</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下午我们从明孝陵参观完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半了,本来还打算要去“美龄宫”参观一下,可是眼瞅着太阳就已经快要落山了,肯定来不及了!我们在梅园东侧,偶然发现了一大片粉色海棠花海,其中还有一尊大理石白色塑像,我内心暗想: 海棠花中塑像能是谁呢?哎呦,别是曹雪芹吧!走近一看,果不其然!还真是曹雪芹 !向东走去几步就发现了岸边垂柳依依,还有那些曲曲折折的碧水池塘。“沁芳桥”!哦!在河的南岸居然还发现了“芦雪庵”。这难道这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吗?</p> <p class="ql-block">  哦,就只差一水儿穿红戴绿,大观园的女儿们来芦雪庵烧烤鹿肉啦!夕阳剪影下,仿佛梦游了一回大观园,哎呦呦!我何德何能,怎么让老天如此眷顾!一下子从书本里穿越到真实里来了!一时头有些懵懂!内心深处的确是有一点小激动!只可惜三个妹妹她们在梅林里等我,眼看不能够尽兴啊。我今天穿越时空,走进了书里面场景,这是什么造化!感受那些鲜活生命的那份真挚、幽美、宁静与真情实感,唯独没有苦涩与压抑。认真地欣赏女儿们的美丽,发自内心地赞叹如花似玉的水做的生命,闭上眼睛感受芙蓉花神的芳华无限美好,虽然这种美好转瞬即逝,好在,是文学让我们“看见”已经烟消云散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手机的电池也被我咔嚓完了,根本来不及细细的观摩,细细的欣赏,稀里糊涂照几张相赶快往外跑。《红楼梦》楔子有这样的描写: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其实就是描写朝代兴衰的一场浮华落幕的大戏,更是一曲封建社会的悲歌。细细的看过来,就明白,说的是大明王朝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看到海棠花的那一刻,不由的使人想到了风云聚会大观园的姐妹们,成立诗社的情景:她们吟诵海棠花,“海棠诗社”的社员们呢?聘请王熙凤当了领导!好熟悉的场景啊,这一处建筑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意味着"避秦之乱”之武陵源。所有的隐喻比如“秦人旧舍‘”之说有避乱之意……其中的深意已经非常明显了,即包含着“蓼汀花溆”的大观园是作者精心设置的避“秦”之乱的“玉兄与十二钗之太虚幻境”,都暗含着避开尘市之意。咏白海棠蘅芜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p><p class="ql-block"> 这些才子才女们过着悠闲生活的时候,忘不了有情趣的,她们来芦雪庵钓鱼呀,烤鹿肉啊!吃完耍完,作诗去了!</p> <p class="ql-block">  看着一天里最美光线时段,就这样子悄悄地被我虚抛了!真的是心中有所不甘呢。在这个“精神乌托邦”里的“太虚境幻"中,只能像宝兄一样匆匆而过啦!心中有太多的遗憾,但是回头想一想,人生不就是由或大或小一个一个的“遗憾”组成的吗?太虚幻境的演变过程,恰如人生一般极为艰难曲折离奇古怪的路程。是的,人生何尝不是用"辛酸泪"铺就的荊棘之路啊!是造化眷顾那个时代不能够随意迈出大门的俏佳人啊!她们在大观园里吟风颂月,见花垂泪的小资生活,那是墙外头那些引水卖浆,为贵人服役的一些劳动人所不能够理解的。可是谁能想到这些弱不经风的小姑娘家,写出的诗词歌赋却真的具有大作家的风范呢 。不知不觉走到了梨香院,那些从苏州买来的孩子们,学习唱戏的地方,后来被薛宝钗他们家借住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栊翠庵中好幽静,片片梅林掩小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意欲离世远烦恼,红尘滚滚槛外燥。</p><p class="ql-block">妙玉修行的拢翠庵院中一株红梅,特别的醒目。最难忘的是穿着红斗篷的贾宝玉还有薛宝琴二人踏雪寻梅的那一幕,像极了仇英笔下的仕女图。从元代开始戏剧,杂剧开始生活化,从关汉卿、王实甫“戏”和“梦”在《红楼梦》这一时间段是互通的,作者通过戏剧人生,或者假借不同人物呈现主人翁命运,以及历史上改朝换代,时代兴替的故事。竹影斑驳、竿竿修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这无疑是描写林黛玉住的地方;潇湘馆了。贾敬一味好道不管家业,指的是嘉靖皇帝?所以说《红楼梦》故事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指某一个时代,作者凭空杜撰撷取历史的若干片段,而拼凑出一个兴亡故事,有些是有根据的。只是作者的意图,让人摸不着头脑,真真假假也不知道哪一个故事是真,哪个是假?</p> <p class="ql-block">  一部奇书《红楼梦》虽然是讲金陵与北京两地的故事,整个故事的发生地其实都是在北京。符合历史上《红楼梦》事件的只有明代燕王朱棣取代侄子当了皇上,在金陵,燕京同时设定两个朝廷机构。所以说金陵的那个“荣国府,宁国府”才会出现“甄(真)宝玉”。而故事里的主人翁只是一个人“(假)贾宝玉”,亦真亦假,移花接木正是作者的障眼法。</p><p class="ql-block"> 汤显祖最有名的“临川四梦”,就是四出兴亡往复,悲欢离合的巧借戏剧之“梦”,为百姓演绎着时代兴替的故事。过去老百姓是真的没有几个人是识字的,他们三观的形成,还有忠贞爱国的思想,爱恨情仇都是从戏曲中借鉴的。戏台上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戏曲在民间有着教化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刘玲,江苏省宿迁人,爱好文学,喜欢读书、爬山,热爱大自然。中学时期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在单位办过内部刊物,经常发表自己写的一些东西,后有多种作品不断发表于各种网络平台。信奉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经常背起行囊就出发,饱览祖国大美河山。闲下来就读书写写东西,记录下旅途上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收获感想之类文字。</p> <p class="ql-block"><b>编辑:</b>子墨,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热爱文学,喜爱诗歌、散文、书法、绘画、舞蹈,以此传播正能量。诸多作品散见于书刊、微刊,并获得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