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梭庄行

漱玉

<p class="ql-block">8月29日,处暑后的第六天。绵绵的细雨接连下了好几天,雨后的早晨,空气清新,凉爽舒适。应文的提议,我们四人驱车远离喧嚷的小城,前往历史文化悠久、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章丘梭庄村。梭庄村是章丘有名的千年古村,据康熙《章丘县志》记载:“去邑十里而近,有梭山焉。山形如梭,民依山成村曰梭庄”。梭庄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村内有古庙、古树、古泉、石雕刻、明清时期的民居。如:石板路上大脚印、药王殿、元音楼、李氏宗祠等等。</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村最早的大门,建于大明嘉靖年间的文昌阁。它连接东西向村路,由方整料石砌成,门洞拱劵顶,门洞内石板地面,城台上有一影壁,雕有龙凤神兽等,洞上方有“文昌阁”门额。洞内两侧墙壁上各镶有一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北侧的看不到碑文了。</p> <p class="ql-block">南侧的碑文日期清晰可辨,为“嘉庆十五年二月十一日公立”,石碑上面的内容依稀可以看到,记得是文昌阁的地界。有意思吧,类似地契内容的碑文刻镶在文昌阁洞内,真是梭庄奇事一桩。</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过文昌阁,来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李氏宗祠。因雨天大门紧锁,没去打扰对门的大爷拿钥匙开门,所以没能进入祠堂内,我们四人在大门外围着李氏祠堂查看。据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及《李氏族谱》记载:早在元代,这里就出现过贤达三人,“钦赐带职还第,敕旨三章,后有御批兰草,载通省志。”明清时期,梭庄的李氏家族更是轰动朝野,享有“一门三代七举人五进士”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在宗祠的西侧,有一小块空地,空地之处有石井、石碾子,手推石碾,仿佛看到当年李氏家族的人们,忙碌劳作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宗祠,从外围看,略显破旧,虽然大门也标示了危房,但屋顶上瓦缝里疯长的叫不上名字的绿植,经过雨水的滋润,显得更加旺盛,有生机。</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敬佩的还是李氏家族人夏侯氏(三老奶奶)。据《李氏族谱》记载:明代中期,李氏家族中有一人名叫李崇的,教子治家颇有威望,生有3个儿子。他第三个儿子叫李君侍20岁考中秀才,后娶妻夏侯氏,他们生有两个儿子。李君侍年轻时就病死,夏侯氏24岁开始孀居,她处事周到,独操家业。两个儿子李宦增、李实刚过20岁都中了秀才,长孙李克肖也是20岁中秀才,次孙李克似、曾孙李缙徵、李缙明先后中进士,另一曾孙李缙益中了清朝顺治戊子科的举人。李氏家族的夏侯氏,教育子孙有成,被李氏族人敬称“三老奶奶”。曾孙李缙徵在崇祯登基后,上表奏请朝廷表彰其祖母,皇帝恩准后,在崇祯八年落成“节孝可风”牌坊。可惜因1950年街道拓宽被拆除了。据说这座牌坊“高二丈四尺,阔一丈二尺”顶端还有“圣旨”二字,因夏侯氏于阴历七月十四仙逝,从此,李氏族人中元节不过七月十五,都过七月十四,这个习俗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走出李氏宗祠的胡同,来到梭庄的老街上,有的房子已经翻建,村民建筑的壁画、影墙的图案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每一块石头好像在向人们诉说,它历经朝代更迭,岁月沧桑,它还是那块顽石,你踩在脚下觉得是那样墩实,让你心里无比踏实和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