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高考综合改革系列三—-政策解读50问(二)

午后阳光

高考综合改革关系国家发展大计,承载广大考生美好期盼,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关注度高。2022年5月,教育部正式确定陕西、 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青海、宁夏等8省区作为第五批改革省份,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启动高考综合改革。<br>  为帮助大家全面学习,系统了解和准确把握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程序规则等,省教育厅组织有关专家和长期从事考试招生工作的有关同志, 对《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 称《实施方案》)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解读,供大家参阅。<b>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br>26、为什么要实施选课走班?</b><br>答:“3+1+2”模式下,理论上有12种选科组合。面对学生多种选科组合,按文、理科现有模式编班,或按12种选科组合编班,均不可行,只能实施选课走班,即学生的日常管理在一个固定的班级(行政班),同时,学生按照自主选择的科目到不同的教室(教学班)上课。<br>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是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人才培养 的必然要求,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 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br><b>27、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b><br>答:推进实施选课走班管理是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标志性工作。<br>对学校而言,一要加强课程管理,做好课程规划,强化课程建设,规范课程管理,确保学生有课可选;二要完善选课制度,加强选课指导,促进学生科学有序选课,保障学生选课权利;三要优化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行政班常规管理,强化教学班动态管理;四要规范教育教学评价管理,推进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br><b>28、选课走班与传统行政班的区别是什么?</b><br>答:走班教学和行政班教学虽然都是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但二者的管理形式差别较大,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br>一是行政班下,某学科教师和其他同班任课教师教相同的学生。走班教学下,某学科老师跟其他任课教师教不同学生。行政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走班教学班级的管理者主要是学科教师。<br>二是行政班的班级是同年级平行分班,走班教学的班级不是平行分班。<br>三是学生在行政班上课的教室和座位基本固定不变,学科老师走班授课。学生在走班教学班上课会按照选课组合更换教室和座位。如一个学生上物理课去A1教室,上地理课去B3教室。<br><b>29、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br>答: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 生涯等方面。<br>理想方面。主要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 升学生的公民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相结合。<br>心理方面。主要是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促进学生情绪情感 健康发展;促进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 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挫折耐受力,有效减少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其不良影 响。<br>学业方面。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入学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 趣;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选课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 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能 力;指导学生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的技能技巧;有效识别、诊断 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br>生活和生涯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爰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掌握生存技能;培养学生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倾向、个性特点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大学专业信息与社会职业需求,合理规划升学与就业目标;促进学生掌握歩入下一阶段生 活、学习、工作所必需的技能;有效减少学生在生活与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 困惑。<br><b>30、怎样做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b><br>答:一是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加强学科融合教 育,将学生发展指导渗透到各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发展指导因素,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程资源。<br>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学科 教师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br>三是开展多元主题活动,学校通过知识讲座、情境模拟、案例探讨、 团体辅导、心理训练、艺术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实践、自我探索、 知识应用等能力,做好自我规划。<br>四是拓展丰富职业体验,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体验e<br>五是应用科学评价系统,学校利用技术与资源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兴 趣偏好、职业性向等进行测量评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以及职业发展倾向。<br>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br><b>31、为什么要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b><br>答: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情况的系统评价,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开展综合素质 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把 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 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br><b>32、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b><br>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br><b>33、高中学校通过什么方式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b><br>答: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各方面情况。高中学校通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 电子档案。在教师指导下r学生自主记录个人主要成长经历及突岀表现, 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 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 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 健康测试成绩等,由所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br><b>34、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如何应用?</b><br>答:一是由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档案材 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 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br>二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制定综合 素质档案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br><b>35、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真实可信?</b><br>答:一是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 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br>二是客观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典型事实的真实记 录,以事实材料为佐证,有据可查。<br>三是公开透明。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 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和学校相关负责人在网络管理平台上确认,所在学校最终审核把关。<br>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br><b>36、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考生的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b><br>答: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br><b>37、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b><br>答:自2025年起,招生院校依据考生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含1门首选科目成绩和2门再诜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 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br><b>38、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有什么变化?</b><br>答: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br><b>39、什么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组合方式?</b><br>答:“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普通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 “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br><br> <b>40、普通高校招生专业如何设置选考科目要求?</b><br>答: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本校专业人才培养 对高中学生学科基础的需要,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岀选考科目要求。比如,某高校的某专业要求考生必选“物理”,对其余科目不做要求,则表示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只要有物理科目就可报考该专业。如果某高校的某专业要求考生除了“物理”之外,还要选择“化学”,那么考生3门选考科目中就需要同时有“物理”和“化学”科目,才可以报考该专业。我省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所报送的选考科目要求后,提前提供考生参考。<br><b>41、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b><br>答:普通高校将按照提前公布的本校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并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如果某一专业既可以按物理科目组合招生,也可以按历史科目组合招生,也需分开编制招生。<br>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br><b>42、实行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原因?</b><br>答: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是高等职业院校招生的主渠道,是与 普通高校招生相对分开的一种选抜方式。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考试招生中更加 注重对学生职业性向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实行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 生,将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相对分开,既有利于高等职业 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选拔和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有利于一部分学 生尽早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br><b>43、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b><br>答: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都是普通高等学 校选拔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无论是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还是参加普通高校考试招生,都需要符合我省高考报名资格并完成高考报名手续。通过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 取和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在校待遇、毕业生就业政策、毕业证书效力、专升本政策等均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区别。<br>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考试时间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统一安排在春季进行,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统一安排在夏季进行。二是考试方式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则主要考查学生的文化素质,考试科目除了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外,还有3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br><b>44、普通高中毕业生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有哪些途径?</b><br>答:一是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录取,文化素质成绩以考生在普通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准;职业技能成绩由招生的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实施职业能力适应性测试。<br>二是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未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以及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进入高等职业院校。<br><b>45、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升学途径有哪些?</b><br>答:一是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 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査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职业技能 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br>二是参加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或统一高考。未选择 分类考试招生以及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陕西省普 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或统一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br>三是五年制“中高职贯通”招生。主要以“三二分段制”为主,由高等职业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后两年在高职院校培养。“五年一贯制”由高等职业院校独立举办,并在校内办学。<br><b>46、社会人员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有哪些途径?</b><br>答: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就读高等职业院校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评价录取,文化素质成绩以考生在普通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准; 职业技能成绩由招生的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实施职业能力适应性测试。<br>二是参加统一高考。未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以及选择分类考试招生但未 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br><b>47、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考什么?</b><br>答: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按不同考生类型划分为不同的考试内 容。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高等职业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参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br>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 础知识,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具有高中同等学力 社会人员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高等职业院校依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 绩和职业适应性测试结果择优录取。<br><b>48、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被录取的考生是否可以参加当年高考?</b><br>答:参加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被预录取但未到校确认的考生,仍可参加包括高考在内的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被预录取且已到校确认的考 生.不能再参加包括高考在内的其他类型的考试招生。<br>改革的保障措施<br><b>49、我省如何强化考试安全和诚信制度建设?</b><br>答:我省将加强高校考试招生安全管理,进一步做好报名、考试、评 卷和录取等环节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公示公开、举报和申诉等各方面的制 度,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招生秩序,努力构建科学、规范、严密 的教育考试招生安全体系。同时,加强对考生、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的诚 信教育和评价管理,健全学校、个人考试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 导,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信誉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机制。<br><b>50、我省如何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b><br>答: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学校招生章程制定 和公布制度,强化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实施过程和录取结果等信息公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査处考试招生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引导学校健全自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 监督作用,共同维护考试招生秩序,保证公平公正。

招生

学生

院校

高等职业

考试

科目

考生

录取

普通高中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