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儿时中秋月

亢一

武汉天热,每个夏天我和二哥都是搬竹床在露天睡。月亮和星空成了我们了入睡前的抚慰师。满月、伴月、新月——月亮形态的变换和皎洁的月光常引人遐想,嫦娥奔月、吴刚斫树、玉兔捣药的故事大人讲了无数遍,还教会了我们童谣:“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篓”。月亮于我自小就是神秘的,也是亲切的。<br>每年八月十五,我们常会被大人带着去看月亮,有时到中山公园的草坪上,有时偕熟人登一幢高楼,更多的时候是到江边或河边去。最难忘的是那年中秋我与二哥相携到集稼嘴码头台阶上边乘凉边看月出。汉江是长江的支流,出水口是汉口的龙王庙地段,集稼嘴就是离龙王庙最近的码头。<br>我俩坐在江边,看着一艘艘张着白帆的大木船顺着江流往长江拥去,渐渐的,在白帆的上面露出了圆圆的的穹顶,白帆相继散开后,一轮大半圆的月亮已浮在水面上。似要将青绿的襄河(汉江)水全部拥进怀里。那月色皎洁,一尘不染,还缠绕着飘带似的粉色轻云。月中,似有隐隐约约的人影,“看到了吗?看到了吗?”周围观月的人们互相惊叹发问,看什么?问看到了嫦娥没有。民间传说,十岁以下儿童有慧根的可以在当天见到嫦娥。那可是件吉利的事,我那时不到七岁,在人们的比比划划的议论下,似乎也约摸见到了月中依稀的人影,别人问起,我也附和看到了。谁不愿图个吉利?那时人小,也知“看到了”是件千载难逢的好事。<br>但在我心里,却是将眼前的月亮与昨晚楚剧舞台上的月亮布景联系起来了。昨晚,父亲带我兄弟俩到关帝街的民联剧场去看了协明楚剧团的《唐明皇游月宫》,剧中有唐明皇做梦到月宫见到杨贵妃的情节。月宫是用轻纱和灯光做成的一个约两人高的大月亮,有透视感,演员就在月宫里进行表演。然后又走出来。我不记得那婀娜多姿、长袖善舞的女人是嫦娥还是杨贵妃。反正这出戏总是在中秋节期间演出,很受欢迎。<br>以后渐渐大了,见到圆月之时,就有所触动、浮想联翩。<br>至今再到集稼嘴河边看月亮已无可能了。集稼嘴码头已封闭了,不远处的彩虹桥已代替了划子载客过河的功能。集稼嘴码头便派不上用场了,集稼嘴曾是我们儿时的乐园,在河岸上跳防水墙、挖沙坑、做碉堡、学筋斗、看划子过河,学打鼓泅、兜风乘凉……现在隔着防水墙只可见到废弃的过河设施,加上长江两岸,现在又高楼栉次鳞比,没有原来那样视野开阔,也挡住了月亮升起的天途,当年梦幻之景,岂可重现。升到中天的圆月,哪有初升的圆月那般神秘、画中有画啊!<br>今日月色依然,父兄则早已作古,睹月思人,何胜感慨,化用东坡先生的几句词作为本文的结尾:圆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月宫区区,仍是好容颜?可有佳客攀桂,可有散人求丹?冰轮玉盘何清冷,贮泪延清谈,少时慧根余笑柄,老大无成还蹣顸。思亲唯祝祷,云泥共婵娟!<br>2022年9月1日<br>