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水河的明天

漆水河

<h3> 我的家乡在关中平原腹地的漆水河畔。那里有我的童年少年,还有未曾泯灭的文学浅梦。如今,人到中年,随遇而安,那里又有我无法割舍的牵挂与眷恋。</h3> <h3>  每到周末,闲暇之时,若无极端天气干扰,我习惯于开启“户外”模式:带着二老,驱车漫游渭河、漆水两岸,一路看风景,拍抖音,记录生活点滴,精撰家园美篇,赞我武功新貌,抒发游子情怀。拍抖音,我也发现一个“秘籍”:大凡拍家乡河流山川、风土人情,阅读量必增,“大拇指”赞多。可见,人人都爱大自然,亲近乡土文化。<br>  有人曾微信于我:你身处异地,久居他乡,为何深爱老家,网名昵称“漆水河”?我没有借题发挥、深度解读,只引用诗人艾青一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算作最精妙的“回信”。</h3> <h3> 小时候,常跟着发小玩伴走小路,溜斜坡,下土崖,来到漆水河边,“鲤鱼打挺”,精勾子跳水;竹笼笼捞虾,岸边烧青蛙,技能多多,快乐无边。小小的我,喜欢门前那条小河,爱它的清澈见底、潺潺流水;喜欢它的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喜欢铺满河床的鹅卵石、岸边的垂柳洋槐、芦苇野草、泉眼细流,还有村姑晾晒的花格格床单衣裳。<br>  孩提时代,只听大人们下地干活时,常说“小河”、“上河”、“河畔”,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漆水河”。第一次知晓“漆水河就是家乡的河”,已到读初中的年龄段。那年那月,学校诞生文学社,油印刊物取名《漆柳》。不记得是哪位才子同学写的一篇作文《七仙女游漆水》,文笔优美,故事传神,乡土气息浓,方言不少,深深地吸引了我那颗孤独的心。多少回,日暮黄昏,顺着漆水河畔回家,渴望邂逅七仙女,聆听那美丽动听的漆水河爱情故事。</h3> <h3> 青春岁月犹如夏日浅溪,总有一两个小漩涡记忆深刻,久久不忘。记得那年暑假,中考不尽人意,犹豫不决,几度迷茫。整整一个暑假,我躺在漆水河畔的自家瓜庵,名曰替大人看瓜,实则看河,驱逐人生的第一次失意。<br> 白天看瓜,吃喝两不愁,到了晚上,我娘不放心,就让家门的一个小兄弟作伴。他小我四五岁,从小崇拜我的钢笔字,也听我的话,和我终日厮混。前半夜,俩人不睡瓜庵,席地而卧河畔,演“空城计”,让贼心虚,摸不着头脑,不敢冒然偷瓜,生怕中了埋伏。多少个夜晚,月亮照在河面上,耳听河水哗哗、蛙鸣阵阵,目视满河星月,对岸高岗,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人生烦恼随波逐流。我的那个小兄弟眼睛忽闪闪,听我讲七仙女、龙王沟的传说,游凤、风安村名的来历,尽管有些情节纯属瞎编,他却听得如痴如醉,还好奇地问:“哥喔,漆水河长不长,啥时候,咱顺河走,看能走到头么。”下半夜,天凉了,潮气上来了,有点渗人。双双起身回瓜庵,一觉睡到大天明。现在回想起来,青春的迷茫是那样的真切又短暂,犹如小河流水,一去不复返。如果时光倒流,让我再次回到看瓜的河畔,也能吟诗一首:月光下,我们一起去看瓜,你看到了满天星,我看到了水中月。</h3> <h3> 记忆中的漆水河,像童稚的眼睛,四季清澈,明亮可爱;像搬到河谷的一架银色钢琴,终日弹奏,悦耳动听。夕阳西下,干完活的庄稼人,不急于回家,三三两两坐在河边,洗洗手,擦擦脸,定一锅旱烟,吸吐浓浓的烟草味儿,再吼几句挣破㒎的秦腔乱弹,惊飞林中鸟,遏止树上蝉,顿觉热血沸腾,浑身舒坦,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像古代出征的将军。<br>  小小漆水河也有涨水的时候。记得有年夏天,秋淋不止,墙倒窑塌,下得人心烦心慌。羊毛湾水库泄洪了,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岸的草滩、树林、沙坑。胆大的村民提着笼子,夹着袋子,挽起裤腿,涉水捞鱼捞瓜。鱼在坑里跳,西瓜水上漂,人变成了花狼脸、泥腿子,心却乐开了花。漆水河也给淳朴的父老乡亲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与惬意!<br>  后来,告别了家乡小河,去了省会念书。一个周末,坐在图书室看杂志,无意见,喜读一首漆水河的诗歌。当时兴奋不已,抄在日记本上,还在班上组织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深情朗读。当我把这首赞美家乡小河的诗歌寄给一位同学,她回信写到,这不是家乡的河。我有点纳闷:不可能吧,难道世上还有第二条漆水河?查了地图才知,铜川也有条漆水河。 学生时代的我,无法外出考证,只得自我安慰:家乡的河再小,也是心中最美的河。</h3> <h3> 离开家乡三十年,走过渭河黄河长江,去过青岛秦皇岛,大江大河大海的惊涛骇浪、波澜壮阔,曾震撼了我的心灵,也拍过无数风景,收藏于网络空间。但无论走到哪里,心里依旧装着故乡的小河。记得那年,站在渤海湾黄河入海口,我对同游者说,这里有家乡漆水河的影子,能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他们笑我恋乡情结过重,我回敬一句,没有涓涓细流,哪有浩瀚海洋。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没有乡恋乡情。<br>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漆水河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和历史地位,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我知道她的源头在麟游山里,她的尽头在谓河岸边。她是武功人的母亲河, 是她成就了后稷, 孕育了中华农耕文明,诞生了驰名西北的河滩会;是她荟萃了武功八景,滋润了七大文化,拉开了武功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的新帷幕。<br>  我为漆水骄傲,也曾为她哭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流污染随处可见,小小漆水河也未能幸免。那年那月,上游的造纸厂利欲熏心,胆大妄为,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排漆水河。刺鼻的气味、乌黑的浊流,使人望而却步,叹息不已。那些年,河里的鱼儿没了,水草死了,河岸看不到浣衣女、嬉水童的身影,听不到熟悉的牛羊声。每每听到老人的议论声:纸白了,河黑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河也跟着遭了殃。<br>  那个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企业家的光环无比荣耀,环保倒成了讨人嫌的灰姑娘。记不清哪一年,家乡大旱二百天,渠水断流,河水污染,无法灌溉。大片玉米庄稼绝收。父老乡亲坐不住了,集体上访,声讨纸厂之恶行,还我干净漆水河。据说面对记者暗访,纸厂老板竟大言不惭,百般狡辩:污水肥力无限,用它灌溉能增产。如此谬论,千古奇谈。乡亲听罢,哭笑不得。</h3> <h3> 春风杨柳岸,漆水换新颜。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重视环保,加大生态治理,变黑发臭的漆水河,像一个受伤的老人,逐渐得以康复,再现昔日活力,焕发时代光彩。如今,漆水河有了河长,竖起责任牌,立下军令状。这些年,修河堤,栽新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森林小镇二水环绕。距家乡二十里的武功古镇,陆续开发了姜嫄水乡、漆水湖、美阳关,万亩油菜基地等旅游景点,吸引西安咸阳等地游客前来观光。每到旺季特别是河滩会期间,游人如织,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成为关中平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br> 漆水河变美了,武功古城靓丽了。后稷不再寂寞,不再叹息,站在教稼台上,向远方的客人呵呵招手;苏武也不甘落后,挥着羊鞭,跑到高速路口,迎接天南海北的朋友,期待彩凤栖梧桐,这真是:一条漆水河,两岸绿长廊,三强四美新武功,七文八景美名扬。<br>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七月的一个周末,有幸参加武功书院“古城采风“活动。看了城隍庙、教稼台、报本寺、康海墓、苏武纪念馆,绿野书院,大开眼界,收获颇丰。那天还与文友一道,穿救生衣,上竹筏船,游了一回漆水湖。竹筏逆流而上,但见芳草萋萋,烟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清风拂面,文朋对坐,笑声朗朗,妙语连珠,欢聚一堂。投入母亲河的怀抱,我惊叹小河流变成大水川,始信漆水河的明天更美好!<br>  <br></h3> <h3>  漆水河,家乡的河,古老的河,崭新的河,愿你永远清澈清幽,温情温柔,滋润一方厚土,打造风情万种,造福后稷儿女,再展有邰雄风。我爱你,漆水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